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青年情系第二故乡

(图为田背云霄阁  刘增荣拍摄 )

1968年12月,田背大队革命领导小组为落实毛主席关于知识青年上山下乡的指示,在大队成立了九人组成的“再教育领导小组”,由原党支部书记刘森山任组长,各生产队长任成员。对各生产队每户要安置的知青逐一落实,并检查环境卫生,住房情况。公社“四面办”还拨付专款1200元,作修缮宫下公房之用。安排在各生产队的知青住户有:布坑河州妈户、刘潮生户,坑子刘兰瑞户,樟树刘永奕户,背坑刘兆基户、世喜户等及个别房子,以备接待安置。所有插队知青均安排到贫下中农家食宿,大部分以每户住一人,其中有22对同胞兄弟共44位知青与其家庭成员共同生活。

田背村重视知青工作

1969年从春到冬共安置了八批厦门和上杭城关知青计70人,(男44,女26),其中厦门51人,上杭19人。首批上杭城关知青是2月5日(春节前10天)到达;首批厦门知青13人于3月9日到达。最后一批是10月29日达到。安置整户插队落户的有9户38人,(男18,女20),其中厦门4户28人,(丁深江、李尚慈、林琼华、蔡芳龙),上杭城关5户10人,(郭启文、李永生、黄秀清、冯六姑、郭柏香),安置厦门知青中有中专生2人(沈荣芳,黄乐英),有水产干部陈真印一人安置在村办渔苗场。安置在田一队的知青有17人,落户2户5人;坑子队知青5人,落户ー户10人。插队知青中年龄最大为24岁,最小为16岁。落户中最高年龄为郭启文56岁,最小为蔡明兆才2岁。

知青下乡一年内,其生活费由公社“四面办“统一造册核拨,每人每月大米32斤,向粮站购买;生活费8元,向再教育小组领取;落户每人每月粮30斤,生活费6元。一年后取消生活补助自食其力。自己去劳动的工分报酬归己,要交伙食费给房东,工分粮归房东,落户人员的工分报酬及工分粮归己。

当年知青的劳动收入超百元的有6人,其中最高位周铮元123.9元,工分粮141.6斤(谷子)田一、田四两队的知青劳动收人较高,田一队的工分值每10分为0.75元,工分粮1斤(谷子),田二队落户郭启文七口之家,总工分528.1分,报酬324.14元,工分粮402.5斤,当年借支100.39元。

1969年全大队比上年增产240975.1斤,亩增126.1斤,平均日值0.68元,人均收入63.4元,人均有粮587斤。

1970年冬,各生产队知青统一组织办食堂。田一食堂址在刘兆基屋,田二队在刘兴文屋,坑子队在码头店,中寨队在张祥娥家,上砂队在大厅左回厅,樟树队在刘永年后楼,田四队在桥岑,未办食堂的仍食宿在房东家。

文体活动丰富村民生活

知青在长期的共同生活中,难免发生各种矛盾。再教育小组长刘森山对此极为重视,经常深入知青当中了解他们实际问题,耐心细致,帮助解决,化解矛盾,增强团结,使他们安下心来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搞好生产,搞好工作。

再教育小组还抓住厦门首批来的知青徐仰赞、刘永锋、白丽月三人,都有兄弟或姐妹,工作表现尚好,以此作为榜样,树立旗帜。教育大家珍惜自己,热爱农村,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做出贡献。通过教育,绝大部分知青都自觉遵纪守法,团结友爱,在相处中矛盾也少了,即使还有发生矛盾,亦在内部调解,自行解决。

1969年10月1日,县“四面办”曾派赖家仁等同志来到田背村田一队采访后,写出了《东风公社红田大队田一生产队是如何搞好知青再教育工作》的简报,向全县介绍该队的再教育经验。

1970年,田一生产队长刘致龙利用青年人好活动的特点,组织他们到土楼背后细背头岗开辟篮球场,使他们在节假日及工余之暇,进行体育锻炼,开展球赛以联络感情增强团结。在此基础上,又于当年冬,以知青为核心,吸收当地青年,组织起文艺宣传队,在春节期间,开展文化宣传活动。白丽月、曾锦秋等人还自愿放弃每年一度的春节探亲机会,积极投入节目排练。演出的主要节目有《不忘阶级苦》、《毛主席的书我爱读》、《学大寨炼红心》等。春节期间在大队、公社演出。为宣传1971年农业生产的“三改三化”(串改轮、高改矮、单改双良种化等)和粮食亩产跨纲要取得了显著成效。

远耕队创举闻名上杭县

1971年农历正月下旬,田一队经队委研究决定组建远耕队,提高工时工效,以解决本队大片边远田的耕作问题。决定在文艺宣传队基础上将本队全体知青(只留下卢明一人负责养猪)组成21人的远耕队,由原副大队长刘炳先任队长。

