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棘为什么被称为“世界植物之奇”?
沙棘为什么被称为“世界植物之奇”?
沙棘,是一种古老的植物,也是一种药食同源的果实。
它起源于中国,是地球上最古老的植物之一,经历了两亿三千多年的沧桑岁月。
一、沙棘是地球上最古老的植物
雄霸地球1.6亿年之久的恐龙也难逃一劫,而沙棘却顽强地存活了下来。
物竞天择,适者生存。许是经历太多的磨砺,造就了沙棘强大的生命力和神奇的特性。
二、沙棘是生命力顽强的植物
沙棘是一种生命力顽强的植物,对温度的适应度极高,能耐受最低温度可达-50 ℃,最高温度可达50℃。主要分布在中国的新疆、甘肃、青海、河北、内蒙古、山西、陕西、云南、四川西部。
高海拔、昼夜温差大、光照时间长、沙质土壤、原生态的环境最适于沙棘生长。
相对于山西、陕西、甘肃、河北、内蒙古、西藏、云南、四川西部地区,产于新疆阿勒泰的沙棘品质更好,具体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1.环境因素
新疆阿勒泰地区环境好,处于高山林地向草原的过渡带,远离工业和人工污染,土壤中的微量元素丰富,自古就是沙棘的原生地。
沙棘的根系非常发达,能深入地下5——6米。生长在这里的沙棘沐浴着清新的空气,积极吸收地下的矿物质和微量元素,小小的果实含有生命活性物质428种。
2.光照因素
相对于其他地区,新疆阿勒泰地区白昼时间长,夜晚时间短,每天超过16小时的光照,生长在这里的沙棘不仅光合作用强,而且消耗少,营养物质积累程度和活性成分含量远高于其他地区。每100克沙棘果实中,维生素C含量可达825—1100毫克,是其他地区沙棘的2—3倍。
3.温差因素
同类沙棘在严寒酷热、温差极大、降雨量少的高海拔恶劣环境中,营养成分比低海拔地区更高。
新疆阿勒泰地区海拔高,昼夜温差超过20摄氏度。这里生长的沙棘果实中维生素C、有机酸类、黄酮类、醣类和可溶性固形物等含量都为低海拔地区含量的1—2倍。
正因为沙棘在阿勒泰相对恶劣的环境中生长,才能孕育出多种生物活性物质及多种的微量元素。
4.土质因素
山西、陕西、甘肃、河北、内蒙古、云南地区多为黏土,沙棘根部易生病,影响吸收土壤里的微量元素。
阿勒泰地区为沙质土壤,土质疏松,有利于沙棘根系生长、吸收微量元素。
三、中国沙棘品种
目前中国境内的沙棘品种主要有两种:大果沙棘、小果沙棘。
小果沙棘是我国的原始品种,出油率低,固形物多,黄酮含量低。小果沙棘含油量为2%,出油量为1%。
大果沙棘是从上世纪五十年代由苏联专家培育出来的,出油率高,固形物少,黄酮含量高。大果沙棘含油量为8%,出油量为5%。
四、沙棘的养生功效
早在1300年前,唐代藏医巨著《四部医典》中,就有30章、60余处,记载了沙棘的药用价值。
在1977年,沙棘被列入中国药典,成为公认的药食两用植物品种。
2008年4月,在莫斯科召开的第四届国际沙棘协会上,专家公布:沙棘中含有428种营养成分,190多种对人体有益的生物活性物质。
现代科学研究发现沙棘中含有丰富的维生素、黄酮,有VC之王、黄酮之王、维生素宝库的尊称,被誉为人类21世纪最具发展前途的营养保健及医药植物。
沙棘因其营养丰富,早已风靡俄罗斯、日本、美国、德国、印度等国家。
日本人称沙棘为“长寿果”,俄罗斯称赞沙棘为“第二人参”,美国把沙棘誉为“生命能源”,印度把沙棘叫做“神果”。
用沙棘果实榨取而成的沙棘原浆,最大程度保留了沙棘果实的原有的新鲜风味和丰富的营养成分,而且更易被人体吸收。
五、沙棘改善生态环境
沙棘具有耐干旱、耐寒、耐高温的生长特性,广泛适应于我国北方、西北地区的黄土、荒漠、盐碱化土地。
“地上一把伞,地下一张网”,这是人们形容沙棘树的一句话。
沙棘的根系发达,能深入地下30米,固土面积近10平方米,构成纵横交错的地下“钢筋网”,可以有效地防止土壤沙漠化。
同时,沙棘枝叶繁茂,树形像雨伞,能在沙尘暴的的恶劣天气下形成一道天然屏障,减低风速,保存沙土。
另外,沙棘含有大量的酸性物质,可以中和土壤中的碱性,能改善土壤的性状和肥力状况。
我国是世界上水土流失、沙漠化比较严重的国家之一,而水土流失、沙漠化最严重、治理难度最大的是北方、西北地区,特别是黄土高原地区和新疆地区。
沙棘以其独有的生物学、生态学特性,适应多种贫瘠土地,成为恢复植被、改善生态、治理水土流失、防止土地沙漠化的首选树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