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羡林谈佛》【人文】:读千卷书之第132本—每天1分钟读1本书
《季羡林谈佛》【人文】:读千卷书之第132本—每天1分钟读1本书
今天分享第三本佛教和生命方面的著作:《季羡林谈佛》。
本书是季羡林学术著作中影响巨大的代表作。在季羡林长达半个世纪的学术生涯中,佛教占据了核心位置。印象最深刻是提婆达多的认知颠覆:提婆达多是一个非常有才能、威望很高的人。他同释迦牟尼的矛盾决不是个人恩怨,而是“两条路线”的斗争。
一、佛教的接地气。佛教最可靠的基础是吠舍。上面已经谈到,吠舍不断产生阶级分化。农民、牧人、商人都属于这个种姓。佛教主张“非杀”,其中包括不杀耕牛,这当然代表了农民的利益。释迦牟尼同这些商人有着很好的关系。首先信佛教的就是两个商人,这绝不是偶然的。佛经中所说的长者就是商业行帮的首领。
释迦牟尼本人和他早期的信徒是同劳动大众有密切的联系的。他们了解人民的生活,用人民的一些喜闻乐见的、从他们生活中选取来的比喻来阐述比较难懂的佛教教义。佛教发展之所以能这样迅速,影响之所以这样大,与这种说法方式可能有些关系。此外释迦牟尼不承认梵文的神圣性,主张和尚使用自己的方言来宣传教义。
二、提婆达多同释迦牟尼的矛盾是“两条路线”的斗争。公元前4世纪时,佛教有三个中心:东方是吠舍厘,流行的是大众部;中部是憍赏弥,流行的是上座部;西方是秣兔罗,流行的是说一切有部。提婆达多是释迦牟尼的堂兄弟,在佛经中他被描绘为十恶不赦的坏人。实际上他是一个非常有才能、威望很高的人。他有自己的戒律,有自己的教义,有群众。他同释迦牟尼的矛盾决不是个人恩怨,而是“两条路线”的斗争,在佛教史上是重大事件。
提婆达多的根本思想就是:“但有此生,更无后世。”这使我们立刻就想到六师之一的晡剌拿。我在上面已经多次提到提婆达多与晡剌拿是最亲密的好友。他们俩都被释迦牟尼的徒子徒孙们打入十八层地狱。他们的思想有非常类似,甚至完全一致的地方,是很自然的。“破”的主要根由是戒律分歧。“破部”,是我翻译杜撰的,原文nikātyabheda。“破”的主要根由是教义分歧。
三、大乘与小乘。小乘是“自了汉”,想解脱必须出家。出家人既不能生产物质产品,也不能生产人。长此以往,社会将无法继续存在,人类也将灭亡。大乘逐渐改变这个弊端。想解脱——涅槃或者成佛,不必用上那样大的力量。你只需膜拜,或口诵佛号等,就能达到目的。
小乘功德(puya)要靠自己去积累,甚至累世积累;大乘功德可以转让(transfer of merit)。这样一来,一方面能满足宗教需要,一方面又与物质生产不矛盾。此时居士也改变了过去的情况。他们自己除了出钱支持僧伽外,自己也想成佛,也来说法,维摩诘是一个最典型的例子,他与小乘时期的给孤独长者形成鲜明的对照。
这就是所谓“居士佛教”(Layman Buddhism),是大乘的一大特点。这样不但物质生产的问题解决了,连人的生产的问题也解决了,居士可以在家结婚。我的论证线索简略地说就是这样。我从这样的论证中得出了一个宗教发展的规律:用尽可能越来越小的努力或者劳动达到尽可能越来越大的宗教需要的满足。这个规律不但适用于佛教,也适用于其他宗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