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草与经济
经原
ECONOMICS
PRINCIPLES
小文
圣诞快乐
正文约4000字,阅读大概需要......很长时间
2020.12.25
小孩胡诌,供君一乐
烟草与经济
吸烟成为每个烟民的生活习惯,与之相伴而生的现象是,烟草不可避免地成为一个产业,与经济学开始拥有紧密的联系。接下来,我们将从几个剖面具体解释烟草中的经济学现象。
一、吸烟的动机。
经济学十大原理之一是人们面临权衡取舍。在研究经济学的现象时,一种经典的假设是将消费者当作理性人,通过衡量成本与收益来为个人和家庭做出决策。这种方法在烟草的购买中体现得尤为明显。
虽然烟民购买烟卷会产生负外部性(在我们的看法中远超烟草带来的收益),但并不妨碍烟民做出所谓“理性”(即收益大于成本)的选择。烟民在购买时会对收益进行类似于的加权比较,也就是说,吸烟带来的暂时愉悦和不吸烟带来的精神压抑影响了烟民购烟时对收益的判断和估计,导致烟民做出了在短期内看合乎“理性”的选择。这也是后来我们减少烟民对烟卷需求的思路之一。
二、烟卷的需求。
经济学十大原理之四是人们会对激励做出反应。这一原理也使得我们改变烟民的行为、影响烟草需求成为可能。
对影响烟卷需求的因素,作者分为三类——促销因素、滞销因素和中性因素。
1.滞销因素:税收,全面禁止烟草广告,禁烟教育宣传,文化水平的提高。
1)税收。
国家通过税收来提高价格从而达到降低烟民对烟卷的需求。我国对烟草的税收包括对烟草公司收购烟叶行为的烟叶税,对生产和批发环节征收的从价和从量消费税,对烟草行业的增值税、城市维护建设税、教育费附加、进口关税、企业所得税等。截至2019年,我国烟草综合税负目前已高达66.8%。这样征税使得卷烟的价格水平得到提高,对于减少卷烟需求起到了直接的、可观的作用。但这种需求量的变化要从不同的角度分析:
第一点,消费群体。对于拥有较高且稳定的收入的成年烟民群体,升高买者实际上得到的烟草价格对于需求量减小的作用较小,因为他们的需求弹性较小;而对于收入不稳定或者依靠父母供给零花钱的青少年来说,升高买者得到的价格的确能够很大程度上减小青少年对烟的需求,因为他们的需求弹性较大。但是不能排除这种可能——收入较低或者不稳定的群体可能会通过偷盗等手段获得支付烟卷的金钱,来保证烟卷的消费,但是也增加了维护治安的成本。
第二点,时间长短。短期而言,人们对于烟的需求弹性较小,较短时间之内退出市场的意愿小,对烟的需求量的减少程度较小,可以推断征税的效果差。长期以后,人们可以通过抽电子烟、改变抽烟习惯等方式来增大对烟的需求弹性,从而使得对烟卷的需求量更大幅度地减少,此时征税的效果变好。但是对烟的依赖是否会转移到毒品上,从而产生更加恶劣的结果呢?幸运的是,研究发现,烟和毒品似乎更像互补品,也即是吸烟推动了吸毒,而并非不吸烟推动吸毒。
2)禁止烟草广告传播。
全面禁止烟草广告,减少了对青少年等群体的误导,使得青少年发展成为烟民的可能性得到降低,也间接降低了消费者的烟卷需求量。
3)禁烟教育宣传。
这样做能够提高公民健康意识,自觉远离吸烟行为,缩小了烟草行业潜在的市场,实际上对减少烟卷需求量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而且这种禁烟意识能够通过家庭教育代代相传形成良性循环,对于烟草销售的控制作用具有持久性。
4)文化水平的提高。(可能)
