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暮桥:最早的统计计算室

新中国建立了,行政管理有效地覆盖到最偏僻的城乡,经济快速发展要依据来自基层的数据汇集和政府决策,大量的统计工作促进了计算技术的同步发展和数字设备的大规模应用,国家统计局的数据处理迈出了第一步。

1950年初,中国海关总署成立统计处,配备了美制机械式卡片计算机,铁路局也应用了计算装置。

海关总署统计处50年代初期使用的美制机械式卡片计算机。

1952年,薛暮桥担任国家统计局局长,他长期从事经济研究,对统计工作的过程和难度有经验、有体会。难得的是他被誉为“当代中国杰出经济学家,中国经济学界泰斗,首届中国经济学奖获得者,被誉为"市场经济拓荒者",亲身参与中国两个经济体制建设,是新中国第一代社会主义经济学家和高级经济官员之一。”但是他对统计数据处理和计算技术的应用也有独特的贡献,却少被提及。在上世纪中叶的中国,领导干部的科技意识对本领域计算机的应用往往具有决定性的作用,所以计算机界应当记住薛暮桥。

当时,他得知上海有美商留下的计算设备,当即派员前往调查,后与华东军管会联系,将这些残存设备调至北京,打算从这些设备着手迈步数据自动处理。1953 年下半年,薛暮桥远见卓识地设立了计算室,要求统计资料的采集和加工要走机械化、自动化的道路,并立即付诸实施。计算室负责人为张天一科长,1954—1955 年陆续调来蒋佰申、丁涤清等人,又从南京、南昌、重庆、涿州招聘了一批中学生和统计学校毕业生。

1954年10月,苏联计算机专家康·札瓦里森在北京展览馆向统计人员讲解计算机,反映出统计部门对电子计算设备的渴求(新华社发)

1954年派出二十余人到海关总署统计处学习数据自动处理,跟班工作。1955 年初,国家统计局向捷克斯洛伐克订购ARITMA(阿立脱玛)90行卡片计算机,包括制表机、卡片穿孔机、分类机等组成三套系统(以后增到五套)。

1956年,进口设备到货,赴海关学员返回,计算室的统计工作自动化正式运行。计算室从东德引进了25 台加法机,有的能打印宽行报表,省市上报的综合报表直接过录、加总、打表,每分钟“吞吐”卡片约100张,一气呵成。中国的电子计算机研制开始之后,统计数据的处理体系也同时在探索。

从1957年开始,计算室汇总各省市上报的多种综合报表,机器操作优质高效,但在准备环节,代码标注工作量巨大,这是早期国内外计算机应用的通病。“类别编码”成为一种负担,也带来了差错,遂开始建立报表编码规范。计算室主动参与报表设计,类别代码随统计报表的建立相应产生。

薛暮桥(20 世纪50年代)。

1958年,广东、江西、辽宁、黑龙江、内蒙古、新疆、陕西、河北、山东、福建、上海、湖南、湖北、贵州、四川、云南、河南、安徽等省区市统计局也引进了同型卡片计算机,成立省级计算室,阿立脱玛分析计算机共有25台(套),东德产Ascota 加法机约200 台,机器汇总形成网络化趋势。

新中国的省市区县实现全面层次管理,渴求提升数据处理能力,使用算盘的人工模式遭遇强烈挑战,机器数据处理的时限和精确度的优势,明显压倒了人工操作与计算设备费用的权衡。当然,政府的编制规模和自动化程度的相关度是一个要长期论证的课题。

20世纪50年代,统计数据的机器汇总,从概念到操作程序都有了明确定义与标准,开始形成专业处理队伍,形成覆盖全国的处理网络,这是一个重大创举。不过,数据处理体系的建立与装备先进设备相比,多少受到忽视。

1968年,因“文革”,机构调整,统计局撤销,所属计算室解散,全体人员下放“五七干校”,卡片计算机等逐一清点、维护、封存。

1972年,原计算室人员中,先后有10人调回国家计委统计组,恢复了联接28省市的传真通信网,使用上海有线电厂生产的晶体管传真机。

1974年春,统计组筹备建立计委电子计算中心,是年7月,国家计委生产组统计组成立计算室,配备DJS-6(108-乙)机。虽然设备功能有限,外设欠缺,依靠汇编程序和ALGOL语言当年完成了基本建设投资和物资统计年报的部分报表和《平均发展速度查对表》,成绩巨大,在当年可看成是突破性成果。

