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四孝中亲尝汤药的主角汉文帝,为何诛杀薄太后唯一的亲弟弟?

汉文帝刘恒不仅仅是开创了文景之治的一代明主,还是民间“二十四孝”中亲尝汤药的主角。刘恒还在代国的时候,曾衣不解带地侍奉在薄太后的病榻前,亲自为母亲尝药,长达三年之久。后来,平定诸吕之乱,朝中大臣商议新帝人选时,刘恒的这一举动也是为其加了不少分。然而以孝迹而闻名的汉文帝最后却做出了大义灭亲之事,诛杀了薄太后唯一的亲弟弟,也就是自己的舅舅薄昭。
薄昭原本是汉文帝非常倚重的大臣,我们可以举几个事例来证明。当初代王刘恒接到朝中大臣请他入京继承大统的消息后,非常犹豫,又是召集大臣商议,又是占卜,始终拿不定主意,最后是薄昭前往长安打探消息,会见了陈平、周勃等,知道诸位大臣是真心拥立;回到代国后,向刘恒禀报道:长安之行,没发现可疑之处,朝中大臣都是真心拥立您继承皇位。听到薄昭如此说,刘恒才真正相信,下定主意前往长安。可见,最终让刘恒排除所有疑虑,起身前往长安的最大因素就是薄昭。
刘恒进京继承皇位之后的第二天,便派遣薄昭前往代国迎接薄太后到京城。三个月后,汉文帝下诏立长子刘启为太子,授封薄昭为轵侯。
淮南王刘长自恃与汉文帝关系亲近,骄纵跋扈,一再触犯法律法规,汉文帝念及手足之情,也就宽赦了他的过失。汉文帝三年,淮南王刘长自封国入朝,锤杀了辟阳侯审食其,一时间轰动朝野。
汉文帝将刘长教育了一番,但并未惩罚他,而是再次赦免了他。经过此事,薄太后、太子以及众大臣都惧怕刘长,于是汉文帝让薄昭给刘长写了一封信,信件的主要内容是批评刘长,辜负皇帝的厚爱,改过自新、上书谢罪是唯一的出路。
从探虚实、迎太后、封轵侯以及劝刘长这四件事情上,我们可以看出,薄昭在汉文帝心目中的地位非常重要。但是被汉文帝如此倚重的薄昭,最终却落了一个被逼自杀的下场。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
汉文帝十年,薄昭在外领兵,竟然杀死了朝廷派来的使者,这在当时可是死罪,汉文帝会怎么处置薄昭呢?汉文帝首先是派遣一批大臣跟薄昭喝酒,在酒宴之上,劝谏薄昭自杀;可见文帝此时已经动了杀心,但是薄昭坚决不自杀,他觉得自己还可以再抢救一下,毕竟皇帝十分倚重自己,而且还是太后的亲弟弟,搏一搏还是能有活命的机会。
见此方法无效,汉文帝又想出了第二招,吩咐朝中大臣们身穿丧服,前往薄府拜谒薄昭,到了薄府就开始嚎啕大哭,一副来给薄昭吊丧的排场。看到此情此景,薄昭心中绝望,知道文帝已经下了决心要杀自己,于是自刎而死。
薄昭作为皇亲国戚,又是轵侯,并且掌握兵权,为什么会走到这一步呢?其实薄昭的结局即有偶然也是必然,必然的原因是汉文帝对薄昭过度的倚重,导致薄昭有恃无恐;偶然的是我们不清楚薄昭和汉使中间到底发生了什么冲突,导致薄昭斩杀汉使,犯下重罪,授人以柄,最终这一意外事件也成了自己的催命符。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