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太后”的金字招牌:萧燕燕只是其中的佼佼者
萧燕燕堪称辽国历史上
最出类拔萃的政治女强人
萧燕燕作为萧太后的代言人,应该无人反对,在她的身上,可以说将历代萧太后的优点展现得淋漓尽致,而她所引领的那个风华正茂的大辽帝国,也正是历史上令人垂涎不已的盛世辽国。
1、以皇后身份摄政,推动辽国繁荣发展
辽景宗即位后,病情渐重,后无法处理国事,只好由皇后萧燕燕主持朝政。史书说,“刑赏政事,用兵追讨,皆萧皇后决之,辽景宗拱手于床榻而已”(《契丹国志》)。萧燕燕掌权后,推行一系列改革,“任人不疑,信用必赏”,契丹社会经济、文化不断发展,“年谷屡丰”。
现存于世的萧太后河即是明证,这是北京最早的人工运河,位于京城的东南部,因辽萧太后主持开挖而得名,始于统和六年(988年),是北京成为国都以来最早的漕运河,最初是为运送军粮所用,后成为皇家漕运的重要航道。它比元代漕运的坝河早280多年,比元明清漕运的通惠河早300多年,而今依然是北京东部的主要河流之一。明清笔记记载,“河面船只穿行,河岸行人如织,如同江南水乡”。
2、萧太后闪亮登场,辽国进入空前繁盛
982年,辽景宗劳累过度,病死在出猎途中,年仅35岁。萧燕燕在悲痛之中将11岁的长子耶律隆绪(即辽圣宗)扶上了皇位,由此开始了长达27年临朝听政的生涯。
这个不到30岁的女人,她重用耶律斜轸、韩德让掌管军政大权,联手打击意图作乱的宗室,保护了太后母子的安全,并营造了军事强盛、政治清明的辽朝气象。
萧太后和韩德让有段圆满的恋情,有史记载“同卧如夫妻,同案而食”;更有考古证据,在出土的辽代文物上,铭文写有“供养文忠王府太后殿前”。“文忠”是韩德让死后的谥号,在文忠王府中设置萧太后神主的“太后殿”,几乎是毫不避讳地表明了二人的亲密关系。
影视剧照
萧太后有多爱韩德让呢?据史书记载,有人在打马球时误伤了韩德让,恋爱脑的萧太后立马将那个无辜的马球手当场处死,她还曾在韩德让帐中大宴群臣,表明他们为宴会的男女主人,俨然是一场迟来的婚礼。
更为世人所惊讶的是,韩德让竟然得到辽圣宗允许,赐名耶律隆运,死后陪葬在萧太后陵墓之侧,真不知道辽景宗地下有知,作何感想?
耶律斜轸是辽朝开国功臣后代,萧太后对他委以重任,她有两只琥珀杯,每只可盛酒半升,每次赏赐有功大臣,别人只喝一杯,而斜轸想喝几杯就喝几杯,“国人荣之”。
还有一个名将耶律休哥也得到重用。他负责镇守辽南京(今北京),防备宋军,素有威名。当时宋辽边境的百姓要哄小孩,不让他们哭,就会说“别哭了,耶律休哥来了。”足见其打仗之勇猛。
他这人还出了名的人品好,能打仗,却不争功,“每战胜,让功诸将,故士卒乐为之用”,这些人,共同组成萧太后的政治班底,辅佐萧太后母子共创辉煌。
3、治国治军有方,汉辽百姓归心
萧太后虽然攻打宋军够狠辣,但从她改变辽初的民族政策与剥削暴政,亦可见其仁慈的一面。
一是废除汉俘奴隶制。辽初,契丹贵族将所掠的州县、人口编为“头下军州”,这些地盘归王公贵戚所有,可建堡寨、安置奴隶,拥有一定独立性,赋税一部分交国家,一部分交头下领主。
萧太后为加强中央集权,不断削弱这些贵族大臣的权力,下令州县官吏必须听令朝廷。同时,她摄政时规定,在战争中俘获的汉人,不得再编为奴隶,而是成为辽国平民,并保持原来的生活。
