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朴拙书法”的产生与审美

书法美学研究
2019-12-06
阅读 917
关注

“朴拙书法”的产生与审美

作者: 郭少斌

     “朴拙书法”不是一种书体,而是根据书写风格提出的一种概念。现在我们就这一概念进行探讨。

        一、概念边界

        要探讨“朴拙书法”的产生和审美,首先确定概念边界:

        1、有较深厚的传统笔墨功力;

        2、不拘泥于方块字形、不拘泥于点画、结体、章法的细节,但不违背法度;

        3、作品呈现出朴拙风貌。

        凡不符合上述边界要求的书法,便不做为“朴拙书法”认知。

    二、“朴拙书法”产生的文化基础

         1、敦厚朴拙是我民族特性

 人类群体长期的生活劳动实践会形成民族特性,反过来,民族特性也会长期影响人群的生活劳动实践敦厚朴拙是中华民族在与大自然斗争和生活劳动实践中形成的民族特性。长期以来形成了人们对人性美的一种衡量标准。后来又演化成为对大自然和生活中的审美趣向及对艺术的审美基础,这其中当然也包括书法、绘画的审美。任何一件艺术品,如果没有敦厚(具体到书法则用“沉实、朴拙、迟涩等术语表达)为基础,便会失去民族特性,成为无本之木,人们便会本能地产生厌弃

  2、大巧若拙的传统美学观

   我们民族传统的审美是推崇“拙”的。老子说大巧若拙。所谓大巧,指的是极美,高级美,高级的美,其外表不加修饰,看上去如粗服乱头,若拙手笨脚,但它以其丰富的内涵向人们传达着自然的,有生命感的信息,生命的本质是朴实无华的。这就是我国传统美学的主流思想。如果忘记或不了解“敦厚、朴拙这一民族本性在审美中既是基础又是标准,并且具有统帅性的作用,对中国许多传统艺术品就会有看不懂、看不惯的感觉,甚至感觉丑,这其中也包括书法。其实如果一味求巧,专门求媚,便会陷进”俗”的泥潭之中!乍看尚可,久观生厌。

  三、“朴拙书法”是时代的必然产物

    我国书法有相当长一段时期是以帖学为主的,在帖学为主时期虽然也有“朴拙书法”,如魏晋时期的楷书、颜体楷书、行书,如书风如象的李邕书法,再如蒼浑的苏轼书法。但是,帖学到了元、明时期,进一步朝着巧秀、精微方向发展,达到了极致,再也写不出新境界、新样式了。并且暴露出了如用笔中虚,点画羸弱、风格妍媚等等许多缺憾,当时人们已开始意思到这一点。时代来到清朝,阮元、包世臣等人发起了碑学,后在康有为的大力倡导下,终于雄强的碑学书风大盛。大约有二百年左右,人们慢慢发现那种一味雄强的书风也有诸多缺点。

        纯粹的碑学书法也暴出其缺陷后,到民国年间便有人尝试走碑帖结合的道路,其代表人物有于右任先生等。形成朴茂温厚,内涵蕴藉的朴拙书风一种书风从兴起到成熟需要很长的历史时期。由于民国时间很短,朴拙书风在其历史阶段才刚刚兴起,我们新中国当代“接棒”过来,在探索碑帖结合的道路上“接力”前行。所以说“朴拙书法”是时代的必然产物,并且处于进行式状态。

         四、传统哲学是碑帖结合的理论支撑

        1、遵循哲学观点  做到对立统一

        我国传统哲学认为,任何事物都具备“阴阳”两面性,先民们总结出“孤阴不生,独阳不长”的哲学原理,主张阴阳平衡,现代哲学称之为对立统一。所以人们对于事物的审美,便接受了敦厚与灵巧的融合。谓为“拙中带巧”。具体到书法而言,就是在作品敦厚朴拙的整体状态中,辅之以性灵之笔,使之增添韵趣。如果丟掉了“敦厚朴拙”这个整体风貌,而一味求巧,便有轻浮甜俗的倾向。           

