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印刷史典故之七十八:最早(现存)的饾版印刷品《萝轩变古笺谱》

请点击上方“诗眼看世界”加关注,赵刚问好!

  

作者:张树栋   李  英  张耀崑

编辑:赵志忠

中华印刷史典故之七十八

  最早(现存)的饾版印刷品《萝轩变古笺谱》

编者按:征得旅居北京的献县淮镇籍老乡张树栋老先生的同意,诗眼看世界从今天起,全文刊发老先生的《中华印刷史典故》(又称《中国印刷之最》)一书。本书荣获五项殊荣:1、为“十二五”国家重点图书出版规划入选项目。2、国家科技部:2015 全国优秀科普作品奖。3、新闻出版广电总局:首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普及图书。4、第28届华东地区优秀科技图书奖一等奖。5、第四届文汇彭心潮优秀图书出版基金资助出版项目。此书是在1992年初出版的《中国印刷之最》和《中华印刷通史》基础上,增补近年印刷史研究上的新成果,将这些堪称印刷之最的史实与典故,连同近代印刷术的传入和发展以及当代印刷新出现的典型事例汇集起来,择其要者,以时间先后为序,分列起源、古代、近代、当代四篇,作简要与通俗地记述。以期扬我中华文化,鼓我民族士气,还一个文明昌盛的中国于世界民族之林,张树栋先生如是说。这本书将故事性与科学普及融为一体,向国外人士宣传中华的印刷文化。这也是诗眼看世界为老先生刊发的第二本书,张老先生少年求学离乡,在中国印刷史学多有建树,著作等身,令人钦佩!作为乡贤,他时刻关注家乡的发展,数次献书于家乡献县。从本期开始,请大家和我一起共同走进淮镇人眼中的中国印刷史史学中,走进淮镇人的印刷世界。同时,也诚邀旅外的、本土的淮镇人及在淮镇工作过、学习过的社会各届人士为构建中国·淮镇贡献一位力量,诗眼看世界,现以种下梧桐树,诚待凤凰来。

张树栋 :1936年生于河北献县淮镇东刘庄村,大专学历,副编审职称。从业印刷、出版与印刷史研究63年余。著有《中华印刷通史》《中国印钞通史》等图书20余种,在人民日报、新闻出版报、中国印刷、台湾印刷人、香港印艺月刊等多家报刊发表文章200多篇。近作《中华印刷典故》荣获2015全国优秀科普作品奖、首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普及图书、第28届华东地区优秀图书一等奖。现任中国印刷博物馆顾问委员会委员、中国印刷博物馆文物鉴定委员会委员、中国印协印刷史研究会副主任委员、中华书局《中国出版史研究》编委会编委。

李英:研究馆员,中国印刷博物馆社会服务部主任,中国印刷史研究会秘书长,北京印刷学院兼职教授、研究生导师。作为展览策展人,其策划的“中华印刷之光”展览足迹已踏至亚、非、欧、美四大洲20个国家。作为科普作家,参与编写《大百科全书》第三版的印刷史词条。其专著《中国彩印二千年》获得第三届中华优秀出版物奖提名奖,入选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2015年度国家科技进步奖参评项目,于2019年“中国图书对外推广计划”立项,版权输出,由设计媒体出版(英国)有限公司出版英文版。

张耀崑 :1962年生于北京市,先后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中央财经大学,获文学士、经济学硕士学位,主任编辑职称。从业金融与财经专业编辑工作34年余,参与《中华印刷通史》《中国印刷史简编》《中国印刷之最》《古今印刷趣谈》等多种印刷史著作的编纂,在《金融时报》《香港印艺月刊》等多家报刊上发表文章数十篇,现任中国金融时报社总编室副主任。

