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积水潭医院成立老年医学中心,专管“一体多病”

“怎么也想不到我竟然又重新站上了舞台。”参加过老年舞蹈比赛后,74岁的吴女士给北京积水潭医院老年医学中心主任张萍发了一张照片。照片中,吴女士身着鲜艳的舞裙,看上去特别精神。谁能想到,这是一位身患高血压、糖尿病20余年,又因腰部骨折被疼痛折磨了五六年,一度想放弃生活的老人呢。

今年,积水潭医院成立了老年医学中心,通过多学科诊疗及慢病综合管理,为一体多病的老年患者提供优质的医疗服务。如吴女士一般在这里重燃生活希望的老年人,并不是个例。

75岁以上的老年人近五成都因慢性病导致一种以上功能残废;约2/3老年住院病人有3种以上慢性疾病;15%老年患者出现过药物不良反应;1/3老年病人住院时出现一种以上日常功能下降……

张萍提供的这样一组临床数据,提示着老年人慢性病管理的重要性。而老年医学科在我国尚属方兴未艾的“朝阳学科”,“以全人的理念去完善学科建设,让越来越多的老年患者得到更加精准和全面的诊治,这正是老年医学中心成立的意义所在。”

缓解“朽木不可雕”的困境

随着骨骼老化,身体机能下降,骨折对于高龄老人的影响时常是致命的。尤其是髋部骨折,一旦卧床,一体多病的老年人很容易引发多种并发症,往往被人们称为“人生最后一次骨折”。过去,救治高龄老人髋部骨折被医生称作“陷阱最多的手术”“在朽木上雕刻”,可见其难度之大。而通过多学科联手诊疗,这个难题在很大程度得到了解决。

不久前,年过八旬的患者李女士在家中被宠物狗绊倒,髋部疼痛不能活动,被家属送到积水潭医院老年医学中心。对待这样的高龄患者,专家们十分谨慎,“许多基础病都会对手术及康复造成不良影响,老年科医生要进行术前评估和检查。”

经检查,李女士患有高血压、糖尿病、脑梗塞等基础病,并出现了水电解质紊乱的情况。“血压高,麻醉时容易出危险;血糖高还容易发生肺部感染和伤口不愈合。过去这种情况,专科大夫往往会建议高龄患者保守治疗。虽然棘手,但出于对老人生活质量的考虑,老年医学科与骨科联合会诊后决定还是实施手术。”张萍说,稳定患者身体达到最佳状态,把手术风险降到最低,这是老年医学中心的重要任务。

术前,李女士住进了老年医学中心的病房,通过对症治疗和专业护理,她的血压、血糖稳定住了,紊乱的水电解质也调整正常,身体保持最佳状态通过了术前评估。骨科团队为患者顺利进行了手术,并未出现严重的术后并发症。

为了让患者顺利恢复,医学中心请来了康复科、营养科及药学科的专家,组成多学科团队进行查房。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高龄的李女士术后第3天便可下地了。“老年多学科诊疗模式对于合并多种慢病及老年综合征的患者,最重要的意义就在于最大程度帮助其维护功能和提高生活质量。”

一天吃15种药带来隐患

“张主任,您看,我这两天总是出现皮下紫斑。”刘先生走进张萍的诊室,一坐下就卷起衣袖。“您最近吃了什么新药吗?”经过仔细询问,张萍将“嫌疑”锁定在老人治疗慢性病的药物上。

刘先生掰着手指头把自己的用药数了一遍。活血化瘀的、治冠心病的、治糖尿病的、治高血压的、治前列腺肥大的……数下来,多病缠身的刘先生每天竟要服用15种药物!而在这些药物中,张萍发现两个不同科室开的药成分有重复。一种药吃两份显然过量了,于是刘先生出现了皮下出血的症状。

用药不当的危害当然远不止于此。“比如临床上我们时常见到因为降压药吃多了或服用太久没有监测随访,而出现体位性低血压的老人。过度降压造成脑供血不足,老人整天'晕晕乎乎’的,一不留神就跌倒了,造成难以挽回的后果。”张萍说。

老年人由于存在一体多病的特点,往往需要多种药物治疗。“过去,老年患者挨家跑专科门诊看病,各科大夫们在自己的领域内开药,往往难以顾及多重用药的问题。”张萍说,老年医学中心对待多重药物管理遵循全人理念,为患者做“减法”,避免重复用药对身体造成的危害。经过梳理,张萍把刘先生每日的用药从15种减为7种,再来复查时,老人看上去精神多了。

多重用药的问题,靠老人自己很难解决。因此,老年医学中心建议,当老年患者身患3种以上疾病,每天要用5种以上药物时,应该定期到老年医学科就诊,进行多重用药评估和管理。

“卡”住高龄失能的苗头

走进老年医学中心的病房,护士长王琮正在带领一位70多岁的老人进行口腔操的训练。这位老人之前因吃饭时发生误吸,造成肺部感染而住进医院,情况一度十分危急。

经治疗,患者情况好转稳定了,但造成老人病情的原因仍是医护人员心头的隐患。随着年纪增长,身体机能逐渐走下坡路,有些功能的减退是无法避免的,而不加干预的后果往往是非常严重的。比如吞咽功能的减退,除了引起肺部感染,还有可能造成窒息,直接危及生命。

王琮给护理老人的家属“开药方”,“一吃就呛,就每次少吃点,挑干的吃。实在吃不下,就购买一些食物增稠剂,让流食既浓稠又易于吞咽。另外,要创造良好的用餐环境,不要让老人吃饭时分神,不聊天,不催促,不看电视。”

王琮说,对于大多数老年患者来说,与治愈疾病、延长寿命相比,同样重要的是最大限度地维护自身的功能状态。如何通过正确的治疗手法和健康知识的宣教,将高龄失能的苗头“卡住”,对于患者、家庭和社会都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老年医学中心提醒老年朋友,发现苗头要早期防治,一旦造成重度功能障碍,常常难以逆转。

专家提醒

过度关注病情容易适得其反

“我这血压又高起来了,急得我一宿都没睡着。”这是黄老师一个月内第5次来到张萍的门诊。只见她掏出了健康监测的记录本,前一天,她给自己记了12次血压测量结果。血压低一点她惦记,高一点她焦虑,焦虑导致失眠,失眠血压又会波动,形成了恶性循环,身体状态越来越差。

“您不需要测得这么勤,一天测三个点足以评估您每天的血压波动。一周进行两次监测就够了,我看您现在状态挺不错的。”通过积极的指导和心理暗示,黄老师病情稳定下来,目前每个月随访时状态都很不错。

张萍说,这种对病情和身体状况过度关注的老年患者不在少数,“其实这是完全没必要的。”张萍提醒身患慢性病的老年患者,应定期到医院复查,遵医嘱用药就可以了。

此外,张萍建议“一体多病”的老年人要保持良好的作息和生活习惯;优化出行和居住的环境,防止跌倒造成严重后果;掌握必要的健康知识,不要轻信不实和过度的保健宣传。另外,她呼吁家庭和社会给予老年人更多的关注和关怀,“对于高龄老人的健康,医院的支持仅是一方面,更重要的是其回归社会、回归家庭后的长期功能维护。”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