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本孝(1621-1691),清代画家,和州(今安徽省和县)人,一作休宁人。字务旃,号前休子,终生不仕,以布衣隐居鹰阿山,故号鹰阿山樵,别号黄水湖渔父、太华石屋叟等。戴本孝性喜交游,与画家、诗人渐江、龚贤、石涛等友善。善画山水,创作上主张学古人而不拘泥于古人成法,强调要“以天地为真本”和“我用我法”。所作多为卷册小景,风格学元代倪瓒、王蒙、黄公望等而自出新意。善用干笔焦墨,构图疏秀,意境清远枯淡,近于元人的体格。石涛的早期山水画曾受到戴本孝的影响。后人将他与梅清、梅庚、石涛合称为黄山画派。亦善画松梅。传世作品有《秋山图》、《黄山白龙潭图》、《峻岭飞泉图》、《拟倪瓒十万图》等。
清 戴本孝 秋山图轴 纸本设色 上海博物馆藏
戴本孝《秋山图》绘峰峦高耸,幽谷溪流,缥缈的岚气中,缥缈的岚气中,有瀑布奔泻而下。是文人雅士卧游的理想之地。构图极富变化,笔墨精妙,设色点缀恰到好处。
清 戴本孝 溪山高隐图 纸本墨笔 香港佳士得2006春拍 成交价56万元
此画虽然看上去成交价并不高,但如果综合考虑拍卖的时间(2006年)和拍卖公司(香港佳士得)就不是问题了。许多在国内拍卖行是问题的问题,在香港佳士得或香港苏富比那里就不是问题。而国内拍卖市场上的许多后来飙升到数百万上千万的作品,最初的源头都是佳士得或苏富比。
《溪山高隐图》是一件精彩的作品。也正因为它的精彩,才打动了我为它专门写文字。苏富比和佳士得的许多拍品都是不著一字的。这件作品的精彩之处首先在于它所营造的整体感觉。黄山画派的几位画家都用各自的方式表现对黄山的感受和理解,尽管风格各异,手法不一,但有一点是一致的,那就是对黄山之魂的把握,也就是对大自然的发自内心深处的声音。事实上,无论是梅清、石涛,还是戴本孝,你很难在技巧上分出高下,但在对黄山的认识和把握上,却可以分出高低来。我们读梅清和戴本孝的黄山绘画的时候,往往会在第一眼就被震撼,而读石涛以及后来的许多画黄山的作品,都很难找到同样的感觉。
清 戴本孝 山水 立轴 水墨绫本 嘉德2013春拍 成交价747.5万元
戴本孝,字务旃,号鹰阿山樵,明安徽和州人。父亲戴重是一个抗清不屈最后以绝食尽节的烈士。本孝则一生恪守父亲的遗志,隐居山谷,躬耕自给,布衣终身,是当时颇为著名的遗民。他擅画,未见记载他曾经师从何人,可见是一个自参自悟的高人。当然也可能受同时友人萧云从、查士标、龚贤、梅清等的影响有关。更重要的是,他曾『以布衣遨游四方,因涉泰山、走京师,西访周秦古道,登华山之巅,所览山川云物,奇谲变化,胸中岳岳不可遏抑,即奋笔为图画。』『唯有老笔恣肆到,云气呼吸当相通。』山川烟云的蒙养,对这个性格倔强的遗民画家风格的形成,起着极大的作用。今天我们能见到的他的杰作中,画黄山、画华山的记游性作品为数不少,都在默默告诉我们戴本孝画风的来源:『老笔从来当五丁,划开岳渎见真形。』
《山水图》轴,是戴本孝画风成熟后的作品,图上危峰巨岩,横见侧出,其间云树丛生,泉流出没。有二人闲话于幽谷里的小屋之中,当是本孝一流隐逸之士。全图以淡墨枯笔皴擦山石,苍润空灵,清气流衍。仅树木以湿笔点染,阴阳间隔,层次分明。淡笔枯皴以小幅为宜,然本孝每拓之以大幅,犹不失浑沦苍厚之气。山林气与胸中郁勃之气及书卷之气融合,遂使戴本孝以其别出时流的画风与高雅格调,卓然自立于清初画坛。他得到龚贤、石涛等画坛巨子的赞许决不是偶然的。
戴本孝画历来为有卓见的鉴藏家所推重,但传世作品极少,此其佳作,识者勿忽。
清 戴本孝 天台异松图 立轴 纸本水墨 169x76cm (美)乐艺斋藏
《天台异松图》意写天台山水,山岩相叠,石桥飞架,怪松参差其间,飞泉直下,一老者隐居于此。巨壑皴写不繁,枯笔勾廓,以渴墨稍事皴擦,意境荒寒幽僻,深得元人气韵。虽用枯笔,然枯中带润,有“干洌秋风、润含春雨”之意趣。山岩层层叠叠,石桥飞架,清泉泄下,再加之云雾弥漫,顿生空蒙之感,意境深远,气息高古,非常人所能及。
清 戴本孝 千顷烟波图 纸本水墨 香港佳士得2015春拍 估价450万元
康熙四年(1665)戴本孝四十五岁,对他来说这是个具有重要意义的岁数,因为父亲是在四十五岁之年过世的。所以,他将自己四十五岁以前称为「前生」,四十五岁以后为「余生」。这是他两部诗集《前生诗稿》与《余生诗稿》名称的由来。新安,即今日之安徽,清初在安徽地区形成一个绘画流派,主要是明末清初遗民,籍贯新安或以新安为活动地。戴本孝诗画俱佳,笔墨简淡,意境荒寒,师法自然,重视写生,尤喜描绘黄山的松石云海,格调清雅高逸,以抒发改朝换代的沧桑心境。他的画家好友梅清曾经描述戴本孝为一位仙风道骨的世外高人。戴本孝弟移孝在城中经营药店,也为居住迢迢谷的兄长接待求画订单,昆仲亲和,也是对父亲的一种尊重敬佩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