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周分封制下的采邑与封国有何区别?

西周时期的分封制基本情况是这样的——

知乎用户

1、天子拥有天命,君临天下。也就是大家熟悉的“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天子世袭,而且实行嫡长子继承制。

2、天子将天下分成若干部分,分别分封给除嫡长子以外的儿子,以及有功的大臣。这个封地就叫封国。被分封的人被称为国君,或者诸侯。国君同样世袭,实行嫡长子继承制。

3、封国根据礼制规定,向天子进贡,相当于负责全天下的财政收入。同时有权力组建军队,在天子需要的时候,还需要派遣军队听候天子调遣。

4、国君将封国再分成若干部分,分别分封给除嫡长子以外的儿子,以及有功的大臣。这个封地就叫采邑。被分封的人被称为大夫。大夫同样世袭,实行嫡长子继承制。

5、大夫根据礼制规定,向国君进贡,相当于负责封国之内的财政收入。但是大夫无权组建军队,除嫡长子有继承权以外,其他的儿子和大臣,只是大夫的家臣,也不需要承担封国的兵役义务。

6、大夫、国君、天子是高等贵族,都拥有土地和人民。没有被分封到土地和人民的贵族,就是士。士因为没有土地和人民,只能成为大夫、国君、天子的附庸,这就是所谓的齐家、治国、平天下。

采邑和封国是一体两面的,一般一个封国本身相对于周天子有若干的采邑,其中部分再分封给卿,卿再封给大夫等等,所以众多采邑构成封国,但这些采邑本身有的直接隶属于周天子或者诸侯国君,有的实际上是独立的,是松散的隶属效忠关系,仅仅承担一些贡赋、征伐的义务而已。

中国先秦时代尤其是西周时代的分封往往是先有爵后有地,而欧洲封建制往往是先有地后有爵。即是说,先秦的分封制大多有两个基础,一是与王室有较近的渊源,二是有较大的功绩。这些具备了,就封给一个适当的爵位,然后指给一块地建国,有爵(指公侯伯子男五等,各国内部的等级爵位不算)者互不从属(当然战国的几个新兴诸侯是用政治军事的方法取得的实权)。而欧洲的封建领主,往往是通过武力、联姻、继承等手段取得土地,然后再宣誓效忠某位更高级领主,获得爵位。

用《左传》里的记载举一个例子,有时采邑的大夫封君会叛逃投奔他国,有时甚至威胁到本国公室贵族,这样的事情在春秋时代并不少见,可以为理解采邑与封国本体关系提供帮助。

《楚语》上记楚灵王城陈、蔡、不羹三城,使人问于范无宇,得到的回答是:“其在《志》也,国为大城未有利者。昔郑有京栎,卫有蒲戚,宋有萧蒙,鲁有弁费,齐有渠丘,晋有曲沃,秦有征衙。叔段以京患庄公,郑几不克;栎人实使郑子不得其位。卫蒲戚实出献公。宋萧蒙实弑昭公。鲁弁费实弱襄公。齐渠丘实杀无知。晋曲沃实纳齐师。秦征衙实难桓景。皆志于诸侯,此其不利者也。”

这里的 采邑城池都是威胁各国公室的著名的例子,为春秋时代的外交家所熟知的历史典故,比如郑国著名的郑伯克段于鄢的京城太叔段,卫国的蒲地戚地曾经的孙林父权势熏天,宋国也有。最著名的还是晋国的曲沃凭借一个采邑和周边地区的强大实力以小宗吞并了大宗,创造了曲沃代晋的历史。具体说来采邑是一个诸侯国重要组成部分,是其奉土疆域的具体体现,重要采邑的失陷会导致该国的重大危机,比如宋国鱼石等五大夫割据彭城、比如齐国的乌馀割据多国土地城邑。

正如《史记·外戚世家》所说的“家化为国,不变其姓”,这也是我们的文化传统中将国称为“国家”的历史根源。但在西周却没有称其为国的证据,只有赐某人以“某田”或“采”,邑名后缀以国是晚出的说法。所以,周代封国实始于周天子分赐的采邑,因采邑及封国曾受过周王的册命,从礼制讲还是周天子统属,故其封国之君主,仍是王臣。 在封国之内,国君同样也可以把土地分赐给自己的子弟、属臣,作为采邑。《史记·郑世家》载郑桓公“东徙其民雒东,而虢、郐果献十邑,竟国之”。时在西周灭亡前两年,虢、郐有邑献郑,可以说明之。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