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风秦韵63:“一带一路”寻根游梦回汉唐看长安

国风秦韵63:“一带一路”寻根游梦回汉唐看长安

民族自信,就必须讲中国故事。中国拥有地球村唯一连续承传的古老文明,也拥有“丝绸之路”世界文化遗产的最核心资源。梦回盛唐的沉浸式精神享受,就是唐寺唐塔唐传长安古乐的动感文化体验。

“要让收藏在博物馆里的文物、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遗产、书写在古籍的文字都活起来。”自2019年7月31日开始,西安博物院常态化举办的“长安古乐丝路非遗文旅音乐会”,已经引起了越来越多的中外游客关注。与此同时,也得到了各级领导的关怀和支持。

2019年9月26日下午,陕西省文物局局长罗文利一行到西安博物院进行调研。陕西省文物局博物馆与社会文物处处长蔡理华、办公室主任李岗,西安市文化和旅游局(市文物局)副局长康立峰、副巡视员王戈、博物馆与社会文物处处长郭治华、督查与安全处处长吴青,西安博物院院长余红健、党委书记范建国陪同调研。

据西安博物院官方网站消息,罗文利局长一行先后对小雁塔遗产区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长安古乐、文创开发、临时展览等情况进行了实地调研。

随后,罗文利局长一行在贵宾厅与陪同人员进行了座谈。余红健院长首先汇报了西安博物院的整体工作情况。他提到,西安博物院的未来发展正面临着小雁塔历史文化片区综合改造,其中涉及了西安博物院的博物馆二期建设,目前《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小雁塔保护规划》已制作完成,已上报市委市政府履行相应程序。

余红健表示,2010年西安博物院免费开放以来,从免费开放初期每年接待公众参观量50余万人,到今年1--9月已达300万人,这无论是从文物保护、安全保卫、服务质量,还是园区环境方面都对西安博物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安检设备、临时展览、文物修复、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建设等方面存在一定的经费需求。近些年,在博物馆的重点工作之一的公众教育工作方面,西安博物院进行了积极有效的尝试,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郭治华处长就贯彻落实“一个博物院就是一所大学校”重要指示,开展系列交流研讨、公众教育活动方面进行了汇报。

王戈副巡视员汇报了西安博物院博物馆二期建设中的文物搬迁问题。康立峰副局长要求,西安博物院的二期建设要严格履行文物保护报批程序。他表示,西安博物院接待人数增幅达到80%,高于全市30%的旅游接待人数增幅。西安市文化和旅游局将一如既往地对西安博物院乃至西安市文物工作给予支持和重视,为西安的文物事业增光添彩。

范建国书记汇报说,近两年,西安博物院公众参观量急剧增长,为满足游客的参观需求,园区对参观人数并未限流,所以安保工作面临巨大压力,但是因为资金的限制,安保队伍无论是在人员数量和质量上都不能满足博物院目前的发展需求,这是我们要急待解决的问题。同时还要做好博物院二期改造对接工作。

蔡理华处长首先对西安博物院近年的工作进行了肯定,指出西安博物院公众参观量增长快,每年举办的临时展览多,同时还做了许多节庆文化活动,尤其是西安博物院春节庙会已经成为西安市的品牌性活动。西安博物院应切实做好贯彻落实“一个博物院就是一所大学校”重要指示的相关系列活动策划与实施。同时,也对相关项目资金申请渠道提出了建议。

李岗主任指出,西安博物院条件得天独厚,既包括了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又是博物馆序列,在项目申报上要进行科学分析,充分规划,做到要素齐全,方案完备,从文物本体保护、周边环境整治、文物预防性保护等多角度、多渠道争取国家资金支持。

罗文利局长首先对西安博物院近年来的工作给予了充分肯定,并对下一步如何定位和发展提出了指导性意见。他表示,西安博物院应是一座综合性博物馆,依托世界文化遗产和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塔院一体、相映成辉,需要努力建设成为具有影响力的国内一流博物馆。

罗文利指出,西安的博物馆很多,在总体定位、展览方式以及展陈体系等方面都应同其它博物馆,尤其是陕西历史博物馆进行错位发展,形成互补。作为陕西的独有资源,西安博物院要以十三朝古都为主线来展示西安的城市发展史,以此增加博物馆的可辨识度。

他表示,在公众教育方面,要坚持贯彻落实“一个博物院就是一所大学校”重要指示,按照省、市宣传工作要求,提前策划开展相关展览、交流论坛、公众教育等系列活动。同时,还要落实好把博物馆教育纳入国民教育体系工作,提升和完善公众服务职能。