美国一项研究显示,一些州的吸烟人群比例(15%左右)明显低于另一些州的比例(30%左右),除去禁烟条例和烟草税率的因素,最明显的便是教育水平和文化程度的不同。低比例的州的群体文化程度总体更高。这说明文化水平与吸烟人口比例存在联系,尽管没有将这种相关性确定为因果性,我们还是有较大的希望将文化水平当成降低烟草需求的重要出发点。
2.促销因素:影视作品中的吸烟情节,特定地区的烟文化,不好的家庭影响。
1)影视作品中的吸烟情节。
我们经常在电影中观察到吸烟的景象,并不能排除背后有资本支持的可能。然而即使抛却这种可能,客观说来,这些影像也会对观众产生诱导的作用,比如:当电影气氛压抑并伴随吸烟情节,很有可能会让观众在潜意识里认同吸烟能够缓解痛苦的观念;当电影中主角潇洒地吸着烟,很可能会使得观众将羡慕个性、魅力的非条件刺激与渴望吸烟这种条件刺激建立联系。这些情况都在无形中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从长远角度分析,使得对烟卷的需求上升。而在《好莱坞电影中的烟草镜头和青少年吸烟行为的关系》中,研究者得出结论——电影中美化吸烟行为的描写使青少年在开始尝试吸烟之前先对吸烟行为形成了认可和支持的态度,从而增加了
青少年尝试吸烟的可能性。
2)特定地区的烟文化。
如同一些地区出现的酒文化一样,烟文化也成为助推烟草产业壮大发展的因素。将烟草作为礼品相互馈赠,将对烟草品牌的追逐当作对品质品味的追求,甚至是对身份地位的彰显,这些“潜规则“,很大程度上刺激了烟卷的消费。企业所形成的品牌效应,培养了顾客的品牌忠诚度,增加了烟文化的顽固性,决定了烟文化对烟草销售稳定的贡献。
3)不好的家庭教育。
就像刚才的禁烟宣传一样,家庭的教育对孩子的选择也会有潜移默化的影响。孩子在幼年阶段的学习行为很多都来自对父母行为的模仿,而父母在孩子面前吸烟助长孩子的好奇心,容易将孩子带上吸烟的道路。
3.中性因素:烟卷外包装上的提示。
作者将烟卷外包装上“吸烟有害健康”的提示归在中性因素一类有以下考虑——
首先,“吸烟有害健康”的确对吸烟者起到了警示作用,理论上能够减少对烟的需求量。
然而,据研究,当烟民看到“吸烟有害健康”前,可能已经接受了自己已经吸烟并且对身体造成了损伤的事实,而当看到这个标识时,会产生一种危机感,这种危机感会让他们中的一些人产生“及时行乐”的冲动想法,反而刺激了对烟草的消费。
综上,“吸烟有害健康”标识对烟卷消费的作用并没有定论,因此作者在这里将其视为中性因素。
三、烟草的危害。
吸烟存在负外部性,这种危害包括以下两点。
1)对健康的危害。
吸烟降低了人们的生活质量,减少了人们的福利。
2)对社会生产效率的危害。
1)劳动力成本的提高、劳动力质量的下降——从总体来看,吸烟缩短了人们的寿命(大约平均5-8年),使得劳动力的生产时长得以下降。而吸烟对健康造成的影响投射到生产过程中最直观的现象就是劳动力的生产效率的降低。
2)对周围成员的影响。吸烟所带来的环境恶化直接影响到周围成员,如家人、同事的健康,产生二手烟的辐射性损害。
3)环境资源的消耗——
烟草的种植周期长占用了耕地的空间,烟草对土地和肥料的要求造成耕地板结、质量下降;烟卷纸增大了对木材的需求,过度采伐造成土壤流失、沙化;不在合适场合吸烟可能会引发山林火灾;吸烟过程中释放的有毒物质对空气造成污染。
4)政府管理的投入——政府需要投入更多资金进入医疗服务领域;禁烟行动要求禁烟执法,执法过程本身需要政府财政支持。
这些原本不必的投入和消耗提高了吸烟的机会成本,使得从长期的、整体的角度考虑,烟民一时的“理性”消费并不真正理性。
四、烟草的贡献。
1)国家税收——2019年纳税超过1万亿,约占国家收入的5%,烟草成为国家和地方的重要经济来源。
2)解决就业——提高了农民的收入水平。
