抽象艺术从何而来?想知道的话,就要从他开始说起
《头戴梳子的女孩》
《马尔法和万卡》
对于如今绘画中的几何图形,你可能觉得很平常。但是,在现代绘画史上,马列维奇是第一位创作纯粹几何图形的抽象画家。
马列维奇是20世纪初抽象艺术的开拓者之一、俄国先锋派艺术的标志性人物。“他的画作,在今天的俄罗斯被视为不可移动的‘国宝’,珍藏于国家博物馆里。”
这样一个艺术大师的成长经历却颇为曲折。
1878年2月11日,马列维奇出生在俄国基辅一个糖厂工人家庭。1904年,他独自前往莫斯科报考绘画雕塑建筑学校。遗憾的是,他考了两次,均以落榜告终。此后,马列维奇彻底放弃进入学院体系,开始在莫斯科的先锋艺术圈子里活动。
马列维奇早期的艺术风格,受莫奈、塞尚、马蒂斯等艺术家的影响较大,在尝试了后印象主义和野兽主义风格之后,他形成了自己“农民马列维奇”的风格。这一时期的代表作有《采花女》、《摘水果》等。
《一个女人的肖像》
“之后,布拉克、毕加索等人的创作又将他的风格引向立体未来主义。”马列维奇这一风格的作品,如《雪后乡间之晨》、《磨剪刀的人》等,对物象进行了几何型处理。这种画风,与他后来至上主义的几何抽象构图具有某种内在联系。
左图为《伐木工》,右图为《收割黑麦》
1915年,是马列维奇一生中最重要的一年。这一年,他撰写了《从立体主义和未来主义到至上主义的宣言》。1915年12月19日——1916年1月17日,他在彼得格勒举行的“最后的未来主义画展0,10”展览上,展出了一幅名为《黑色正方形》的抽象绘画,引起了极大的轰动。
《黑色正方形》以白纸为底,以黑色方块为主题,这让当时的评论家深表感叹:“我们失去了所钟爱的一切……我们面前,除了一个白底上的黑方块以外什么都没有。”
《至上主义构图:红黑方块》
马列维奇把这幅作品挂在了展室两面墙壁相交的一角,这是旧式俄国家庭挂圣像画的地方,寓意马列维奇挑战俄国传统的决心。这幅画作随后成为俄国绘画先锋派最著名的画作,被后人称为“俄国先锋派圣像”。
卡西米尔·马列维奇(1878-1935),至上主义艺术奠基人,参与起草俄罗斯未来主义艺术家宣言。他从小接受严谨的西方艺术美学的教育,后和康定斯基、蒙德里安一起成为早年几何抽象主义的先锋,最终以朴实而抽象的几何形体,以及晚期的黑白或亮丽色彩的具体几何形体,创立这个几乎只有他一个人独舞的至上主义艺术舞台。
《白上之白》
马列维奇最初酝酿出至上派的概念时,决意在作品中取消所有对世界具体事物的指示和描摹。他为观众呈示的是一种全新的图像语言,并认为这种语言包含了“建构世界(图景)的完整体系。马列维奇的至上派作品在圣彼得堡的“0.10:最后的未来派”展览(1915)上首次展出。他的参展画作共三十九幅,《至上派构图:飞机飞行》便是其中之一。
正方形长方形和线条共十三个构成图形分别为红、黄、黑和蓝色,被精心地配置在一片白色背景上。这些图形看上去或上升或下降,也会暂时地静止稳定一下,但稳定只是为了再次上升和下降。画面传递了一种流动变化状态。
《飞机飞行》
马列维奇解释道:“我的新画作并不仅仅属于地球。地球已经被捐弃,就像人们弃置一栋房屋。”正是这种对最基本的物理力量——地球重力的挑战,让马列维奇的抽象图案出现在了一个精神和心灵的平面上。
至上主义艺术的独舞
马列维奇首创了几何形绘画,留存于世的那些作品在这么多年以后,仍以它的单纯简约而令人惊讶。他称得上是二十世纪抽象绘画的伟大先驱。他一生以其谜一般的作品,为20世纪的艺术界勾勒出了另一片璀璨的星空。至上主义是传统绘画时代终结的标志,而整个至上主义艺术团体中几乎只有他一个人。
马列维奇《Head of a Peasant》
“如果想成为真正的画家,
那么画家必须抛弃主题与物象 ”
从1910年开始,马列维奇的艺术与俄罗斯前卫艺术一脉相承。他在俄罗斯诗人柯来伯尼科夫的影响下创造了不合逻辑的画,即“理性之外”的“跨越理性”的绘画。与具象图案和简单抽象相比,马列维奇倾向于选择最简单的形式,如方块。他不断探索着形体、色彩与空间的关系,断言:“如果想成为真正的画家,那么画家必须抛弃主题与物象。”以这句箴言而付诸实践的至上主义代表作《黑色正方形》,成为了现代艺术的关键之作。这是一幅绝对抽象的油画作品。马列维奇自己视此为艺术中纯粹创造的第一步。这是一幅对客观世界进行否定的至上主义作品。
《教堂》,1905年
在马列维奇的绘画中,真正做到写实主义,就是绘画要只为自身而存在。也就是说,创作仅仅存在于绘画本身,其所包含的造型并非借自于大自然,而是源于绘画的质与量。所有的至上主义艺术的基本上造型都源自于方形:长方形是方形的延伸,圆形是方形的自转,十字形是方形的垂直于水平交叉。
《Suprematist Painting》,1916-1917年
《黑十字》及《黑色圆形》就是《黑色正方形》的姐妹作品。这已经成为了至上主义美学的简约化身。马列维奇在其生涯的不同时期,画过好多个黑色正方形的版本,最后甚至伴随他长眠于地下。以此为代表的至上主义作品,其内涵均存在于其本身以及与其有关联的东西上。
《Flowergirl》,1903年
“所谓至上主义,就是在绘画中的纯粹感情
或感觉至高无上的意思”
马列维奇曾经说过,“方的平面标志之至上主义的开始,它是一个新色彩的现实主义,一个无物象的创造……所谓至上主义,就是在绘画中的纯粹感情或感觉至高无上的意思。”在否定了绘画中的主题、物象、内容、空间之后,简化成为了最终的表现,人们的意识在接近于零的内容之中,最后在绘画的白色沉默之中,被表现出来。“无”成为了至上主义最高的绘画原则。
《Party》,1908年
1913年末,马列维奇开始对克服地心引力和征服宇宙感兴趣。他曾在《致马秋申书》中这样说,“我的新画作并不仅仅属于地球……确实,在人的身上,在人的意识中,有一种对空间的渴望,一种脱离‘地球’的向往。”
《Samovar》,1913年
在他画中,有关宇宙及太空飞行的主题开始突出起来。他的许多作品,形体尽管各富于运动感,但却脱离了上与下的概念,仿佛在某种无垠的虚幻空间中自由翱翔。天空的蓝色遮住了通往太空的视线,于是马列维奇要把这彩色的天篷扯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