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 致敬胶东人民!抗战和解放战争向中央输送黄金43万两!

(徽章与荣誉公号   原创文章)

按:当年协助学院老院长曹漫之整理回忆录时,曹院长提到抗战时在胶东曾想方设法为中央搞黄金。这个听起来象传奇神话似的故事,由于当时信息不畅,资料缺乏,是过了许久才在其他史料上看到的。

胶东人民冒着生命危险,在枪林弹雨中“虎口夺金”,抗战和解放战争时期竟向中央输送黄金43万两,这个天文数字,令人震惊,更让人敬仰!今天我们来简述这段历史。

山东玲珑矿工会证章。玲珑金矿工会前身是1940年成立的中共招黄边区金矿工会,1942年合并于北海后成立北海金矿工会,1943年改称。

中共胶东特委成立的“招远采金委员会”住址

日本修建的选矿厂

日军在矿区修建的炮楼

玲珑金矿

“1940年9月,时任胶东区北海行政专员公署专员的曹漫之,利用去省里参加行政会议的机会,率领一个约800人的精干团,将6000两黄金和一宗北海币、法币,分别缝进战士们特制的衣服里,冒着极大的风险,安全送到山东分局驻地沂源县……”

十多年前,我把这则消息告诉人们的时候,许多人当作天方夜谭。如今,胶东军民向中共中央秘密运送黄金已成不争的事实。但提及输送的数字,43万两!仍让人们惊叹不已!

经费,是事业成功不可或缺的重要条件。抗战时期中共中央和军队的经费非常缺乏,成为制约发展的因素。

抗战初期边区的财政收入50%左右靠的是苏联、共产国际的援助和爱国人士捐赠。1937年11月,共产国际执委会书记处决定给中共150万美元,此后苏联一直坚持对中共的经济援助。如1937年苏联的资金援助是边区全部岁入(即全年收入)的5.2倍,到1940年虽有减少,仍是岁入的1.5倍。

红军改编为八路军后,国民政府核发的军饷按八路军三个师4.5万人计,每月发放法币63万元,其中生活费30万元、战务费20万元、补助5万元、医疗补助费1万元、米津贴补助及兵站补助费7万元,之后略有增加,但未超过75万元;新四军月应发18万元,实发仅8万元,后以叶挺等多次要求,增至13.5万元。抗战中后期,国民政府对军饷时有克扣、延误甚至停发。

1941年以后,国民政府完全停发了中共军队的军饷。加之国民党的经济封锁和阻断外援,要解决军民的经费乃至处理对外一切事务,完成肩负的使命,只能自己想办法。

为此,中共中央提出要重点解决“硬通货”——黄金和外汇。当时任八路军总供给部副部长的邱会作曾回忆:山东分局曾要求中央派财经干部到山东胶东工作,中央初拟李富春、邱会作和邓洁到山东筹款。毛泽东说:“把票子搞到延安什么东西也买不到,多搞些'通货’(即黄金)比较好。”

延安的指示,对山东分局而言,无疑出了一个大难题。因为当时东北、华北地区黄金矿区已被日军占领。山东的黄金产地主要在鲁中和胶东的招远。而招远县及境内的金矿,也于1939年2月为日军占领。

客观地说,比起国人,日本人的经济眼光和战略眼光要远得多。1897年招远的玲珑金矿年产黄金已达到7000两、白银1300两。金产量占到全国的65.4%。这成为日本觊觎的目标。辛亥革命前后,日本的三菱公司、南满铁道株式会社、鬼怒川水利电气株式会社、京都电铁株式会社等就先后涉足玲珑金矿。1917年,日本山铁管理部山根新次把对玲珑矿的调查记录整理成《招远金山调查资料》,被满铁产业部称为“贵重资料”。

因此,1939年日军一俟占领招远,立即提出“宁失招远城,勿失玲珑矿”,迅即组成隶属“日本华北矿业开发组合”的“山东矿业开发组合招远矿业所”,进驻招远最大的金矿玲珑金矿,对黄金疯狂开采。

