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秦文学》王德明:【寻路】(散文)

三秦文学微刊ID:sanqinwenxue不忘初心 梦在三秦

作者:王德明

上了中学以后,我的学问大增。

在那个火红的年代,为了让人们一眼就能看见我的学问,特意在上衣口袋儿里别上了三支钢笔,虽然我知道只有一支是好使的,但对于外人来说,他们看到的却是我的满“兜”经纶。

正值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如火如荼,金训华成为时代的楷模,也是我的偶像。像不像作比成样,我按照金训华的头型设计了一个一边倒的学生式,以拿捏好我时代青年的气质。

姐姐是一个勤俭的人,用一些来自于左邻右舍的烂毛线给我织了一个围脖,恰恰是因为来源复杂,围脖表现出了淡淡的暗影。正如毛主席他老人家说的那样,事物在一定的条件下会相互转化,破烂与贫穷有时也宠幸一个内心里挣扎的人。为了区别其他人的风采,我始终按照鲁迅画像的样子把自己围成一个“五四”型。

光有样子是不行的,表面上的东西并不能让你的内心有底气。好在,在那个火红的年代,学问已不再是人们追求的梦想。学习的课程也主要都是一些农业知识或会计,先是龙江教程,后来又改成天津教材了。知识就像一双红舞鞋,总是在人生的舞台上跳来跳去,最后落在“两报一刊”的节奏上。

农业知识不用上课,只要到地里干活就可以。毛主席的八字宪法:“土、肥、水、种、密、保、管、耕”,我已烂熟于心,重在实际操作。从小在农村长大,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农村人都懂得这个道理。只要不到学校上课,我们天天都在和庄稼打交道。种地、铲地、收割,一年四季农活儿不断,还需要学什么。

回到课堂就是“批邓反击右倾翻案风”,我开始怀疑这个运动是村里的一个诡计,总是让我们到田里劳动,又不给工分,完全是一种盘剥。当然,我们也在这种盘剥中渐渐地长大。

秋天,天还燥热着。村里的鹿跑丢了,大队核算员跑到地里来,找到我们的老师说,让我们班去团结公社找鹿,村里安排了一个拖拉机送我们去。

拖拉机要走东山脚下的电道。

电道向北通向县里,向南通向公社,过了公社再向南通向省里。电道是用一些泥土砂石铺就的,偶尔有电车在上面奔跑。在我们农村人的眼里,一直都管汽车叫电车。那时候的运输能力还不十分发达,电道上只是偶尔才会有电车通过的。

“大解放”是当时最常见的电车,绿色的棚靠绿色的车厢,颠簸着在路上扭来扭去的,画面很性感,样子很嚣张。“大解放”是专门用来拉物资的,只有村里的供销社才有可能有物资。货物从东西到物资是一种地位的升华,货物还是原来的货物,但档次却不一样了。老百姓只配有东西,因此不可能用“大解放”来拉。“大解放”跑起来总是风驰电掣的,每小时能跑五十多公里。一有“大解放”来,孩子们就会跟在后面追,喜欢“大解放”放出来的屁味儿。“大解放”的驾驶楼儿里坐着戴墨镜的司机,他们都穿着大皮鞋,戴着白手套,就像《侦察兵》里的郭参谋,精神得很呐,听说都是公家人。

电道上跑的另一种电车是“票车”,它是从县城开来的,经过大队,再到公社,最后回到县里去。“票车”上坐着的人,有的要去公社,有的要去县里,有的要去省里,他们都是一些有头有脸儿的人。买票是要花现钞,村里的老百姓是不会坐“票车”的,一天的工分还买不来一张车票,谁会那样败家呢。

跑得最少的是“蛤蟆车”,现在叫吉普,草绿色的,像一个小青蛙。跑得少也就说明坐车的人少,那里头坐着的都是一些高级人物,至少都是县上的大官。那个时候的高级人物都是经受过许多磨难的,不是被别人打倒就是要打倒别人。前不久,就有一大批高级人物来到我们村,是来拉练的,到东山边子上去打靶,男男女女都穿得像敌后武工队的样子。头头脑脑儿的都挎着匣子枪,这是我第一次见到挎真枪的。尽管不久就传出一些故事,说一些大干部借这次拉练之机把女人拉到了自己的屋里,但他们的英姿飒爽仍然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后来,这些高级人物就经常来村里指导农业生产,许多人还跟村里的干部铁的很,听说村里的鹿场就经常接待他们的指导。鹿胎膏、鹿心血都是好东西,县革委渣主任的阳痿就是在鹿场治好的,他们和村里的领导关系好着呢。也有不是县领导坐小“蛤蟆车”的,那只能是在朝鲜电影里见过,就是那个《看不见的战线》里的马国哲少校,据说是一个科级干部。当一台小“蛤蟆车”在路上抛锚时,我曾特意走上前去看过,里边的椅子上都包裹着毛线椅套儿,宽大舒适。

