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天寺造像 【山东淄博】
西天寺造像是国六,在临淄齐都镇西北方,齐国历史博物馆都往西1公里,桓公台对面的西关村里。现在这里叫临淄石刻馆,是1985年以西天寺旧址为基础建的石刻类专题馆。2尊大佛外加100多件石刻,琳琅满目,人少货多票价低,值得忽悠一趟。
明万历临淄县城城门石匾,此为北门的“渑池衿带”匾,长1.5米,宽0.5米,上世纪60年代拆除城门时,被文化馆保留下来。
唐或五代八棱经幢,其为原经幢一部分,西天寺旧物,上刻汉隶陀罗尼经,高0.5米,原保存在村民吴姓家里多年,后捐出。
两件东汉刻石,出土于徐家村,为汉章帝建初三年(78年)的地基用石。
刻石局部,上书“建初三年列石土”
东汉光和六年(183年)石龛,前方后圆穹隆顶,出土于永顺村,为王阿墓前之物。
檐下石龛内的线刻人物对饮图。
龛内文字局部,共有铭文25字,“齐郡王汉特之男阿命囧,光和六年三月二十四日物故死,葬此。”
北宋墓志铭盖,上篆书“宋故承议郎累赠朝议大夫张公墓志”
左为东汉石墓门,出土于商王村,上刻山羊首、丹凤和铺首衔环等。右为宋代石墓门,出土于粉庄,上刻门簪、乳钉,中间残留有铁质门环。
宋代石羊,出土于刘家终村,原为宋人墓前的石像生。
石虎,和石羊一样,皆为宋人墓前石像生系列。
兴福寺三尊石佛造像,明洪武二年(1369年)刻制,三佛等高1.77米,结跏趺坐于束腰须弥座上,施螺髻,披袈裟。
四尊文臣武将,也是刘家终村宋人墓前的翁仲。
宋明相伴,人神合影。
一圈围廊看下来,走到院中就是康山寺大佛。这佛和西天寺佛几年前都裸站在院内,现在都有了属于自己能挡风遮雨的适用房了。石佛原在齐陵镇朱家终村的康山寺,该寺早已名存实亡,石佛成了康山寺最后的遗产,1985年将它移置到了齐都镇石刻馆里。
立佛高约4米,重约10吨,立于雕刻着212个小佛像的重21吨的巨型石座上,佛处在攒尖四方亭子内。从衣着风格上来看,和西天寺大佛相似,有北朝遗风。但头像不是旧物,为后补,面颐方阔,双眼迷离,和佛身风格迥然不同。石佛身披袈裟,襟带飘逸,层次感强烈,手持无畏与愿印。
方亭的北边就是石刻馆重器所在,重檐歇山式房子里置放着的就是西天寺造像。这个北朝石佛是西天寺最早的原住民了,是南北朝时期后赵所建兴国寺的旧物。兴国寺在北宋时改成广化寺,明初时在广化寺旧址上重新建寺,更名为西天寺。
岁月流迁,西天寺也屋倒墙塌了,现在只有石佛和残经幢依旧在这里坚强的守候。石佛又称“无量寿佛”,高5.6米,头饰螺髻,双目圆正。其身披通肩袈裟,内穿僧衹支,胸前打结,手施无畏与愿印,立于覆莲座上。
院里还搜罗有部分柱、础等建筑石构件,以及碑座等。院外竟然还有一个小革命纪念地,临淄青年学生抗日志愿军训团纪念碑就立在大门的东边,当年此地是西关小学,这个抗日团就在此成立的,即为抗日,值得铭记。
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