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故事:中山路的前世今生中山路位于河北...
天津故事:中山路的前世今生
中山路位于河北区中西部,是沟通城区、郊区和首都北京的交通枢纽。天津市商业一条街的末端。东北起天津北站,西南至金刚桥,中经调、吕、昆、律、宿、冈、辰、月、日、宇、宙、黄、元、翔、天、地纬路和海河东路,一共四大街等重要街道。
早年该地野草没径、积水成塘,只有少数零散居民。清同治九年,李鸿章直隶总督后,辟为淮军义地。到19世纪末年,那里形成了一条很长的土道,因其道宽路长,被当地人习惯称为“大马路”。光绪29年,直隶总督袁世凯授意天津道道台兴建北站,而且对该路拓修,改建为直通新车站的通衢。以纵为经取名“大经路”。与此同时又开辟自金钢桥以北的广大地区,从而形成了东西为“纬”、南北为“经”的几十条道路和比较规范的胡同、里巷。这样许多军阀、政客和达官贵人也在此建公馆、置花园,曾一度有“新河北”之称。
1946年国民政府为了纪念孙中山于1924年北上天津时的革命活动,即1924年12月18日数万人在“河北公园”召开欢迎孙中山先生的大会。将“河北公园”更名为“中山公园”,“大经路”也更名为“中山路”。
大经路初建时幽静整洁,路中央只有松树林带。“中州会馆”、“造币总厂”、“直隶总督衙门”坐落两侧,最初大经路开拓时为灰土碎石路面,1924年由比利时商人承包铺成沥青路。1946年修建了单轨电车,解放后改为双轨,行驶蓝牌、紫牌电车。1972年拆除。解放后政府对中山路极其周围的街道、里巷进行了翻修,使其面貌焕然一新。
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