1956年,国家统计局计算室全体人员在计委大楼前。

1975年10月,国家计委计算中心成立(1978年3月,国家统计局恢复,国家计委计算中心遂由计委和统计局双重领导,兼用国家统计局计算中心和国家计委国家统计局计算中心共三个印鉴)。

1975年冬,国家计委余秋里、谷牧考察东欧,看到罗马尼亚、波兰使用电子计算机编制计划、统计,而我国仍用算盘手工操作。提出建设计算机网络工程,次年4 月下达设计任务书。

1977年,组建了全国三十多家重点钢铁企业生产调度数据实时联网采集系统,这是我国第一个国民经济电子计算机网络工程,虽然传输速率仅50—100比特,仍满足了国家计委和冶金部的迫切需求,每日数据上报国务院。在中科院计算所和冶金部计算中心的协同下,系统移植到冶金部计算中心的441-B 机上运行。

1979年,运用该系统完成分析全国两千多个县的粮食作物生产水平,按年度平均亩产或人均产量等二十多种队列排序,每个县的水平和名次都能查询。若依靠手工难于做成做好,解决了一个存在多年的农业统计难题。与中科院应用数学研究所合作,完成我国近百种产品的“投入—产出”表,逐年更新,还可扩展,为国民经济研究提供了新手段,开创了统计史的新领域。配合国家计委年度计划工作会议,动态调整计划数据。之前,无论是经济发展速度、地区配合、部门关联等都要在会后重新修改编制,“计划”才能下发。现在参数调整变动之后,立即使用计算机修改,代表们返程时,就能拿到计划定稿数据。技术装备条件有限,中心技术人员刻苦努力完成了人工做不到的计划工作的创新,也开创了充分发挥计算机优越性的创新应用之路。

1958年,国家统计局丁涤清(右)与捷克专家米哈里奇卡在景山公园。

1957年,国家统计局计算室人员在三里河宿舍区。

1979 年,计算中心从罗马尼亚进口集成电路的FELIXC-512计算机,安装到月坛北小街的新机房(原西郊饭店),相当于20世纪60 年代的IBM-360 系列机。  1980年,该机承担了海关总署全国进出口统计的数据处理,三年时间积累了月、季、年报的7500 多万笔数据,可按照联合国规定的标准分类制表。项目为十多个国家部委服务,可以按2750 项商品、200 项国别任意序列统计分析,满足了制定计划、生产调度、市场管理、宏观调控,乃至打击走私等服务,功能全、使用灵活,有利决策,得到海关总署认可,并移植到海关的计算机系统上。

上世纪70年代,引进一批罗马尼亚的集成电路FELIXC-512计算机,图为北京航空学院(现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教师在FELIXC-512机房。

计算中心在DJS-6(108乙)机上使用标准化的数据格式和标准化的数据处理设计文件,还移植到FELIX 机。1982年,修订了PET统计汇总预处理程序包(DET),程序员减少一半,完成工作量增加一倍,所用时间还提前一个月,当年处理了数据3600万笔,1983年完成全局报表90%。此时,机房管理严格,作业一律提交管理员调度,减少人员进出机房,提高了机时利用率,可对运行记录、作业效率、运行成本进行分析。

DJS-6(108乙)计算机。

108乙机穿孔员。

1978年,国家统计局着手第三次全国人口普查,经过国际招标,引进IBM4300 系列,国家中心为IBM4341,另20个省市安装IBM4331,不到两年完成4000位录入员输入的数百亿数据处理,40万页资料;1983年开展全国第二次工业普查,原人口统计使用的IBM4341升级到P12,主存16M,磁盘单台容量800M。

1979年,川、鄂、黑、陕等八省市引进美国王安VS/80 计算机,建立计划、统计部门的计算站,试编以1977 年为基数的61种产品的投入产出模型。

1986年2月,国家经济信息中心由原计委和统计局计算中心等合并成立。

1986年7月,国家统计局设立新的计算中心。

1976年初在沈阳举办国家经济信息系统第一期计算机应用学习班。

第一排(右起):高江、冯守霖、□□□、江昭、丁涤清、程永仁、李永昕、张洵、刘希莹、高欣荣、李雁翎;

第二排:张旭光、王甦、周文培、曹连雄、王青、王凤英、庞淑琴、刘玉、赵惠雅、朱荣、徐国薇、刘翠兰;

