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父母老去,我还在他乡

这张照片是几年前一个冬天的早晨,偶然拍的,画面一直存留心底。
千里回家后的一个清晨,北方的空气干冷,我穿上厚外套出来,正好看到这一幕:
母亲去小超市买了面刚回家,父亲在扫地,父亲有个习惯,不管多冷,早起会开会窗户,把地扫干净。母亲围着那多年的围巾,从小到大我眼中的就是这种围巾,虽然我给买了几次长围巾,但母亲还是习惯这种。这几年,我也不觉的喜欢上那种怀旧的感觉了。
不能时常陪在父母身边,是我此生的遗憾。
像千万个离家的游子一样,有种乡愁,每每念起,顿感忧思。
图为老家院子,冬季傍晚
曾经的以为可以常回家看看,到后来的各种“不得已”
刚出来工作的时候虽然感觉家里远,但当时认为交通那么发达,高铁半天就能到家,也就是车票花些钱的事。
但后来发现没有那么简单,首先是假期没有想象的多,加班是常态,而重要节日的的票特别不好买,抢到回去的抢不到返程的,或者干脆有的车次不开。
之后有了孩子,回家更是不便,孩子小,出门不易,怕感冒,怕丢了,一路上各种小心应对。
当孩子两周的时候,买了车,当时我们提车后存款几乎为零,为什么我要倾其所有买辆车,我的原因是,可以安稳的回趟家,不用抢票,赶车,可以随时停车休息。
图为在途中
有种伤感,无可名状
你在路上随便碰到的一个人,都可能是别人做梦都想见到的人。
——摘自《朗读者》
家乡人的朋友圈,我每每都会看,期待能从中找到亲人的影子,看到年少时的景致。
伤感来自对亲人的思念,尤其是当看到周末别人能回爸妈那里吃饭,或者是有什么好吃的可以立即送到爸妈那里,我的心都会酸酸的。
更多的伤感来自一种愧疚,父母在变老,而我还在他乡,儿时他们对我的宠溺,少年给我的支持,成年给我的惦念。
有时候我会抱着琪,忧伤的说,我想妈妈了。琪抱抱我,说有我呢。
身为人母,又念母亲,那一刻,我在女儿的怀抱中,泪流满面。
父母在吃饭,饭桌只占一半
从期待父母来住,到自己多回去看看
稳定后特别希望父母常来住,当时想得是让他们来享福,多孝敬一下他们。父母来过几次,后来发现他们住得并不习惯,又没有熟人。那次母亲从我这里返回老家后,我给电话她的第一句是:还是家里舒服。
当时,我突然明白了,所谓的孝顺,就是让他们舒服。所以在那之后,我不再勉强,而是自己多回去,即便是父母来,我也是多带他们出去转转。
姐姐妹妹都在父母身边,父母不缺缺少热闹,相对于他们需要我,是我更需要他们,给我一种归属感。
琪和我,在途中
琪与姥爷,看旅途照片
我开始放下遗憾,珍惜每一次相逢
离家大概十年后,在这十年的磨合,遗憾,努力,悲喜,领悟中,我变得没有那么纠结,而是珍惜每一次团聚,和努力创造更多的团聚。
暑假,带上父母去海边,看海底世界,乘船。后来在我家附近游古村,看不同民俗。千里之外,有很多新奇的东西,让父母回家后有话题念叨。
今年马上到年底,该挂历了,我准备私人订制个大挂历,上边印上出游的照片,寄给他们,让父母一年到头都可以看到曾经的留念。
快递的发达,让我可以随时邮寄好吃的,我不能时时相伴,但我想让他们感受惦念的心。
海边游玩
古村
母亲和我
琪的旅途陪伴
昨天偶然间看到网上提到附近的一棵白蜡树成了网红树,附照片,特别美。它就在我的附近,甚至是曾经一年内每天必过的路,如此美景,我不想错过。
昨天傍晚接完孩子,已经快六点了,天还有些亮光,直接去那里,傍晚,很美。今天中午,索性没做饭,又去驻足一会,我怕再等的话,会错过如此美好。
当我仰望它的时候,阳光明媚,空气清凉,想到了一句话:
我摊开心中愁,你只见眼前秋。
莫等,灿烂的景,尽孝的心!
——致他乡父母,最爱我的人!
2020.11.03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