新高三暑假作文评点‖跟风崇洋,何如故乡(四川新高三学生))

文题呈现

阅读下列材料,按要求作文:

武汉市东湖之滨的珞珈山,是武汉大学的所在地。山上有闻名遐迩的樱花园。每年的樱花时节,流光溢彩,游人如织。于是,总见一些青年朋友穿着和服在樱花丛中摄影留念。一次,一位在武汉留学的韩国青年见此大为不解,她对她的导师说:“他们为什么要穿着和服去照相呢?我们韩国也有樱花,但从没有人穿着和服去同樱花照相。”她的导师苦笑了一下,无言以对。

要求:请不要脱离材料内涵作文,文体不限(诗歌除外),题目自拟,不少于800字。

学生作文原稿:
月是故乡明

人们意识逐渐模糊,越来越多的人在不知所云中崇尚外国文化,其实他们并不了解这些文化,但却依旧装模作样。正如这樱花,原本优美的樱花却成了人们穿和服打卡的聚集地,这也就难免会再次之上蒙上了一层凄凉之意。

俗话说“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本是不错,可现在部分国民在不了解他国文化的同时,过分推崇和模仿外来文化,就显得有些违和,这导致人们对待他国的传统文化的态度不再是那一种欣赏,反倒成了发朋友圈的工具,这本身就存在着不合理性。

再深一步讲,有些人过人推崇外国文化,以至于产生了本国优秀的传统文化的排斥感,这就更是荒谬了。因此我们对待人来文化 的态度就是取其精华,不可过分崇拜。

那些守候故土的,或是捧来他山之石赞许一番,或是无意间哼一首异域小曲,但不可改变的是他们骨子里的传统精髓,受之于父母,润之于故乡山水。人总是毫不自察地口是心非,谁会相信看惯了乡景,听惯了乡间的人竟会死心踏地移情别恋?

如今,浩浩荡荡的中华文化依旧以她沧桑千年的霸气占据着炎黄子孙的思想与精神之境。那〈诗经〉中的一湾碧水依旧映着天空的色彩;那唐宋的明月依旧撩动着国人的心扉,生于斯,长于斯的人们怎么可以不为之动情?只是“久居芝兰之室而不闻其香”。罢了,我们已融进这种文化之中。

然而与文化的浑然一体国然是好的,但切勿把这种融之入境化为审美疲劳,甚至思维的麻木。

西方的巨浪拍来,玫瑰与蒹葭争艳;异域的长风吹过,火鸡比凤凰更香。沉浸在西方的节日里,我们忘记了自己的名字“炎黄子孙”,亦或是“追逐时尚的人”。

其实,过洋节只不过是商家借此发财的手段罢了。我有一个同学在国外留学,他说国处的过节日都不像国内人过洋节一样热闹,那我们一不了解异域文化 的门外汉又何须如此重视呢?

是的,我们的骨子是热爱我的文化的,我们又何必像那些穿和服拍照的人一样,过分崇洋媚外,让他国的文化占据我们的心灵呢?

教师评点稿
跟风崇洋,何如故乡

【点评:题目与内容不相吻合】

(原文)人们意识逐渐模糊,越来越多的人在不知所云中崇尚外国文化,其实他们并不了解这些文化,但却依旧装模作样。正如这樱花,原本优美的樱花却成了人们穿和服打卡的聚集地,这也就难免会再次之上蒙上了一层凄凉之意。

(修改文)是人们意识逐渐模糊,越来越多的人在不知所云中崇尚外国文化,其实他们并不了解这些文化,但却依旧装模作样。正如这樱花,原本优美的樱花却成了人们穿和服打卡的聚集地,这也就难免会再次蒙上了一层凄凉苦寒屈辱之意。

【点评:概述作文材料,引出论题】

(原文)俗话说“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本是不错,可现在部分国民在不了解他国文化的同时,过分推崇和模仿外来文化,就显得有些违和,这导致人们对待他国的传统文化的态度不再是那一种欣赏,反倒成了发朋友圈的工具,这本身就存在着不合理性。

再深一步讲,有些人过人推崇外国文化,以至于产生了本国优秀的传统文化的排斥感,这就更是荒谬了。因此我们对待人来文化 的态度就是取其精华,不可过分崇拜。

(修改文)是俗话说“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本是不错,可现在部分国民在不了解他国文化的同时,过分推崇和模仿外来文化,就显得有些违和,这导致人们对待他国的传统文化的态度不再是那一种欣赏,反倒成了迷信的工具,这本身就存在着不合理性。