第三排:张力刚、王铁、李桂香、秦天玉、徐耀祥、邵荣仁、温燕飞、刘书珩、陈志康、赵锦欣、曹铁男、朴元植、秦贺良。

 (本文资料和统计局照片由丁涤清先生提供)

薛暮桥,1904年10月25日生于江苏省无锡县礼社镇,就读初中时因丧父辍学工作,20岁成为沪杭铁路最年轻的站长,投身工人运动被捕,在狱中学习政治经济学著作,抗战时期参加新四军,在山东根据地主持经济工作。新中国成立后,任政务院财经委员会秘书长、国家统计局局长、国家计委副主任、国务院经济研究中心总干事。1955 年当选为社科院学部委员,2005年7月22日逝世。

丁涤清,1929年12月26日生于上海市,1943年夏于上海市振德中学初中毕业,1946年夏于上海市震旦大学附属高中毕业,1946年升入上海震旦大学工学院机电系,1950年8月毕业分配到东北人民政府统计局(沈阳市),之后调国家统计局工业处,1955年4月转到国家统计局办公室计算室,1974年初参与筹建国家计委计算中心并负责运行,1987年国家信息中心成立,任副主任,1991年9月退休。

笔者2014年8月26日访问丁涤清先生。

公众号《计算机六十年》文章推荐:

西军电的专业和前两台计算机

吴立人院长受命创建成都电讯工程学院

北京航空学院计算机从专业到系

“漫谈计算机”和吴几康先生

赵忠尧先生和近代物理所

许孔时:温文儒雅,博闻强记

跨洋寻觅周寿宪的人生数据

第一台计算机和张梓昌

莫根生:一位百岁老人的计算机历程

康继昌让计算机上天飞翔

乌家培:见证计算机和信息经济

张绮霞:目光清澈的女程序员

哈工大计算机专业50年庆典的价值

中国信息化是何时开始的?

在华罗庚家里作出的决定

从原子弹到计算机的华罗庚

钱学森举足轻重的发言决策计算机

做计算机靠苏联还是自己动手?

中国人是什么时候知道计算机的?

周恩来与新中国的恶性肿瘤防治调查(摘录)

计算机和全国军工企业质量整顿

向集成电路计算机进军的回顾

薛暮桥的统计机械化和自动化

中国计算数学的起步

电话专业为计算机事业挑大梁

胡建平:不断创新的计算机人生

长途迁徙历经磨难的几个计算机专业

中国重点高校计算机专业的起源

新中国赴苏公派计算机留学生

计算机训练班堪比黄埔,开创教育新模式

谁是最先填报计算机志愿的人?

感恩科大:计算数学的航空岁月

人民大学:开创信息专业先河

靳进善:工农兵结缘计算机

培育计算机人才训练班建奇功

最早与计算机合影的中国人

在系列机上自主开发数据库

中科院早期人事工资趣谈

在华罗庚家里作出的决定

中科院计算技术研究所筹委会隆重成立

第一个计算机组在物理所

酒仙桥电子基地拔地而起

东西南北和上天的计算技术研究所

北京理工大学计算机创业前后

杭州将建设亚洲第一座计算机博物馆

软件技术:从研究室争论研究所

上海交通大学计算机专业的“运动战”

计算机事业的开拓者——王正

为十二大计票的宽行汉字针型打印机

15所与防空指挥自动化系统

周恩来与新中国的恶性肿瘤防治调查(摘录)

计算机技术情报的编辑出版记载着产业进程

哈军工研制441-BⅢ:任连仲口述

兵器试验中心数字弹道的传奇

打算盘的士兵和向计算机的过渡

胡守仁:一辈子当兵(雷达\计算机)

国防工业老战士——李庄

在系列计算机上自主开发数据库

最早与计算机合影的中国人

国家荣誉:康鹏电路和“发明证书

电信“可视图文”生不逢时

昙花一现的“图文电视”

纪念“天降大任”的虞浦帆先生

兵器试验中心数字弹道的传奇

甘鸿:记忆是电脑的灵魂(全)

中科院计算所为何筹备了三年?

中国信息化是何时开始的?

计算所:南楼北楼今何在

计算机为什么是一场技术革命?