电道上,拖拉机慢条斯理的踱着步子。

不远处,公社的轮廓就颠簸着出现在我们的视野中了。深秋的地里,庄稼都已收获干净,昏黄的田野已经没有了往日的繁荣。

拖拉机,前面两个小轮子,后面两个大轮子,走起路来就像T台上的模特,挺着个大屁股很风骚。对于今天的人们来说,拖拉机不足挂齿,但在那个年代,宣传画上现代化乡村的特征就是拖拉机。

老师领着我们,坐在拖拉机上直奔公社。村领导也跟我们在一起。路上,村领导还把同学们请到他的老家,看望了他的父母。其实,我们只是白跑一趟,什么也没有找到。后来村领导的孩子说,鹿并没有丢,而是被小“蛤蟆车”拉走了。让大家一起去找一下是大队领导的一种文韬武略,是为了让大队会计“下账”。但是不管怎么说,这让我知道了外面的世界很精彩。

同一条电道,电车能走,拖拉机能走,我也能走。同一只鹿,村里养着来增加收入,也为我提供了一次旅行的机会。因为鹿,一些县上的大人物经常来村里检查工作,大队干部到县里办事也顺利了许多,我们村的一些人还和县上的大人物攀上了亲。毛主席说:“学生也是这样,以学为主,兼学别样,即不但学文,也要学工、学农、学军,也要批判资产阶级”。田间课堂属于学农,攀龙附凤属于兼学别样,知识的一半是见识。

第一次坐拖拉机走上电道,仿佛有了一种象征性的意味。对于那次找鹿的事情一直耿耿于怀,总是在找没找到的问题上恍惚着、纠结着。

路,找到了吗。

文中插图来自网络

作者简介

王德明,哈尔滨市人。喜欢阅读,热爱文学,偶有诗歌、散文、小说等作品在报刊杂志上发表。

本期编辑:方  天三秦文学团队

(0)

相关推荐

  • 护秋抓盗贼

    想想护秋挺有意思,出了不少故事. 大约是1973年秋天的丰收季节,我担任一排长,带领几个战士执行护秋任务,看守着1000多亩良田,自春天起住在布拉滩四号地里,离连队有十里地,在草滩上挖草坯盖上几间小屋 ...

  • 坡刘村的小微企业

    坡刘村的小微企业 一.第二产业 1.运输专业 提起坡刘村的运输专业户,必须上溯到清末到民国初年,村上有一位叫刘璇的人,他带领着四个儿子,使用硬轮大车给人家运送货物.当年他们西走兰州.北到铜川,还曾为陕 ...

  • 【三秦文学】潘雪松:【敬礼!老兵】(散文)

    敬礼!老兵 作者:潘雪松 1963年12月,时年19岁的父亲应征入伍,胸前没有鲜艳的大红花,也没有什么欢送仪式,只是由爷爷把父亲送到村口,一辆部队牌照的解放汽车载着父亲瞬间远去,只留下爷爷一个人孤独地 ...

  • 刘玉明:我在西海固的打狼棍

    1968年底,六十多名大学生分配到宁夏回族自治区的固原县.当时,适值毛主席发出了知识青年到农村去,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的指示,我和北大国际政治系的施裕壬.复旦大学新闻系的李安达被分配到古城公社任河大队北 ...

  • 刘玉广:老家的门 沧桑的门(【家门】征文)

    母亲一言不发地坐在门口 而我出门又必须经过大门口 母子第一次这么长时间的再见 不流眼泪 我真的是控制不住  老家的门 沧桑的门 文/刘玉广 当兵出发的那天早晨,村里的小拖拉机开始"突.突&q ...

  • 被黑,被黑,被黑——很多遇见,遇见很多(63)

    编者按: 滴滴大世界,生活小百科.如果有空,不妨好好看看这些"遇见",有的你也可能遇见过,有的你将来可能遇见,如果有的你从来也没有遇见过以后也不会遇见,你不想了解一下吗? 被黑,被 ...

