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那么多人喜欢“静静”?
五一家庭聚餐。我左邻的年轻爷爷带着不到五岁的孙女。孩子坐在我们两人中间。孙女甜美可爱,爷爷骄宠有加。过半席了,小孩不好好吃饭,尽是撩爷爷玩,局部着实热闹。坐在边席的妈妈见状,过来和爷爷换了个座位。爷爷明白,这是替换招呼孩子了。“……你在这儿打闹,爷爷吃不好饭……你不吃,马上就散席了。下午在游乐场怎么玩……”我隐约听到几句。妈妈声音很轻,孩子马上停住了手脚,两个眸子望着妈妈,不一会,安静下来,开始吃饭。
如果这孩子不听妈妈的话,任性地闹,不仅爷爷会宠着,全桌人都会哄着,而且还会编出理由夸着。可妈妈没有依赖这种优势资源,自己撒手自在,而是择机“上岗”管教孩子。在我眼里,这种情境不是第一次了。凡是孩子闹情绪和使小性子,妈妈总是把孩子拉到跟前,或者干脆牵到避开众人的地方,轻言细语地讲道理。妈妈说的什么,稍微隔得有点距离,你其实听不清。偶尔孩子闹得场面有些尴尬时,妈妈也从不当面恼怒,总是平静地面对孩子,耐心地述说。母女之间,除了语言信息的传递,还有和善的目光引来开悟的目光。
其实,小女孩也不是那种非常典型的乖孩子,时不时也无所顾忌地发出“你太过分啦!”或者表达“我生气啦!”但你只要跟她讲道理,她一般就会平静下来。她的诉求和你给予的满足如果差距太大,她也不会强求。比如,她和你玩羽毛球,她开口要玩100次(她数数最大数是100),你说玩3次,如果你坚持,她也依你。你再和她多玩几次,说是奖励,她更开心。如果你想看书或写作,不想让她缠人吵闹,你不妨说你要写作业(她懂得写作业很重要),她就会放过你,然后一个人静静地玩,只是偶尔过来瞅瞅你,看你是不是在写作业。她跟大人说话,一般也是轻声细语。很少听到她对人大喊大叫,甚至惊汪鬼叫的。
这孩子来到世间之初,就曾给人特别安静的印象。记得不满周岁时,包括她爸妈在内的一大家人在客厅吃年夜饭,还裹着襁褓的她,被平放在相邻书房的沙发上。她不哭不闹,要么睡着,要么睁着眼睛,自己玩。那时乖得有点奇葩。其他长辈不放心,妈妈平静地说:“没事的。”那个时候应该谈不上什么教育和沟通,一定要找个理由,也许就是遗传吧。回想最初见到孩子的妈妈,还是她初次来到这个大家庭。她静静地坐在那,面对或内敛或奔放的欢迎,或文雅或粗犷的招呼,总是那么平静地轻声回应……如今,她的女孩虽然大名小名没一个静字,但大体是一个文静女孩的胚子。
不过,我还是相信,女孩的文静主要是后天环境的造就和良好的家庭教育养成,尤其是母亲的言传身教更重要。当然,长大了,要做个文静娴淑的女子,还得靠自己修炼。今年看到一篇《欧洲城市静悄悄》,说到景点、博物馆、车站和机场等各种公共场合大都安静有序,源于欧洲民众在意别人感触的公共意识和行为自觉,这种公共意识和行为自觉,又源于学校和家长从小对孩子进行“静音教育”。
富起来的中国正在步入文明社会。很多大声说话,或需要被公共场合语音广播或字幕提示,或及时得到受过西方文明熏陶影响过的人士的善意劝止。这种“文明演化”正在成为“过去式”。越来越多的人喜欢安静,善于独处,享受寂寞。很多人在需要战胜烦恼、超越浮躁,急于进入自己最想到达的状态和境界时,总是说“我想静静”。要不然,为什么有那么多女孩叫“静静”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