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读《木兰辞》:为什么我们都爱花木兰?

每个中国人心里,都有一个花木兰。
她是耳熟能详的巾帼英雄第一人,“古有花木兰替父去从军,今有娘子军扛枪为人民“,点燃了一代代女子保家卫国的豪情。
她是男女平等的代言人,”谁说女子不如男“,让人看到女性在社会中的付出,和该得到的尊重。
她的孝顺,她的勇敢,她的独立自强,她的忠肝义胆都让人印象深刻。
最近随着相关电影的上映,再次勾起很多人心中那份关于花木兰的情怀。
包括我。于是重温了《木兰辞》。
发现经过生活锤炼之后再读,竟和从前有了太多不一样的感受。
而从小便有的对她的那种喜爱、亲近,也自然而然地找到了理由。
木兰,不是天生的英雄
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
不闻机杼声,惟闻女叹息。
问女何所思,问女何所忆。
女亦无所思,女亦无所忆。
昨夜见军帖,可汗大点兵。
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
阿爷无大儿,木兰无长兄。
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
木兰生活的年代,一般认为在北魏。(天子有时又被称可汗)
三国两晋南北朝政权更替图
北魏南迁、汉化的过程中,原来的小弟柔然在草原上得以壮大,并成了北魏最大的威胁。
故事发生时,柔然袭扰边境,北魏皇帝全国征兵。
当时的兵役制度,开始采用兵农合一的形式,15~65岁的男丁闲时耕种,战时就自带装备和干粮从军。
这是义务制,木兰家必须要出人。
父亲年老,弟弟年幼,所以她才为此发愁。
此前,她和其它女子并没有太多不同。
如果没有”可汗大点兵“,或许她会一直在门前织着布,然后有一天嫁给一位有情郎,生儿育女,像红尘中大多数的女子一样。
然而,战争来了,她的安稳生活连同女孩梦都被打破。
出于对家人、对故园的爱,她决心走向战场。
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
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
匆匆忙忙准备马匹、兵甲,走得是那样急。
木兰,因爱而勇敢
旦辞爷娘去,暮宿黄河边。
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
旦辞黄河去,暮至黑山头。
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
这段是最让人揪心的。
突然离家,哪能不想家人呢?
黄河边,听水声溅溅;黑山头,听马鸣啾啾。
她是被吵醒吗?她是睡不着。
记忆里,爹娘还在一声声叫着她的名字,那是她最温馨快乐的日子,太平常又太美好。
现实却提醒她,以后都要一个人在路上,以女子之身在男人的战场搏杀。
她的思念,她的柔软,只能放在无人的夜色里。
有血有肉,英勇不失柔情。
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
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
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这是诗中仅有的,木兰军旅生活的描写,只有30个字,可谓是惜墨如金。
十二年,弹指一挥间。
轻描淡写背后,又让人看到累累白骨。
寒气里的打更声,月光下的铠甲,和平从来不是理所当然。
「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有太多人为此付出了生命。
而这,也是我们炎黄子孙刻在骨子的本能。
热爱和平,眷恋家庭。
不喜欢战场的厮杀,但当家国遭逢劫难时,也决不退缩。
像木兰一样,因为爱,因为守护,生死不计。

木兰,只做自己
归来见天子,天子坐明堂。
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
可汗问所欲,木兰不用尚书郎,
愿驰千里足,送儿还故乡。
世俗里,少有人能将名利放下。
就像李贺说的: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请君暂上凌烟阁,若个书生万户侯。
通过战功封侯拜相,理所当然。
但木兰却全然不在乎。男性构筑的价值世界,在木兰这里毫无立身之地。
高官厚禄都不要,她只想回到故乡,过一家人其乐融融的生活。
这是她认为最有价值的。就像她离家时的想法一样。
特别地纯粹。
经过了战争洗礼,经过了名利诱惑,十二年过后,她还是她,从未迷失。
爷娘闻女来,出郭相扶将;
阿姊闻妹来,当户理红妆;
小弟闻姊来,磨刀霍霍向猪羊。
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
脱我战时袍,著我旧时裳。
当窗理云鬓,对镜帖花黄。
出门看火伴,火伴皆惊忙:
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
她过上了渴望的生活。
爹娘姐弟,一个都不少,开开心心地迎接她回家。
脱战袍,著旧裳,理云鬓,帖花黄,打扮回女子模样,她又是从前那个活泼可爱的二女儿。
没有战火硝烟,没有尔虞我诈,一切都显得简单而美好。
当伙伴来看她,她还会开开玩笑。
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
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
俏皮又自信。
这就是木兰。
忠义勇从不挂在嘴上,战争的残酷冰冷都云淡风轻,特别潇洒。
不慕荣华,珍惜家人,热爱生活,带着人世间浓浓的情味。
内心强大,忠于自我,无惧命运波澜,也安于平平淡淡。
实在是可敬、可佩、可亲、可近。
她不用和任何人比,英雄气和女儿情,独一个。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