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王诗语:龙脊山掠影
01
龙脊山掠影
儿时的石岭,如今的龙脊山,距安仁县城大约60华里。石是红石,岭不入谷底,难看端倪,只有本乡本土人才这么认为是岭(如同人儿时父母给的乳名)。外人乍到,极目瞭望,岭之何在?坦之何存?只缘身在此山中,难识此山真面目。
龙脊山,如巨龙盘卧,方圆数十里,号称千坦百山,犹置托盘,更像一具硕大的工艺品,出自于神工大家之手。平看如画,绿茵丛丛;远望沟壑纵横,气势如虹。俯视岭之险,毛骨悚然;仰观岭之峻,匪夷所思;山顶之树似盆景,颗颗如剪如修;谷底之树,敢与山崖攀高低,颀长无比,人工无法培植。峻岭之间 ,石窟、石窿、石坦星罗棋布,形态万千。有传说,这些都是神农生儿育女之所。窟窟、窿窿、坦坦如洞天,仙气盎然,留恋忘返。石壁之绿,仰望如同'飞绿直下三千尺,疑是绿从天上来'。山上松涛阵阵,山谷灌木欢腾,河涧溪水潺潺,层层梯田相间,缕缕炊烟飘逸,人与大自然一体,是那么和适天然。是儿时未料未想的。
儿时的石岭,只听大人讲'干死老鹰,晒死鸟'。有的是贫穷,没听说稀奇。蓑衣丘,斗苙田,上坳下跌,爬死人。石壁山,石壁地,出门两脚累,做亊石壁拌卵子硬挺硬,冇气出。也许正因为如此,那时的人们,满脑子糊囗、充饥,有谁会顾及大自然美的存在。
如今的石岭,山还是那些山,地还是那般地,但人们不再傍坦为窝,占窟为室,依窟为居。喝的是自来水,住旳是红砖房。电灯、电话、电视机一应倶全,摩托车、小汽车喧嚣农家。城里有的,他们不缺。城里无的石窟、石窿、石坦,绿色屏障,天然风光,他们想到了装点开发。'石岭'已换名'龙脊山',犹待嫁少女,貌若天仙,婷婷玉立。似手持绣球,正择才子佳人。
神奇的鼓山,人们正步山上,如同擂响了天鼓,咚!咚!咚!远胜陕北万人腰鼓擂动;更胜百舸龙舟号鼓齐鸣;余音悠长雄浑。越走越有劲,激荡人心,催人奋进。
佛光闪烁的月轮岩,更是别有洞天。好一个丹峡中的花园,僧家宝地。一轮明月飞挂在穹岩壁,普照'仙'地,故名月轮岩。有碑刻载'该寺始建于南宋年间'。现宝刹焕然一新,众佛金身重塑,佛光再现,倾倒了多少信徒、游客、商贾、名流。涉足寺中,圣洁之灵,令人肃然起敬,整个人儿,从里到外,从头到足般的洗礼净化,虔诚之心油然而生。神奇的传说,天然的舒适,更令人心旷神怡,叹为观止。
神秘的白坦,可追寻到'天王'洪秀全的用兵方略。他们在铸兵器,制火药。陈迹斑斑,厂址依稀可辨。尤其是那布满硝烟的痕迹更令人心旷神怡,叹为观止。
地貌奇观'猫子寨',八十亩见方,四周悬崖峭壁,仅一处石门而上。真是'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传说是'太平天国'、'湘南游击队'囤兵要地。寨面瓦砾遍地,房屋、菜地轮廓清晰,两口泉井完好无损。北端一棵古树,弹痕累累。传说:太平天国时期,湘军曾国瀋指派大将刘铭传追剿洪秀全于此,派了十倍于对方的兵力,紧紧围困了七七四十九天,欲将太平军困死于猫子寨。殊不知,时至第四十九天,洪秀全一伙头兵,到井中捞鱼做饭,不慎将鱼从山上掉到山下,活蹦乱跳,湘军见状,知难而退。站在猫子寨,极目四周,悬崖峡谷尽收眼底,石窟石坦如婴儿笑开的嘴,乐滋滋的,令人陶醉;峡谷中的梯田,如历经沧桑老人的笑纹,是那么开怀绽放;森林植被如黛如茵,如洗如漂,是那么洁净那么超尘脱俗,充满生杋活力,令人神往。尤其是生活在这里的人们,更是和蔼可亲,如同陶渊明进了世外桃园,感受不尽善良、纯朴。
更神奇时是龙脊山的草药:打不死、香玉草、仙茅、月风榺、半边莲、红油漆、鱼腥草、吊马灯、毛将军、板兰根、七叶一枝花、乌药、首乌、竹麦等等成千上百种,遍地都是,随手可得。可祛病,可强身健体,可延年益寿,可返老还童。不愧是神农的处所,尝百草,种百药,荫及今人。
这就是龙脊山,世界丹峡奇观,大自然的神奇处所。
几点开发建议:
1.抓住乡村振兴的契机,以乡村旅游为依托,争资立项,抓好基础设施建设;
2.依托丹霞山天然的石坦石窿,传说神农住坦生子,返朴返祖,回归自然,绿色环保,开发洞居休闲游;
3.依托文化长征公园的平台,在猫耳寨建一个类似兵营式的博物馆(红色教育基地),接受学校和家庭式假日参观学习;
4.以野生中草药为基础,因地制宜,开发种植药材,力求四季有药,可观赏,可食用,满足康养消费需求;
5.以节假曰或朋友聚会为主要内容,开发旅客自助游经营项目,一坦一团,一团一特色,食住一体,自炊自食,自娱自乐,带动消费,增加村民收入。
作者简介
(王诗语近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