到离村10华里的大片里(与武平县象洞乡交界处)安营扎寨。让青年们安下心来耕种此处91亩山垅田,以便逐步改变地貌,增加产量。为了改变地貌,知青们不畏艰苦,不怕脏、不怕臭,住进仅10平方米的原堆粪寮屋,用木料将此隔成俩层,(男青年住棚上层,女青年住棚下层)以后又搭起了草棚,作为厨房,膳厅等活动场所。从此,大家发扬艰苦奋斗精神,白天战田头,夜里点松光火盖楼房,还开山种竹、种油茶,农副业结合,兼养牛、羊、猪,建牛、羊、猪舍,挖坑积绿肥。如此苦战两年后,这个两村交界的边远山坳里,已初步形成了一个小村庄。县里曾三次派人来视察、采访并进行报道。1972年县四级干部会上曾被指定专题发言介绍远耕队经验和做法。

1972年农历九月下旬一个中午,背坑一个60多岁老妇女背着周岁的小孙女到池塘边摘菜,失足跌入水塘里,当时“五四O”菌种场知青小杨(厂址在背坑)得知有人落水,急忙跑去,跳入塘中将她们抱起,发现老妇人已无可挽救,急将其孙女进行人工呼吸抢救,未奏效,又赤脚抱女孩一直跑五里路到中都保健院进行抢救(亦未救活)。但是知青此举村民仍铭记心中。

(图为田背怀远亭  刘振春拍摄)

1973年,由公社四面办拨款筹建知青集体住房,地址选定中寨队的长岭下,建成后,将知青安排进去耕种山田。1975年,大队拟组建一个耕山队,林粮并举,将庵脚里2000多亩山林、90亩山田,归为大队办耕山队负责耕管,让全部知青住进去,耕好山垅田,耕山造林,逐年开拓,改变山村面貌。

1974年双抢期间,为了趁雨后有水,将高头乾三片望天田(23.6亩),用一二天时间把它抢种完,知青陈章耕用12型手扶拖拉机在高头乾翻土溶田,从早上六时开始,一直干到晚上12点连续干了18个小时,使高头乾整片望天田得到及时抢种下去,这种不怕疲劳连续作战的苦干精神令人感动,村里、中心两个队的群众至今还常提起此事。

1970年10月,先后因招工调建设兵团4人;调县农械厂4人;其中推荐一人上大学(章天オ),推荐上大中专三人,其余因补员等陆续回城,1978年10月,插队落户人员最后一批离开了田背村。

1972年,知青在大队参加党组织的有2人,一为徐惠贞于1973年秋调青潭农场任副场长,1975年推荐上福建医学院,1977年回村探望房东。另一人为连斐博1975年任村支委宣传委员。另外章天才被推荐读大学,孙醉君、许锦佃被推荐读中专,1974年参军一人(张其仁),调任村民办队派教师三人(郭金莲、陈玉华、曾锦秋),调村办渔场三人(刘永韩、徐良荣、周荣元),推荐担任队长一人(李永生),担任生产队会计四人(郭荣德、郭盛先、郭兆鑫、罗志洪),另洪志强任虫情测报员,刘其祥任农技员。卢明1970年6月参加龙岩地区学毛著积代会。刘永韩1974年参加县农业学大寨积代会,白丽月1970年调县农械厂,1972年被推荐读大学,1984年10月当选为中共上杭县委第五届候补委员。知青与本村女青年结婚的有3人。

知青情系第二故乡

知青回城后,这么多年以来,先后有多人回到第二故乡田背村,探望老房东、老干部及友人等。1987年,周亚碰回村探望时,得知老房东、队长刘传鸿已病故,曾自备牲仪到坟前哭奠,村人深受感动。1998年国庆节,徐仰赞、卢明、孙醉君、陈章耕、李治家、尹海建、张其仁、陈玉华、林亚惠等人乘专车回中都、田背看望第二故乡的村民和友人,受到镇政府、村委会、房东、老干部、友人等热情款待,并拍照留念。他们21人还在大队当场捐资伍仟壹佰元作为从码头街到学校门口铺水泥路面的资金。卢明、孙醉君、周荣元、林亚惠、周日升等还捐资惠赠礼品及现金给老房东、老队长、友人等。厦门知青徐惠贞、卢明回第二故乡田背时分别捐助人民币1000元给村里做公益事业。本村青年、干部到厦门打工、办事等都得到原知青热情接待并尽力帮助解决困难。

(图为田背村全景  刘增荣拍摄)

弹指一挥间,三十年过去了,当年厦门知青响应毛主席号召,到农村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他们来到田背农村插队,有的仅一年,有的几年,有的近10年。他们认真学习,积极劳动,热心参加各项宣传活动,参加农村生产建设,作出了一定的贡献。时过境迁,他们没有忘记曾经长期劳动、生活过的第二故乡,没有忘记朝夕相处、真诚帮助、教育过他们的贫下中农、老干部、老房东以及曾经并肩战斗过,一往情深的同时代青年朋友,这些都是值得人民赞赏的。

何占东  刘致龙 刘登煃  写于1999年3月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