再深一步讲,有些人过于推崇外国文化,以至于对本国优秀的传统文化的有排斥感,这就更是荒谬了。毛泽东、鲁迅先生早就告诫我们,对待外来文化的态度应该是取其精华,不可过分崇拜。

【点评:不了解他国文化,盲目跟风、推崇】

(原文)那些守候故土的,或是捧来他山之石赞许一番,或是无意间哼一首异域小曲,但不可改变的是他们骨子里的传统精髓,受之于父母,润之于故乡山水。人总是毫不自察地口是心非,谁会相信看惯了乡景,听惯了乡间的人竟会死心踏地移情别恋?

如今,浩浩荡荡的中华文化依旧以她沧桑千年的霸气占据着炎黄子孙的思想与精神之境。那〈诗经〉中的一湾碧水依旧映着天空的色彩;那唐宋的明月依旧撩动着国人的心扉,生于斯,长于斯的人们怎么可以不为之动情?只是“久居芝兰之室而不闻其香”。罢了,我们已融进这种文化之中。

然而与文化的浑然一体国然是好的,但切勿把这种融之入境化为审美疲劳,甚至思维的麻木。

(修改文)是那些守候故土的,或是捧来他山之石赞许一番,或是无意间哼一首异域小曲,但不可更改骨子里的传统精髓的把握,受之于父母,润之于故乡山水,传承在心胸之间。人会是毫不自觉地口是心非,谁会相信看惯了乡景,听惯了乡间的人竟会死心踏地移情别恋?

如今,浩浩荡荡的中华文化依旧以她沧桑千年的霸气占据着炎黄子孙的思想与精神之境。那〈诗经〉中的一湾碧水依旧映着天空的色彩;那唐宋的明月依旧撩动着国人的心扉,生于斯,长于斯的人们怎么可以不为之动情?只是“久居芝兰之室而不闻其香”。罢了,我们已融进这种文化之中。

然而与文化的浑然一体固然是好的,但切勿把这种融之入境沦落为审美疲劳,甚至思想的麻木。

【点评:对于外来文化,偶尔称赞一下,心里笃向的还是本国的东西】

(原文)西方的巨浪拍来,玫瑰与蒹葭争艳;异域的长风吹过,火鸡比凤凰更香。沉浸在西方的节日里,我们忘记了自己的名字“炎黄子孙”,亦或是“追逐时尚的人”。

其实,过洋节只不过是商家借此发财的手段罢了。我有一个同学在国外留学,他说国处的过节日都不像国内人过洋节一样热闹,那我们一不了解异域文化 的门外汉又何须如此重视呢?

(修改文)是西方的巨浪拍来,玫瑰与蒹葭争艳;异域的长风吹过,火鸡比凤凰更香。沉浸在西方的节日里,我们忘记了自己的名字叫做“炎黄子孙”,亦或是“被潮流消逝的人”。

其实,过洋节只不过是商家借此发财的手段罢了。我有一个同学在国外留学,他说国处的过节日都不像国内人过洋节一样热闹,那么,我们一些不了解异域文化的门外汉又何须如此崇洋媚外呢?

【点评:文化长短之争,比较悠久,外国的东西,别人自己都没有那么注重】

(原文)是的,我们的骨子是热爱我的文化的,我们又何必像那些穿和服拍照的人一样,过分崇洋媚外,让他国的文化占据我们的心灵呢?

(修改文)是的,我们的骨子是热爱我的文化的,我们又何必像那些穿和服跟风樱花拍照的人一样,过分崇洋媚外,让他国的文化侵害我们的心灵呢?

【点评:结尾点题,骨子里还是应该保佑自己的文化,不跟风,不受害】

作文总评

这是一篇观点与内容结合不很好的议论文。作者有很好的想法,他的意思是,对于外来文化,我们心中早就有自己的尺度,有一时的称赞,也是可以的,我们骨子里还是民族的东西稳固,不应该被外来的,不明白的,别人自己都不看重的东西去迷信着。

文章最大的优点,想法很好,也有生动的梳理和说理。

不足之处,要注意把几层意思分开来,一一对应,一一深入。

按照60分制,原文可以打56分。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