罗文利强调,安全是文物工作的底线,尤其是人流密集的开放单位,安全形势比较紧张,西安博物院应针对“十一”期间游客井喷式增加状况,以人人都是安全员的意识,围绕“迎国庆、保安全、守底线”的要求,落实安全责任,做好节前检查以及节日期间的安全保卫工作。

他同时表示,在资金申请方面,首先要及时了解国家相关政策变化情况及资金渠道,提前做好项目储备和包装,针对西安博物院的特点,从世界文化遗产本体保护、遗产地的周边环境整治,抢救性保护以及预防性保护等多方面,争取国家、省、市多渠道资金支持。

罗文利局长明确提出,陕西是文物大省,西安市是名副其实的文物大市。西安博物院要抓住小雁塔历史文化片区综合改造的机遇,统筹考虑世界文化遗产地环境,历史文化街区以及唐朱雀大街遗址的整体风貌,通过建设来解决博物馆发展中遇到的问题,迎来西安博物院发展的新时期。

当天,据网闻博报了解,在西安博物院院长余红健陪同下,陕西省文物局局长罗文利一行在“长安古乐丝路非遗文旅音乐会”现场进行了考察调研。罗文利亲自观摩了陕西古代音乐文化研究院的唐传长安古乐表演,并详细询问了有关情况。他勉励长安古乐代表性传承人李铠博士,要继续努力办好这个公众文博教育大学校示范基地。

网闻博报注意到,2014年6月22日,中哈吉三国联合申报“丝绸之路:长安—天山廊道路网项目”顺利入选世界文化遗产。在该项中国区22处遗址中,陕西段7处组成之一的唐荐福寺,有唐寺、唐塔和唐传长安古乐。其中,唐传长安古乐是该项世界文化自然遗产中唯一入选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也是“丝绸之路”最核心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随着中国“一带一路”发展战略的稳步推进,古都西安再次成为“丝绸之路”文化游的“网红城市”。西安博物院,正是唐寺唐塔唐传长安古乐的“文化聚合点”。在各级领导的悉心指导和大力支持下,由长安古乐代表性传承人李铠博士亲自司鼓领奏,便演绎出了这场永不落幕的“长安古乐丝路非遗文旅音乐会”。

当然,世界各地都有博物馆,也都有历史文化遗产资源。不过,“丝绸之路”的唐寺唐塔唐传长安古乐世界文化遗产,却只是在西安博物院才有最完美的组合。世界各地的文化旅游展演,都彰显着各自区域经济发展的历史传承和文化核心竞争力。事实证明,有比较才有相对的竞争优势。追求精英化贵族化路线的豪华制作剧目,最终就必然会陷入同质化的市场竞争怪圈。追求大众化平民化路线的小剧场,才代表着文旅演出的发展方向。

“长安古乐丝路非遗文旅音乐会”的成功,就是因为拥有世界上独一无二的文化核心竞争力,又坚持走小剧场的大众化平民化路线。

数据显示,自从进入秋季以来,中国北方各大景区的游客流量,已经普遍下降了一半。而在同期,西安博物院“长安古乐丝路非遗文旅音乐会”的小剧场,观众流量却增长了一倍。这种逆风飞扬的独特景象,便彰显出了唐寺唐塔唐传长安古乐的文化魅力。

网闻博报同时注意到,没有中国参与的世界文化遗产管理,就谈不上保护地球村唯一连续承传的古老文明。目前国际流行的文化遗产管理理念,直到2000年初才开始进入中国。2005年,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第15届全体理事会在西安召开,并通过了文化遗产保护文件《西安宣言》。这是国际文化遗产界第一次向中国学习古建筑、古遗址和历史区域的保护管理经验,其中就包括唐荐福寺遗址小雁塔的文物保护与管理经验。

另据了解,自从上世纪九十年代起,李铠博士就率先开始了保护和传承长安古乐的文化长征。几十年来,他不仅搜集整理和复原了二千五百多首古谱古曲,还带出了一个克己奉公吃苦耐劳的长安古乐文化传承团队。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如今已经年近七旬的长安古乐代表性传承人李铠博士,终于迎来了这场唐寺唐塔唐传长安古乐的“文化核聚变”。西安博物院的“长安古乐丝路非遗文旅音乐会”小剧场,就是面向世界进行公众文博教育的大学校,也是李铠博士迈入新时代的文化长征新起点!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