二是促进辽汉民平等。即便是对原有的奴隶,萧太后同样也是仁慈有加。她曾下诏,奴隶犯法,主人不得擅杀,全部交由政府处理;她对法律不平等的现象也进行了改革,辽初契丹人殴打汉人致死,只需赔偿牛马,萧太后却规定,以后无论契丹、汉人,“一以汉法论”。
有一次,一个叫耶律勃古哲的契丹贵族知法犯法,残害百姓,萧太后得知后严格执法,命人调查。耶律勃古哲曾参与对抗宋将曹彬的战役,也算是一个功臣,但萧太后还是依法以“大杖决之”,把这个契丹贵族打得皮开肉绽。
三是完善法律促进公正。萧太后在司法制度方面也进行了一些创造性改革,针对性制定完善了相关法律法规,并率先垂范不遗余力地执行。如果有罪犯觉得自己是冤枉的,可以实行“上诉”制度,减少了许多冤假错案。
萧太后宽严并济,对罪大恶极之人毫不手软,对有情可原之人宽大处理。她还亲自处理了一些疑难和重大案件,缓和了民族对立和阶级对立,更加稳定了百姓的生活。
四是重视农业恢复生产。萧太后在执政期间,曾经下过二十三道减免赋税的诏令,可见她对农业的重视。她为农民提供各类农业器械,并且不允许官僚因为打猎而毁坏农业,更不能以各种理由岁还庄家。农业的发展在萧太后的治理下不断进步,这也为辽国的强盛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其实萧太后治下的辽国,已经渐趋成为儒家文化理念下的泱泱大国,并不像有些极端民族主义者所想象的那样野蛮、落后。相反,她的宽松政策在当时甚至吸引了北宋边境的百姓,还有不少贫民前来归附。如统和元年(983 年)二月,北宋与辽朝沿边七十余村的百姓越过边境,投奔辽朝;同年五月,又有千余户百姓来投。
4、政策灵活多变,改善宋辽关系
许多人觉得无论萧太后取得了多大的功绩,那都只是对契丹而言,对于中原汉族来说,她无疑就是一个刽子手、老妖婆!但理性地来看,萧太后对于宋辽关系的改善,也是有着非常积极意义的!
历史上的“澶渊之盟”,有人说这是中原王朝的耻辱,是近代那些不平等条约的始作俑者,实事求是地讲,这是一个相对于宋朝来说,比较被动的一个条约。
但从当时的宋辽关系来说,“澶渊之盟”在事实上却是维持了宋辽近百年的和平,这不仅使双方军民少流了很多血,而且也节约了大量社会财富。在对于当时宋朝实力不济的情况下,能够保障和强势辽朝的长期和平,这是极为不易的!虽然宋朝要向辽国纳岁币,但数额并不多。通过两国的互市贸易,宋朝甚至还可以多赚一点。从这个方面来说,其实这是一个双赢的盟约。
在辽国灭亡之前,宋辽虽偶有摩擦,一度辽对宋也有军事压迫,但从未发生过前三次那么大的武装冲突,这对于两国老百姓来讲无疑是一段幸福而和平的时光,不得不说,萧太后在这一点上是善莫大焉的。
至于该事件带来的汉民族耻辱感,我想这是人类的一种心理反应,理解起来也是因人而异的,不能简单地从“澶渊之盟”的得失来判断。
“萧太后”是辽国历史上一个奇特的群体,她并不特指哪一个人,但它有一个强有力的代言人萧燕燕,随着《燕云台》的戏剧化渲染,这群萧太后的才华、爱情、权势样样俱全,让人不得不发自心底赞叹:要说真正的人生赢家,舍萧燕燕其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