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波浩渺,太湖仅存的禹王庙竟还是《建军大业》的取景地
五月,大概是太湖西山一年里最美的时节之一,阳光柔媚,微风轻拂,金灿灿的枇杷挂满枝头,空气中漂浮着淡淡的香甜气息,尝不尽江南好滋味,正好疫情期间不方便走远,趁着周末,又去了趟西山,也因此去了也许以前不会专门走访的目的地,邂逅了一些深藏若虚的小众景点,没什么游客,景区的人也不太在意的样子,默默无闻,在时光深处,静待有缘人来。
位于苏州西山西北的禹王庙就是这么一处。
如其名,禹王庙自然与大禹有关。大禹,是夏朝的开国国君,也是中国古代最有名的治水英雄,关于大禹,民间津津乐道的并不是他如何治国的丰功伟绩,更广为流传的是诸如大禹“三过家门而不入”的治水故事。
将历史退回到遥远的四千多年前,中国很多地方洪水泛滥,肆虐猖狂,房屋被淹,百姓流离失所,为了解决水患,大禹带着伯益、后稷等人,跋山涉水,风餐露宿,走遍了山山水水,其中就包括苏州一带,当年大禹在西山召开诸侯会议,共议治水之策,司马迁在《史记》里就有这样的记载:“禹治水于吴,通渠三江五湖。”
经过一番整治之后,洪水之患消除,《禹贡》里对此特地做了总结:“三江既入,震泽底定”。苏州民间亦有不少关于大禹治水的传说,诸如昆山的巴城,震泽的禹迹桥等等,后人为感恩大禹的功绩,为其修庙筑殿,尊其为“禹神”,供奉“禹神”的地方便是禹王庙。
相传原本在太湖的东南西北四个方位建造了四座禹王庙,以镇洪水,目前我们看到的位于西山甪里洲的禹王庙就是其中一座,也是现今太湖仅存的禹王庙,疫情期间的禹王庙,四下无人,黄墙黛瓦的外形颇有几分山中寺院的影子。
跨过大门之后是江南风格的亭子名叫梨云亭,旁边有块石碑,上书“甪里梨云”,石碑为清光绪年间所题,禹王庙所在的甪里,古时遍植梨树,而今梨花不在,空留其名,只有石碑仍在诉说往日“甪里梨云白雪香”的盛景。
跨过梨云亭之后便是大禹巍峨的身影,目光深邃,麻衣葛布,右手拄仗,宛若正赶往治水途中,风尘仆仆一心为民。
沿着湖畔的步行道继续前行,临湖而筑的禹王庙矗立眼前。
细说起来禹王庙的历史甚为悠久,仿若大禹治水的传说一样古老,始建无从考究,尽管从唐至清,太湖并未因上古先王的神迹而风平浪静,有史可载的大水灾就高达40几次,可太湖渔民仍将希望寄于禹神,每年都要为其举办盛大的祭典,祈求渔网神威再现保佑一方平安,于是寄予民众淳朴心愿的禹王庙屡毁屡建,远在南朝梁大同三年(537)就已重修,现存的文献里有当时的重修文字记载,其后,清嘉庆十四年亦有重建。
目前我们看到的禹王庙有大殿三间,楠木梁柱,高约十米,大殿建筑和故宫的东、西宫的配殿一样为单檐歇山顶式样,亦叫九脊殿,除正脊、垂脊外,还有四条戗脊,下垂风铃,微风过处,铃声悦耳。
也是来了禹王庙之后,才知道它除了是个道教胜地之外,亦是个风景优美俯瞰太湖的好地方,难怪国民党元老李根源在游览了禹王庙之后,做出如此评价:“甪里洲三面临水,山水秀聚,超轶尘凡,当为湖中名胜第一。”
作为“建国三部曲”系列第三部的《建军大业》想必是看中了禹王庙比邻太湖的古朴气质,特地来此取景,里面刘烨饰演的毛泽东与朱亚文扮演的周恩来有段对手戏就是在禹王庙的观湖亭拍摄。
从这个观湖亭过去不远,禹王庙背后的东南侧,有一个明代古码头,是观赏太湖美景的绝佳之处,和明月湾古村的码头看上去颇有几番神似,它开挖于南宋年间,旧时是江苏、浙江两省界河,太湖水师营曾驻扎于此,码头建于明朝,古时军民两用,高1.8米,长65米,全由重约1.5吨的金山花岗岩石条叠筑而成,深入湖心。
站在码头上,湖光山色尽收眼底,水天一色,烟波浩渺,一旁芦苇轻摆,风景怡人,只是不再有当年西山千帆竞集的盛大景象,只剩艘旧船泊在岸边,仿若一副隐世的水墨丹青,泛着古老的气息。
码头边还有个太平天国时期的太平军土城遗址,而无论是四千年大禹治水的艰苦卓绝,还是太平军同清军对抗的惊心动魄,悉数归于沉静,只有太湖水,风悠悠,云悠悠,把一切都看透。
点“在看”给我一朵小黄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