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就是心血管疾病与精神心理问题的关系:相互作用,狼狈为奸

一直以来,我们都知道,神经系统与身体的各个方面都密不可分,而精神心理问题也常伴躯体症状。

比如,当我们愤怒时身体会发抖、会头晕;生气时会胸闷、会呼吸困难;开心时会手舞足蹈,等等等等。精神心理对躯体的影响无处不在。

而这些症状的产生,与我们大脑中的边缘系统、海马回和下丘脑的相互作用有关。这些神经系统的相互作用使人体情感变化影响心血管系统、消化系统以及我们常提到的自主神经系统(也叫植物能神经系统)。

今天跟大家详细谈谈精神心理与心血管疾病的相互作用关系,以及我们要解决的问题。

精神心理因素如何影响了心血管疾病,相关的病理生理机制咱们一一阐述。

一、交感—肾上腺髓质系统(SAS)

人在焦虑、愤怒、抑郁或应激时,交感肾上腺髓质系统被激活,产生“战斗效应”。其病理生理变化主要为自主神经功能失调,具体表现在交感神经张力增高、迷走神经张力降低,交感神经末梢释放大量的儿茶酚胺入血,使心率加快、心搏出量增加,外周血管收缩,血压增高。

同时,机体网状内皮系统炎症因子激活并释放入血、血小板粘附功能增强,血栓风险增加。

二、下丘脑—垂体—肾上腺皮质轴(HPA)

生理情况下,下丘脑释放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激素,促使腺垂体产生促肾上腺皮质激素,进一步使肾上腺皮质生成糖皮质激素。

人体在应激状态下,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功能亢进,自主神经功能失调,糖皮质激素对促肾上腺皮质激素负反馈抑制功能下降,交感神经功能亢进。

同时,皮质醇分泌昼夜节律也发生改变,无晚间自发性皮质醇分泌抑制,最终导致皮质醇血症。由于皮质醇的增多,然后再进一步导致体内血糖、血脂的代谢紊乱,导致糖尿病、高脂血症的出现。

生理情况下,糖皮质激素有抗炎作用,但慢性持续过多的糖皮质激素分泌会导致“激素抵抗”的产生,表现为炎症抑制作用减弱,而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发展与慢性炎症有关,由于糖皮质激素的代谢紊乱,会加速血管的粥样硬化,加重患冠心病的机率,也会加重已有的冠心病。

三、血小板系统

前面咱们已经讨论了,焦虑、愤怒或抑郁会激活交感—肾上腺髓质系统,升高儿茶酚胺的血液含量。

儿茶酚胺与血小板上的α-肾上腺素能受体结合后,通过两条途径激活血小板:

①抑制血小板腺苷酸环化酶(AC)的活性,使细胞内环磷酸腺苷(cAMP)浓度降低,激活血小板使其聚集;

②增加血小板Na⁺/H⁺的交换,使血小板内pH升高,导致磷酸酯酶A₂的活性增强、花生四烯酸增加、蛋白激酶C活性增强,从而引起血小板脱颗粒并释放内源性腺苷二磷酸(ADP),加强了血小板的聚集。

大家都知道,血小板聚集是急性心血管事件启动的重要始动因素。

冠心病又是如何影响到精神心理的?

一、行为影响

冠心病病人在发病前往往都有不良的生活习惯和精神心理问题。而心绞痛发作时,剧烈的疼痛及濒死感会导致应激状态的产生,而患者往往并不了解疾病的威胁和预后,随之会产生焦虑情绪。

而焦虑和抑郁往往又会让患者产生吸烟、饮酒的行为(借酒浇愁),对于已产生的不良习惯,甚至更加依赖。而由于对疾病的担心,不敢运动、懒于运动,更会让患者处于低落的状态。

二、社会问题

冠心病是一种慢性病,急性发作时可致命,而慢性期时也需要长期服药,而且服药往往还不止一种。繁琐的治疗方案也是患者焦虑、烦躁的源泉。

而当患者意识到重病在身时,也对前途、家庭、经济等问题都会产生焦虑和抑郁情绪。

小结:

因此,冠心病本身可导致精神心理问题,从而形成恶性循环,反过来更加重心肌缺血。由此可见,冠心病与精神心理问题相互作用,狼狈为奸。

冠心病与精神心理因素关系密切,必须重视

近些年来,尤其是笔者在门诊、急诊上所见到的病人当中,很多存在焦虑、抑郁情绪的患者因为躯体症状而到心血管门诊或者急诊就诊,甚至拨打120急救电话求救。

这些患者不仅生活质量下降,患心血管疾病的风险也在增加,而已经患有心血管疾病的患者,其治疗效果也受到影响。

随着现在医学模式的转变——【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精神心理问题在心血管疾病中的发生发展也越来越受到重视。精神相关的问题不只是大家所熟知的抑郁,还有焦虑、愤怒、生气、恐惧、压力等等。

(2009年 Deng等调查的1083例住院的冠心病患者中,抑郁率达7.9%,焦虑症28.3%;同年,刘梅颜教授报道的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的抑郁率高达65.6%,焦虑症78.9%)

心血管疾病患者相关精神心理评估方案

一、先进行心血管相关精神心理障碍分类

①器质性心脏病继发的精神心理问题:因为对病情不了解而发生的惊恐和担心;或者因为病情加重而导致的谵妄、惊恐发作。

②单纯的精神心理问题:患者本身没有疾病,因为害怕心血管疾病或因为身边有人心心血管疾病去世而产生的焦虑、恐惧感。

③心血管合并精神心理问题:常见于心律失常患者,经过治疗心律失常已经控制,但心悸还在。

④精神心理问题导致心血管疾病:患者精神症状不明显,但心血管症状却很典型,反复调整心血管用药不缓解,抗焦虑治疗却有效,比如应激性冠脉痉挛等。

二、对心血管精神心理障碍症状分类

①焦虑:表现为提心吊胆、惶恐不安,往往伴有心悸、手足燥热等。

②抑郁:临床表现情绪低落,且持续2周以上。对日常活动丧失兴趣、精神迟滞、自我评价过低、自杀念头、失眠或睡眠过多等。

③疑病:表现为担心或相信自己患有疾病,对自身的健康状况或身体某一部分过分关注,对微不足道的症状过分夸张等。

④躯体化障碍:临床表现多种多样,经常变化的躯体症状,可以涉及各个系统,但检查后不能发现任何问题,但患者有痛苦的体验,因此不断就医。

⑤谵妄状态:表现为意识水平清晰度的下降,定向力障碍,认知功能障碍,出现大量的错觉和幻觉,情绪紊乱、惊恐等。

心血管疾病精神心理问题的治疗方案

一、非药物治疗方案

①认知疗法:让患者对自己、他人、事物的观念看法有一个认识,如患者对自身的疾病不了解而产生的精神心理障碍,可以通过讲解和不断的认知来改善。

②支持心理治疗:给予患者关心与支持,鼓励家属和患者之间的感情互动,同时对患者家属进行教育,避免过度紧张的情绪影响患者。

③行为治疗:给患者提供一些减压的方法,如音乐、暗示、运动等(如瑜伽、太极拳等),可以帮助缓解压力。

二、药物治疗方案

药物治疗主要是辅助改善患者的低落或高涨的情绪,我们尽量以非药物治疗为主。

①抗抑郁:目前多选择5-HT再摄取抑制剂SSRIs,如氟西汀、舍曲林是目前治疗焦虑抑郁的一线用药。

②抗焦虑:多选择苯二氮卓类药物。如阿普唑仑、劳拉西泮等。

根据病人的情况,搭配非药物治疗方案,酌情选择。

总结:

越来越多的数据现象,让我们不得不重视心血管疾病患者的精神心理问题,以及精神心理问题带来的心血管疾病的潜在危害。

关注心脏健康,更要关注心理健康。双心治疗,目前已经成为心血管疾病治疗的新理念。愿我们都能拥有一颗健康的心脏,更拥有一个健康的精神心理。

(完)

更多医学干货,关注齐大夫!

#关注新型肺炎##战疫必胜#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