  • 一个老猎人的诡异经历(七六):午夜兽狂

    原创叶木喊山 叶木喊山 昨天 叶骅摄影 文〡叶木喊山 咱们前文有述,老猎人黑爷进小陇山打猎的时候,无意中救出了一个失踪已久的女人. 这女人被一只猪鼻环眼,阔嘴大耳的怪物囚禁在山洞中,黑爷仓促救人的时候 ...

  • 雪绒花文学||王德明散文:【火车,哪一列通往老家】

    一个人独自坐在窗前,一杯咖啡陪伴着悠远.偶尔的一列火车经过,深情的灯光弹奏出莱温斯基的催眠曲,并不能把我带入梦乡. 中海的视线不错,能望见铁西的繁华. 春节过后已有许久了,晚上不眠.这次澳洲之行后,总 ...

  • 雪绒花文学||王德明散文:【一块面包酸酸的】

    一块面包酸酸的 文/王德明 前几天,乘绿皮车去牡丹江.在车上买了一块面包,那种酸酸的味道,让我想起了童年. 那时,我的家在农村,生活相当清苦,基本上是自给自足,甚至是自给但并不自足.村子里有一家供销社 ...

  • 雪绒花文学||王德明散文:【咖啡,让我想起旧事】

    咖啡,让我想起旧事 文/王德明 找一个僻静的座位坐下来,要一杯咖啡,找一本书假装看一看,好像很有文化的样子.我历来喜欢装,外国人说打扮生活. 许多事,在于你怎样对待.不习惯吃苦的人,就无法体会最后的甘 ...

  • 王德明,散文【口罩的记忆】《人民作家》

    口罩的记忆 黑龙江|王德明 那几天,墨尔本的防疫形势十分严峻,市长丹尼尔·安德鲁要求居民出门戴口罩. 似乎澳洲人是没有戴口罩习惯的.一开始,不管怎么号召也没有人听,连医院的医生护士也都不戴口罩.随着疫 ...

  • 王德明优美散文:【蝈蝈】

    文/王德明 故乡的蝈蝈,见过的大约有四种. 一种叫做火蝈蝈.个头儿长约三公分左右,躯体紫红色夹杂着墨绿,翅膀长于躯体,体型有点儿像躺在地上的绿皮车.长着一双复眼和一双细长触角,前中足为步行足,后足为一 ...

  • 王德明,散文【风驰楼儿】

    风驰楼儿 作者:王德明 风驰楼儿,大名风车. 许昌的南大街是一条曹魏古巷,打造者的落款是2011年深秋,意在通往两千年前的文明.街两旁,商铺云集,货摊儿密布.一个风驰楼儿的摊位,吸引了大家的眼球. 一 ...

  • 王德明,散文:【豆腐坊】

    豆腐坊(散文) 小时候,村里有一个豆腐坊.在豆腐坊里,村民们是可以直接用豆子换豆腐的,特别是在青黄不接的春天.那时候,我还在上小学.常到豆腐坊去玩儿,为的是能够时而混口刚出锅的热乎豆腐吃. 豆腐倌儿姓 ...

  • 王德明,散文【风驰楼儿】腾讯内容开放平台

    风驰楼儿 作者:王德明 风驰楼儿,大名风车. 许昌的南大街是一条曹魏古巷,打造者的落款是2011年深秋,意在通往两千年前的文明.街两旁,商铺云集,货摊儿密布.一个风驰楼儿的摊位,吸引了大家的眼球. 一 ...

  • 王德明优美散文【蝈蝈】,王德明简短散文

    蝈蝈 文/王德明 故乡的蝈蝈,见过的大约有四种. 一种叫做火蝈蝈.个头儿长约三公分左右,躯体紫红色夹杂着墨绿,翅膀长于躯体,体型有点儿像躺在地上的绿皮车.长着一双复眼和一双细长触角,前中足为步行足,后 ...

  • 王德明乡土散文:【豆腐坊】转自《中国乡村》

    豆腐坊(散文) 小时候,村里有一个豆腐坊.在豆腐坊里,村民们是可以直接用豆子换豆腐的,特别是在青黄不接的春天.那时候,我还在上小学.常到豆腐坊去玩儿,为的是能够时而混口刚出锅的热乎豆腐吃. 豆腐倌儿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