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西路往事:有名的“京侨饭店”,镇江第一部电梯建在这里!

前几天有网友在老街巷的那篇微信里留言,提到了大西路上的“京侨饭店”,突然好多往事涌上心头,想说一说这个镇江市第一家中侨合资企业(也是江苏省第一家),也是镇江第一家带电梯的饭店。

01

“京侨饭店”选址,在原来的老字号“一枝春”原址上,也是中百一店隔壁。1983年,合资经营饭店的事情定下来后,大西路周围轰动了,这在当时绝对是个大事件。

当时镇江的市领导也把这事情看得非常重要,从饭店的建设施工到开业,给政策、给方便,整个改建花了一年多就落成了。饭店底层是商场,二、三楼是饭店,四、五、六是旅馆,七层楼顶面是屋顶花园。

因为是外(侨)资企业,里面的装修和当时市内招待所、饭店也不太一样,很多地方贴上了精致的绿点花纹小瓷砖。还在中华路中心小学上一年级的我记得,很多小孩喜欢到工地上找一点这种小瓷砖,在同学之间炫耀,或者作为拍洋画的赌注

京侨饭店的开业是在1985年1月18日。开业那天场面相当热闹,门前的花篮摆成一条长龙。开业后人们喜欢往这边跑,不为吃饭,就为了坐电梯。

没错,坐电梯。要知道80年代初,镇江的饭店是没有电梯的。同样七层的大市口京江饭店,档次也不差,但人们要一层一层爬楼梯。到京侨饭店,站上电梯呼一下就上去了,从电梯里出来的时候觉得好新鲜,回来之后就忍不住嘚瑟,逢人就说两句,那电梯啥样子,坐电梯啥感觉……

最近去了大西路,专门看一下,这部电梯还在。

京侨饭店的开业,上过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开业上,侨胞对饭店很有信心,希望在日本也开一家“京侨”,把这个牌子打出去。

02

京侨饭店在开业后第四年,就把全部投资收回,主要因为它的理念比镇江其他饭店要新一点。

它首先把香港、深圳的涮生锅、铁板烧引进过来。来吃饭的镇江人,第一次像看表演一样,看服务员端个长形铁板上桌,然后将菜肴倒进锅里,又感新鲜又撩人口味。

北京烤鸭是京侨饭店引进到镇江的,取名京侨烤鸭。色泽鲜美,肉瘦而嫩,和全聚德的烤鸭相比毫不逊色。五口之家花30元吃个全家餐,吃得开开心心。

可能京侨饭店是第一家有外卖亭的饭店。店门口专门做了一个小亭子,售乃半制成品:水发海参、鱿鱼、烤鸭、包点。。。有不少菜都是2元以下的低档菜,许多双职工家庭都喜欢来买个外卖菜。

京侨饭店还招待过不少名人,我在杨宪华老师的朋友圈里,看到一张接待相声名家马季来镇江的照片,就是在京侨饭店下榻的。当时的京侨饭店还是很拿得出手的。

马季来镇江下榻京侨饭店

京侨饭店的繁荣,一直延续到90年代后期。很多镇江人的生日宴、婚宴都是在这里办的。

它还开了一个先河:二楼餐厅晚上过了饭点后(八点左右),服务员把全部桌子归边上 ,大厅就变成简易舞池了,这时候交谊舞的音乐响起,门口卖票1元1人。

夏天,晚上先坐电梯上顶楼,吃刨冰、冷饮,然后交谊舞、迪斯科,没有七彩的灯,没有醉人的酒,却是难得的快乐时光。

03

提到京侨饭店,不能不提一个人:一代侨领许朝坤。

许先生原籍是仪征人,因为和原镇江籍的旅日华侨大阪江苏同乡会会长童仁明是亲家,所以在80年代初在镇江兴建的住宅,并把他在仪征的弟弟迁居镇江(太古山附近的华侨新村)。

1980年,他应江苏省长顾秀莲之请,引进了100棵日本优质草莓苗,生根在江苏丘陵地区镇江农科所。1984年,许朝坤和夫人以老华侨身份参与拍摄了镇江市情片《三山二水故乡情》。1985年,许朝坤带领几位旅日侨胞和镇江饮食服务公司共同兴办了京侨饭店。1991年,他为镇江电缆厂牵线促成外销;1993年,他又独资建立镇江“奇尔特”公司,同年鼓动同乡华侨在高资建立“华宝纺织有限公司”。

一代侨领许朝坤

可以说,许先生为镇江的发展做出了很多贡献。

04

京侨饭店随着镇江商圈朝大市口迁移,而失去了往日的繁华。

大西路几乎是肉眼看得到的速度经济虚弱下去,很快变成了老城区。当然,在沪宁线上,由于苏南阵营的苏州、无锡、常州崛起,镇江很快沦为三、四线城市,很多人惊恐的发现,上学时考了很多年的苏南地区“苏锡常镇四市联考”,压根就是自嗨,苏锡常好像一直就对镇江有种抗拒。

90年代后,日本也进入了经济大衰退期,曾经热热闹闹来镇江的文化交流观光团、旅游考察团也不再多见,侨民对内陆投资也乏力了。

再回大西路看时,京侨饭店已变成“万家宾馆”,一度还做过洗浴中心。

如今楼上是一家养老中心,夜幕下显得格外宁静。

如今这栋建筑仍在我们熟悉的大西路。从宝塔路拐到中华路的小杨家巷里往楼上看,斑驳的老墙,更能唤起人的点滴记忆。

岁月流金不易老, 难忘情怀旧街道。

记录生活中一幕一幕, 品味岁月里魂牵梦绕。

这正是:

看这些镇江的记忆,却已淹没在光阴里!

挖掘镇江的文化,让它成为镇江的一张名片,

如感兴趣,大家帮忙右下角点个在看哦,

最好再留个感言,万分感激!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