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谒红军洞
回到老家建阳,好友国华说,通往那个洞的路修好了,去看看吧。
国华说的那个洞是个山洞,在武夷山自然保护区人迹罕至的诸母岗南沿的一座山顶上,海拔有1000多米,是当年闽北红军游击队的一处营地。当年红军在闽北打游击,野外营地成百上千,现在能确定具体位置、大致保留原貌的却很罕见。上山洞时要经过一个叫五里考的小村庄。军史载,威震闽北的红军独立师师长黄立贵——人称“黄老虎”,曾率部与国民党第11师的部队在这里激战了一天,并予敌以重创,这已经很让我神往了。况且国华承包下来种茶叶、毛竹的这片山场,正在当地政府支持下准备搞旅游开发,我也很想去看看。说走就走!
汽车从城里下高速上省道,再上县道,左转右拐来到山下。果然,一条以过去拉毛竹的机耕道为基础修筑的水泥路,已经蜿蜒地攀向大山深处。我们开始进山,先是换乘电瓶车,尔后步行,向着目的地进发。
这一山的绿啊,与山外公路两旁迥然不同。在葱郁茂密的林间,随处可见需要几人才能合抱的红豆杉、楠木等珍贵树种,常常引得我们张口惊呼。太难得了!这片近乎原始的林子能保存这么好。不用说,过去是因为山势险峻,进山都不易,运出木材更难,自然就把树林保护起来了;现在虽然交通条件大为改善,但国家实施了严格的天然林保护工程;加之国华有远见,组织护林员严防死守,因此少有人盗伐。是路险,是国策,是人护,保佑了这片森林。
“因为这一带山高路险、人迹罕至,才为闽北红军提供了护身之所”。一路上,已经在这片山里摸爬滚打了20多年的国华,给我讲了许多黄立贵的故事。
黄立贵是福建浦城人,1905年出生,1927年参加方志敏领导的“弋横暴动”,历任红军排长、连长、营长、团长。1932年任闽北红军独立师师长。中央红军主力长征后,率部在闽北坚持游击斗争,是闽北红军和苏区的主要创建者。在与中央失去联系的情况下,在国民党优势兵力的反复围剿中,他带领红军克服千难万险,与敌人英勇作战。1937年7月,黄立贵受命前往邵武,向中共闽赣省委汇报工作,行至邵武晒溪桥时被敌人包围,突围时为掩护战友壮烈牺牲。
“3年游击战争真是艰苦卓绝啊!”国华说。前期,闽北红军还可以在自然条件相对好一些的崇安、政和、松溪、建瓯交界地区活动;不久,蒋介石加大围剿力度,责令国民党福建省主席陈仪“务将残匪限期肃清”,于是国民党先后调集10万围剿大军,实行移民并村、保甲连坐,层层封锁、压缩过滤的碉堡战术,闽北“剿匪”指挥部甚至将缉捕黄立贵的赏金增加到5000大洋。闽北红军进入了最为艰难的时期。为保存力量,黄立贵带领红军撤进武夷山深山密林,与敌人进行周旋。
武夷山是动植物宝库,有的是野菜野果、飞禽走兽,在深山里即使经常断粮也饿不死红军战士,倒是大山里本来就很稀疏的小村散户被移民并村后,国民党捣毁了山民原有的房舍,给红军借宿造成了困难。但这点困难怎么难得住红军呢。战士们砍毛竹、劈树枝,随手就能搭起蔽身的处所,以抵御山区的多雨和严寒。碰到有合适的地方,因形就势掏个山洞,更是冬暖夏凉的好宿营地。
一路走走停停,我们终于登到山顶,一个南北贯通的山洞展现在我们面前。山洞至少有20多米长、3米宽,可供几十人宿营。虽然历经80多年,但当年洞体的形貌依然。以当年红军的作业手段,要挖出这么大一个洞可得费不小功夫。从军事角度看,没有比这个洞的位置更理想的了:所处的山脊,位于麻沙、黄坑两个乡镇的交界处,占有两不管之利;居高临下,便于观察,可以瞰制南北两个上山方向;山洞南北贯通,既利于通风,又可防止被敌人堵住端窝,可以安全撤离。可以说进可攻、退可守,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势。同时,这个洞还是一个很好的指挥所和隐蔽部。
黄立贵究竟依托这个山洞活动了多长时间,组织过什么会议,指挥过什么战斗,现在已经无法精确考证了。但发生在山脚下五里考村的激战,离这里仅6里山路,这个山洞也许是红军出击的一个阵地。黄立贵的妻子李冬娥在下山扩红时牺牲,牺牲地竹鸡笼就离这里不远,这个山洞也许就是烈士出发的地方;黄立贵前往邵武,就是从这一带出发的,牺牲地晒溪桥离这里其实很近;黄立贵和李冬娥4岁的孩子黄义先,作为烈士遗孤,1938年就是从这里被组织护送到延安;黄立贵牺牲3个月后,闽北红军改编为新四军一部,从这里踏上抗日的前线……无疑,这山洞一带,正是黄立贵在武夷山区开展游击斗争的一个地理中心。
我从洞里、从洞前后的空地上,透过树梢从巍峨苍茫的远山中,试图找出当年红军活动的印记,听出当年红军战士练兵杀敌的呐喊。我想起了陈毅元帅的《梅岭三章》:断头今日意如何?创业艰难百战多。此去泉台招旧部,旌旗十万斩阎罗。南国烽烟正十年,此头须向国门悬。后死诸君多努力,捷报飞来当纸钱。投身革命即为家,血雨腥风应有涯。取义成仁今日事,人间遍种自由花。这首诗的场景和意境,不正是黄立贵等闽北红军将士,在极其苦难的峥嵘岁月,以献身革命的初心和对革命必胜的信心,坚持游击斗争的真实写照吗?
国华说,给这个洞取个名吧。我说,就叫红军洞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