根据经济学十大原理之二——某种东西的成本是为了得到它所放弃的东西,虽然烟草做出了这样大的贡献,但并不能说明应该支持人们吸烟。因为用于烟草行业的钱原本还可以投入到其他产业中去,也能够产生可观的利润和税收,也能够解决就业问题,也能够帮扶公益事业、精准扶贫,而造成的危害很可能小于烟草行业。综合考虑,投资烟草的环境成本和健康成本依然很高。
五、中国烟草行业现状分析。
1)规模展示。
吸烟人数:截至2019年,全球烟民约11亿,其中中国烟民约3.2亿。
烟草产量:从2012年至2019年持续下降。
烟草表观需求量:从2014年至2019年持续下降。但国内烟草行业市场容量仍可以继续扩大,主要体现在农村烟草市场蕴藏着的巨大潜力。
行业规模:2019年中国烟草行业工业总产值为10061.94亿元。行业规模仍在扩大,工业总产值增长率超过6%。
2)规模解释。
刚刚已经在第二部分提到了这种现象——价格上涨而需求减少,但最终产业收入增加。
因为作者能力有限,所以只能在此定性分析原因。
在考虑价格升高导致需求减少时通常会出现两种情况,收入升高或降低。而作者认为烟草的受众有两种——青少年和成年人。青少年消费烟草的需求富有弹性;而很多成年人的烟草需求价格弹性缺乏弹性。而分析中国烟民的情况,可以看到青少年4000万左右,而成年烟民数有2.8亿左右,这就意味着,成年烟民对烟草需求弹性的影响更加显著,从而导致烟草更像必需品。
因而价格上涨带来的需求减少相对较少,从而导致收入(价格×销售量)更高。
3)市场类型分析。
烟草更加类似一个寡头市场,有少数几家企业生产相似的产品。
在寡头市场中,一个生产者的生产决策会对其他生产者的收益造成影响,市场容易达到纳什均衡,也即寡头提供的产品数量总和要大于垄断企业的供给量。
六、烟草行业的治理。
根据经济学原理之七——政府有时可以改善市场结果,面对吸烟带来的市场失灵,政府这双有形的手理应伸出并且加以管控。
1)对烟草征税。这种税收并没有降低市场的效率,考虑市场以外的人的福利,征税——将负外部性计算进入市场——是矫正外部性的好方法。但是需要注意的是,烟草对于社会的外部性难以衡量,也就是说,合适的税收大小很难科学界定,使得政府政策制定者很难确定税收究竟是提高了社会的效率还是降低了效率。
2)但是类比于污染的治理,我们可以采取类似污染许可证的措施,比如烟票,直接限制制烟和购烟的数量,使得政府更加容易控制烟草行业的规模。
3)价格管控。
政府可以通过设置高于均衡价格的价格下限来影响市场的供给。当价格升高时,同时出现两种效应——收入效应和替代效应。作为正常物品,烟草的需求会降低。首先,价格升高,消费者收入相对就降低,消费者由于收入效应会同时减少对烟草和其替代品如含尼古丁的口香糖的消费。第二,带来替代效应,减少对烟草的消费,转向对替代品的消费。但是这样两种效应无论哪一种占据优势都会对市场结果有所改善。因为即使替代品的消费增多,也可以减少烟草带来的负外部性——比如,含尼古丁的口香糖等替代品不会带来诸如室内环境污染、二手烟等外部性。同时,根据供需定理,对替代品需求量的增多将会刺激厂商转向替代品的生产,减少烟草生产,也会刺激厂商提高替代品生产技术,减少替代品对人体的伤害。
总结:
吸烟这一行为仍然将伴随人类文明的发展进步与人类社会共生共存,吸烟所带来的经济学现象也的确值得我们进一步探索和思考。
参考文献:
1.赵凤敏,姜垣 著《好莱坞电影中的烟草镜头和青少年吸烟行为的关系》。
2020/12/25
MERRY
CHRISTMAS
微信号|照夜清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