1940年日伪出版的《烟台大观》中曾露骨地说:“关于招远金矿的重要性无庸赘言,固其为东洋第一之优良大金矿,早知有开发必要,……幸经于大正28年(1939年),日军进城着手复兴,始获鬼怒川株式会社与三菱矿业株式会社共同努力之下,投资500万,积极努力复兴……大正30年(1941年)六七月,正式开始采矿……俟本年六七月复兴扩大设施工程竣工后,其产额当亦一跃而增巨,产金报国之实效当可期待。”

据不完全统计,日本在占领招远的六年多时间内,共掠走黄金16.5吨,折合52.8万两、白银38.45吨、铜6226吨,还有大量的硫等矿产物资。

在这样严竣的形势下,完成中共中央交给的任务,无疑“虎口拔牙”。山东分局建立了采金领导机构,并将招远作为密筹黄金的重点地区。中共胶东特委(后胶东区委)成立了招远采金管理委员会,并成立各级工会组织,领导胶东地区人民开采金矿。在具体的措施上,采取了秘密创建小型金生产黄金、渗入敌人金矿控制黄金、发动矿工挟带黄金、设伏武装夺取黄金、地下设点收购黄金等各种办法,使大量黄金源源不断地流入中共手中。

在运输方面,胶东区开辟“渤海走廊”和“滨海通道”,将黄金输送到至鲁南山东分局转送或直送延安。据史料载,当时胶东活跃着一大批运金小分队,冒着枪林弹雨和流血牺牲,承担着秘密运金的任务。1939—1943年间,主要通过“渤海走廊”,即自平(度)、招(远)、莱(阳)、掖(县)边区根据地出发,经胶莱河、昌邑、潍县北部沿海地区、清河区寿光等县,南穿胶济铁路进入鲁中区、沂蒙山区、山东分局驻地。1944年秋后,则通过“滨海通道”,即从胶县、高密穿铁路,经滨海区诸城等县直达山东分局所在地。曹漫之率队的那6000两黄金,便是经“渤海走廊”送达的。

抗战胜利后,中共玲珑工委派人将朱德给侵华日军总司令冈村宁次的命令送给玲珑日伪军,并下达通牒令。迫使日军放弃了撤退前炸毁矿山的计划。胶东日本人反战同盟也积极配合中共工作,给玲珑日军和矿业所工作人员写信,指出:“1、你们是侵略者,要立即放下武器,不得抵抗;2、机器不得破坏;3、物资不得损坏。如能做到这些,我们可以:1、、保证你们的生命和个人财产的安全;2、你们提出要求回国的问题,我们可以在适当的时候帮助解决……”

至此,日方撤出矿区,玲珑金矿于1945年8月21日解放。之后,胶东行署成立“玲珑矿务局”,迅速恢复生产。1946年4月,中共中央派延安科学院副院长陈庚波到矿指导,南方局和山东省委也派员帮助工作,并留用了部分日本技术人员。金矿接管后,次月即组织生产,年产黄金达3万两。据《招远县工商银行志》记载,1946年至1949年,黄金生产达到22.8571万两,直接支援了解放战争。

胶东人民在抗战和解放战争时期到底向延安输送了多少黄金?

据山东省烟台市“胶东红色文化”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考证的数字,为43万两。该办公室撰写的报告中说,这个数字是通过对胶东的黄金资源情况、档案史料记载、有关人员回忆等互相佐证后得出的。其中比较明确的说法,如:

《昆嵛英雄于得水》载:“胶东抗日根据地从经济上和军工生产上也有力地支援了山东和全国解放区。在抗日战争的艰苦岁月里,招远生产的黄金对抗日战争做出较大的贡献。当时生产的43万两黄金送到胶东行署,送到鲁南党中央派出机关,送到革命圣地延安。”

1940年冬,时任抗大一分校胶东支校副校长兼八路军第一纵队教导团团长的贾若瑜曾率两个营的兵力,亲自护送近3万两黄金,前往山东分局。2011年他在接受采访时也曾说:“胶东藏黄金,在中国的战争年代是43万两,那一次我送的是3万多两,是两个营,一般是一个连送,这次实在是太多了,就两个营送,几十匹骡马……。路上遇到敌人大扫荡,我们躲下这一劫。又过了几个封锁线,把金子交给了山东分局。这次算是我们送金子最多的一次,最大兵力的一次,平时是一个连,这次是两个营。”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