         2、拙中带巧  做到多样统一

         传统书法是以拙中带巧”为佳品的,但是必须以朴拙为主调而所谓这种“巧”并不是刻意地做出来的,而是一种心智的显现。观古人作品,如楷书的撇的灵巧与捺的敦厚、横的纤细与竖的粗壮,以及竖画的厚重与钩画的灵巧,都是拙巧相配,即阴阳互生的表现。其他书体也是这个规律。但是,在古人的书法中,由于以工整、易识的文本(公文、试卷等)为实用性要求,这种“拙中带巧”主要体现在点画上,而在结体上坚持方块端庄,章法上,强化“行列平直整齐”而弱化了朴拙表现在书法失去实用性的当代,书法作为艺术品,强化了观赏性,重拾古人“状如算子便不是书”的观点,所以不但在点画和结体上强化“以拙为主,拙中带巧” ,在章法上也得到了强化。并且,依据阴阳互生这一原理,打破了文本要求遵循艺术规律融入了必要的艺术元素来强化朴拙表现力

    五、“朴拙书法”的审美价值

        1、取法传统,有强烈的表现力

         这种书法的作品,不仅在内涵层面继承了传统,就是在笔墨形式上,也是取法传统并取之不同的时代,不同的古人,所以有极古朴,极丰富,极强烈传统感和极富艺术表现力,比如:

        (1)从笔墨上看

         a、用笔沉涩,力度感强′;

         b、点画浑厚,立体感强

         c、对立统一,节奏感强。由于在朴拙的用笔中,点缀以灵巧的笔画,形成了拙与巧的对比,增强了节奏感。

        (2)从结体上看

        a、有师意无师迹,由于用笔不拘细微小节,字体朴茂,气韵温厚

        b、时代感强烈;由于碑帖结合这一特征,拙中带巧,又不拘于方块字形,出于自然心性,所以作品的时代感比较突出,厚而不呆,活而不滑

        (3)从整体效果看

         “扑拙书法”一般点画厚壮,起到了醒篇的作用。由于碑帖结合,拙中带巧,字形变化较大。所以,在浑厚中有活泼;雄強中有温婉。再辅以疏密,虚实,欹正……等艺术元素,这类作品在整体上也往往富有极强的艺术表现力。

         2、符合艺术规律

         艺术能够做为一门学科而独立地存在于文化大观园里,是因为她具有不同于其他学科的自身规律。也就是说,只有符合艺术规律的作品才能称之为艺术品,否则,它就是其他什么。

        对立统一性和多样统一性是艺术的必然规律。“朴拙书法”中的拙中带巧、碑帖结合等等,是完全符合艺术这一必然规律的。

        3、契合人的本性与心智

   现实中的人们大多都有很好的智商。它能使人们产生灵巧的心智,但是这个灵巧的心智并不改变人们先天的本性人的本性是崇尚忠诚、朴实、敦厚的。一位书家书写“朴拙书法”,是人本性的外化。这种外化,恰好契合了人们心底的,那份属于本性的东西。能为人们带来厚道、朴实、安全、可靠的审美感受。而人的心智所表现出的灵巧,属于“”的范畴,而非本性,这一“”的功能,正好在“拙中带巧”中派上用场

        我们发现,“拙中带巧”的书法中的拙,众书家往往有相似之处,是由于民族本性的相通性,形成了时代风貌而巧的地方,每每各有所妙,这主要是人的心“智”的千差万别事实上,也正是由于各人心“智”的差别,成就了众书家的自家面目这一个性。

