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tel在最新一版白皮书中公布Comet Lake-S系列的PL1、PL2数据

TDP这个用来描述处理器功耗水平的参数在今天其实已经有点不准了,Intel和AMD两家都允许旗下部分处理器短时间内越过TDP限制进行自动超频,比如Intel从Sandy Bridge时代引入的Turbo Boost 2.0技术就是这样,在引入这项技术的同时,也引入了新的Power Level概念。

一般来说,PL1=TDP,PL2则是在睿频状态下处理器的功耗墙,不能超过它。另外还有PL3和PL4,都是处理器瞬间功耗,这两项一般被锁死,用户是不能手动调节的。除了功耗参数外,还有一个持续时间的参数Tau,它用来规定处理器能在PL2状态下工作的时间。Intel并不会直接对外公布这几项数据,而是将其写在处理器的datasheet里面。在最新一版的Comet Lake处理器datasheet中,Intel公开了Comet Lake-S系列处理器的详细功耗设定数据,数据整理如下:

核心数量对PL2的默认值有较大的影响,可以看到十核和八核处理器的PL2设定要比其他处理器高上不少,另外PL2/PL1这个系数也放大不少,在八代、九代的Coffee Lake上面,PL2一般都是PL1 x 1.25。带K处理器不仅有更高的PL1,还会有更高的PL2和长达两倍的Tau时间,就算用户不手动设定,它的表现也会比以前的带K处理器好一些。而对于不带K的处理器,PL2/PL1系数最高去到了3.45,十核和八核型号的PL2也去到了224W之高,对众多B460主板来说,是个严峻挑战。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