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子的起源

会泽的端午节和全国各地的端午节相比大体相似,但也有着自己独特的地方。那就是在全国各地的端午节中,只有会泽的端午节会做包子,吃包子。那为什么在会泽过端午节会吃包子呢,那就得从三国时期说起了。

传说在三国时期,诸葛亮征讨南中,在五月份的时候,从会理横渡象鼻岭的金沙江到达堂琅(现在的会泽县),也就是历史上的“五月渡泸,深入不毛(苗)”途径会泽现在的娜姑,金钟,待补,播乐渡牛栏江,于曲靖附近七擒孟获。

在诸葛亮七擒孟获后原路返回班师回朝,行至泸水,也就是现今会泽四级电站象鼻岭处,忽然阴云密布,狂风大作,整个金沙江巨浪滔天,军队无法渡江。诸葛亮感到奇怪,便询问孟获,孟获说,这里几年来一直战火不断,很多士兵客死他乡,投不了胎,所以冤魂经常出来作怪,大军若要渡江,必须用49颗蛮军的人头祭江,方可风平浪静。

诸葛亮心想:两军交战死伤难免,岂能再杀49条人命?他想到这儿,遂生一计,即命厨子以米面为皮,内包黑牛白羊之肉,捏塑出49颗人头。然后,陈设香案,洒酒祭江。

从此,在民间即有了“馒头”一说,诸葛亮也被尊奉为面塑行的祖师爷。明代郎瑛在其笔记《七修类稿》中记载:“馒头本名蛮头,蛮地以人头祭神,诸葛之征孟获,命以面包肉为人头以祭,谓之“蛮头”,今讹而为馒头也。再发展到后来,人们简化了馒头的做法,去除了其中的馅,做成了今天的馒头,而为了区别两种不同的馒头,又将有馅的馒头叫做包子,现在在我国南方的部分城市也会将包子叫馒头。

说到这里大家都清楚了为什么在会泽的端午节也要吃包子了吗?

而在这则传说中还有一个很有意思的细节,那就是包子是诸葛亮在泸水发明的,泸水又是现在的四级电站象鼻岭附近,换句话说就是包子是诸葛亮在会泽境内发明的,包子从会泽流出,流向全国。这也算是会泽的一个骄傲了吧。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