            4、符合传统审美

        (1)、表现出自然美

         大抵凡是工巧的东西,都会有人们的刻意的技术成分在其中。无论书家主观上多么想展现自然书写,但是,他必然要刻意为之才能成就那些精微的点画细节而书法恰恰是忌讳工巧刻意的。老子说道法自然,古人认为自然的东西是最美的,其实这就是传统的美学思想。现代人也是这样,把刻意的东西称为“做”,自然态才是事物的本质。这就如一个人一样,必须以忠厚朴实为自然态才受欢迎偶尔以巧言乖举点缀一下,倒也可能升华为幽默。如果以巧言乖举为本性,为日常态,既便偶然有忠言厚为,也不足取信于人。

        书法要表现出自然,必须放弃那依靠技巧而成的精微细节,由于“朴拙书法”忽略了许多刻意的技巧性的细节,不计工拙的笔墨和不计正欹的字形,便形成了朴茂、浑厚、磅礴大气的书法语言,从而表达作者的情性与素养,增强了作品的内涵和生命感黄宾虹曾提出了“不齐而齐的内美”观,让人感觉深遂温厚,一下子看不透,看不懂,甚至看不惯,认为它是“丑书”。这可能是因为乍一看,与人们灵巧的心智不符,与日常生活审美观不同。但当人沉静下来,用艺术审美观细细品味时,不知不觉中与心底的那种人的本性相契合,感到有味道,玩味得让人舒服,如果赏家是书界内行,将还会欣赏到书家的传统取法及笔墨功力有耐品耐看,常看常新的效果

         其实,这个认识转换过程本身就是一种享受过程。当然,对于心智敦厚的人,这个转换过程会很短或省略。

(2)、表现出韵律美

林语堂先生说;“一切艺术的问题,都是韵律的问题。”在“扑拙书法”中,拙与巧对立与统一,以及各种不同样式的与各种不同样式的的多样统一形成了强烈韵律美。同时,这也符合艺术的基本审美要求即“对立统一性和多样统一性”一件作品尽管还有不够尽善尽美的地方,但是,只要把握住了“对立统一性和多样统一性。”这一艺术规律,她就会呈现出美感。相反,美则不复存在。

   六、独属于新中国

         历史上书风的变革,大都延续数百上千年,而当代的“朴拙书法”才不足短短百年,正处于成长试错,逐渐完善阶段。从书法史上看每一个朝代的书风似乎就是这么一个过程,

即承前朝之遗韵————开本朝之新风————在成长中完善————遗风韵于后朝并成为一种传统。

         没有哪一个朝代完完全全地重复前朝书风的。这是因为不同朝代的社会价值取向,社会思潮会左右时代的审美观。我们新中国从价值取向,社会思潮到审美观,都迥异于历史上任何朝代,所以新中国必定会有独属于新中国的书风。

        新中国不但是一个崭新的历史时期,也是一个伟大的时代。新中国的书法史也将更加辉煌。那么,独属于这个时代,并能够代表这个时代的书风是什么?可以肯定地说,纯粹的帖学的俊秀和纯粹碑学的雄强,都是属于历史的,而不独属于当代。一种以碑帖结合而成的,已有近百年历史的“朴拙书法”会独属于新中国。

         不过,因为时间短,正在试错中成长,距离成熟还有一段时期。所以,必然会发展、完善、延续并在新中国的书法史上占据自己应有的位置

作者介绍(简)

一、年龄与学历

郭少斌,男。中共党员,本科学历。已退休,现年70岁。

        北京大学书法研究生课程班毕业。

二、社会职务(部分)

中国书法家协会专业书法家

中国书协河北考级中心教授

河北美院特聘书法教授

“书法美学研究室”主任

中华诗词学会会员

中国楹联协会会员

三、学术研究成果

         致力于“美学”和“书法美学”学习和研究          

         曾编有18部书法教材,6部诗词教材。

         创作书法美学论文约40篇

         撰写《砚边碎语》(诗词、书法方面)300余篇约20余万字。

温馨提示:

        本文是原创文章,作者享有完全著作权。谢谢阅读!并作如下提示。

        1、转发勿做任何改动;

        2、摘句引用请注明出处;

        3、作者保留追责权。

更新于 11-16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