电子计算机和夜班酱油汤

纪念数学家段学复先生105周年诞辰

曲庭维:哈军工的军旗前照相

酒仙桥的包豪斯设计足印

缪道期:中国计算机安全领域的 位开创者

从电报转报到互联网

王行刚让人长久怀念

披金戴银的计算机印制插头

胡道元:为中国人用上互联网尽力

中国数据通信的起源

张关泉:成果奇崛和瑰丽的数学家

纪念中国第一只晶体管诞生50周年

记录历史,旨在传承——CCF保护中国计算机历史的行动

计算机起源和中国的追赶

江明德和”成电“的计算机

中国人是什么时候知道计算机的?

中日海底电缆谈判中的温控培训

清华计算机专业首班合影幕后

林巧稚不为人知的科学家故事

一场计算机交货标准的争执

俄汉机器翻译在国内初步试验成功

华南工学院的俄汉文翻译机

照排印刷系统的成功和夏天俊厂长

古典文献数据库的前世今生

《计算机研究与发展》成就辉煌

安徽电子计算机厂和中国首台微机

南京计算机工业发展(60-80年代)

真金白银祸害了国产电子计算机

河南省的计算机事业起步

江汉油田会战计算机初显身手

武汉的计算机起步与生产应用

思想机器,从美国到中国

中国第一个计算机组组长闵乃大

原子能楼是中国现代科技第一步

史实秘事:物理所合影的原照何在?

“情况反映”:北京市公交卡的启动

镜头偏置,丢失了计算机的历史

朱鹏举的赴苏留学记忆

计算机创业与少为人知的安全保密

我的母亲夏培肃

CCF终身成就奖魏道政:20世纪中国知名科学家

新春佳节思念创业前辈

”军字一号信息系统“进驻小汤山医院

凌君达:寻找蔡金涛

104计算机横空出世(1-5全)

纪念计算机事业先驱者任公越

中国计算机不断跨越的六十年

应急与电信:从非典到疫情防控

科技奇人吴允曾(附二篇文章)

刘慎权:计算机辅助设计的创业

创业者:许孔时和妻子姚越秀(一)

创业者:恭祝许孔时先生九十寿辰(二)

无与伦比郭平欣

我国第一台百万次150机的诞生

M-3机译著和三个人的故事

铁路的计算机早期应用

外部设备因需用户需求才有社会地位

国史—计算机科学家倪光南

包云岗:积极参与CCF的志愿者

从图灵到王选的无人能及

我对“紧急措施”缘由的调研

纪念东方红卫星升空50周年-回忆轨道观测

甘鸿:计算所公司创业记(一)

甘鸿:计算所公司创业记(二)

甘鸿:计算所公司创业记(三)

李晔:难忘自己的计算机工业

《电子计算机外部设备原理》编审回顾

传奇外设专家姚锡珊和虞浦帆

几十年思维也不落伍的”前言“

纪念计算机事业的开创者郑守淇先生

从读书到科技历史的研究价值

一座闪亮的里程碑——DJS100系列

哈尔滨生产的DJS-220型机

紧急:寻找余希纯家人得回音

70年代:二千台计算机的集成电路

我国首台“百万次”集成电路计算机

北大计算机创始人张世龙的沉浮

成电第一份专业招生介绍

寻找张志浩

别捷夫——我在成电的日子

列别捷夫在成电503教研组的峥嵘岁月

上海第一台计算机无需讳言“仿制”

纪念冯康先生诞辰100周年

温故知新,早期计算机学术活动

铁骨鸿儒中国软件的开创者徐家福教授

机械设计与加工的计算机起步

刘庭华:清华大学的青春岁月

剥离了“联想汉卡”的纪念图册

十五所的设计任务书和郑汉涛将军

王缉志:实现汉字输入梦想

国防工业的一次质量整顿(一)

国防工业的一次质量整顿(二)

国防工业的一次质量整顿(三)

“计算器具历史展”在清华启幕

吴国盛:讲解计算器具历史展

在华罗庚家里(1957)

中国科技大学早期计算机的发展和应用

电影奇人孙明经与计算机

“计算机历史”要进课堂

CCF联合发起“记录计算机历史”

破译改变历史-英格玛之迷

计算器具展:敬仰前人创新精神

哪些人在关注计算机历史?

哪些人在关注计算机历史?(地域篇)

电报从人工通信到信息网络

出发前去瞻仰曲阜师大保存的103机

曲阜:对话60年前的计算机

新华社照片库和计算机老照

迎难誓师:康世恩上马计算机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