 中华印刷史典故之七十八 
最早(现存)的饾版印刷品《萝轩变古笺谱》
饾版印刷,是在套版印刷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较之套版印刷更为成熟、精湛的印刷术。它既有别于北宋出现的、用来印刷纸币的早期的分版套印,也不同于元、明二朝始用的早期的整版套印。它是一种类似于分版套印而又具有阴阳向背、浓淡层次的新型艺术。说它是艺术,是因为它的工艺本身更多地受到绘画艺术的影响;它的产品,与手绘作品几乎没有什么区别,达到了几可乱真的程度。在这一点上,尤其是与拱花术的协调配合,是任何近现代印刷技术所难以达到和比拟的。
顾名思义,饾版印刷使用的印版是“饾版”,这里所说的“饾版”中的“饾”字,乃“饾饤”之意。“饾饤”又称“斗饤”、“饤饾”,是一种堆积食品。杨慎《升庵全集》卷六十九《食经》中,说它是五色小饼,作花卉禽珍宝形,按抑盛之盒中累积,名曰“斗饤”。饾版则是采用类似于“斗饤”的堆集、累积形式进行印刷的印版。《辞海》“饾版”条的释文是:“明万历年间,安徽民间流行的一种木刻套版多色迭印的印刷方法。通常先根据画稿设色深浅浓淡、阴阳向背的不同进行分色,刻成多块印版,然后以色调套印或迭印。因其堆砌拼凑,有如饾饤,故称”。
饾版印刷工艺,是一种极为复杂的工艺技术。尽管它的主要工序——勾描、刻版和刷印与套版印刷中的分版套印相似,但它对这三大工序的具体操作要求之高,却远非分版套印乃至整版套印可比。首先,它在勾描之前要组织三大工序的技术人员共同进行分版研究,并通过研究,把需要复制的画面按照色调的不同和画面的阴阳向背、浓淡层次,分解成若干套版样。这是一项关键的艺术再造工程。如果你了解近现代印刷制版工艺,你就不难想象在没有网点的情况下,要再现原稿上那具有浓淡层次的连续调色彩,在工艺技术上是何等的困难。而分版是否得当,正是饾版印刷实现这一再造的关键和基础。
分版方案确定之后,要按照分版方案设置之要求,用笔和雁皮纸勾描、分解画面,准确地勾画出各色块的轮廓线,以区分出各色彩的区域和层次。有些珍贵的古代书画,于分版、勾描之后,还要进行复描勾版,以保护原作和对原作损伤部位进行再创作,使复制品得以真实地再现古典艺术之真髓。
勾描之后,下一个工序是刻版。刻版是饾版印刷工艺复制成败的重要环节,只有在选好合适的板材、精密细致的加工、得心应手的工具和平整地上好版样的情况下,才能雕刻出与原作相应的各种线条图案和皴法的风韵。因此,饾版印刷的刻版人员多是精通绘画和书法的艺师。
印刷是饾版印刷的第三道工序,是用刻好的印版按原作风格和韵味进行复制的再现艺术。与近现代印刷不同的是,饾版印刷工艺中的印刷更多地需要操作者个人的艺术修养和操作技能。尤其是印制古旧和难度较大的巨幅画面,更具难以言传的奥妙。对复制者来说,承印物材质(譬如用不同的纸张或织物)的不同,复制品幅面的大小,画面的新、旧、工、写和设色繁简,以及阴阳向背、浓淡层次上的特点,均须采用不同技法,才能达到再现原作、几可乱真的艺术效果。
饾版印刷始于何时、何人,说法不尽相同。一般认为是明朝的胡正言。原因是早期人们能以见到的饾版印刷品,只有胡正言刻印于明熹宗天启七年(公元1627年)的《十竹斋画谱》和明毅宗崇祯十七年(公元1644年)的《十竹斋笺谱》。1963年春,上海博物馆于浙江西部地区又采访到明启宗天启六年(公元1626年)金陵(今南京)人吴发祥用饾版印刷工艺刻印的《萝轩变古笺谱》,而且这部《萝轩变古笺谱》刻、印俱佳,品质上并不亚于比它晚出19年的《十竹斋笺谱》。况且,吴发祥刻印的《萝轩变古笺谱》刀法娴熟、印制精良,绝非饾版印刷发明之初的印刷品。因此,对饾版印刷的起始时间和创始人的认定,需要进一步深入研究,从明代盛极一时的徽派艺术中图去探寻。
前已述及,现存最早的饾版印刷品是江陵吴发祥刻印于1626年的《萝轩变古笺谱》。该笺谱之足本于1963年为上海博物馆在浙江西部访得,上下两册。册首有“清绮斋收藏”字样。说明这部笺谱曾由清人张宗橚的“清绮斋”收藏过。据《清绮斋书目》记载:“《萝轩变古笺谱》为白口,单栏,上下二册。上册49页,98面,含颜继祖小引三页;下册45页,90面。”另据《金陵通传》载:“《萝轩变古笺谱》为吴发祥在金陵刻成,时年48岁”。既然该笺谱卷首的颜继祖小引中说《萝轩变古笺谱》书成于明熹宗天启丙寅(六年,公元1626年),而《金陵通传》又说吴发祥时年48岁,由此可以断定这位饾版印刷的先驱吴发祥生于明万历六年(公元1578年)。目前我们所知道的是:吴发祥,号“萝轩”,生于明万历六年(公元1578年),48岁时在金陵采用饾版印刷工艺成功地刻印了收图182幅、被颜继祖誉作“翰花之奇观,文房之至宝”的《萝轩变古笺谱》。其中,“变古”者,乃以象征手法描绘典故之意,即通过象征性手法,绘制一幅以一个典故为内容的图画。例如,《萝轩变古笺谱》中有一幅画名为《书画船》,画中画得是一只装满书画的小船在水中荡漾。显系按黄庭坚所作《戏赠米元章》诗句中的“沧江静夜虹贯月,定是米家书画船”而作。其寓意在于描写当时的大书法家米芾喜藏书画、与书画形影不离的情景。这与胡正言在《十竹斋笺谱》中按韩愈诗“邺侯家书多,插架三万轴”绘刻《邺架》、以“孔融让梨”这一典故绘刻《融梨》的构思和手法是一样的。冯鹏生先生在其《中国木版水印概说》中说:“以象征性的手法,绘制一个典故的内容,大概亦即所谓的‘变古’。”《萝轩变古笺谱》之名或许就是由此而来的。

编者简介

赵志忠,笔名赵刚,号国学守望者,男,1973年4月生,河北省献县淮镇人。作品发表于《诗刊》《中华诗词》《中华辞赋》等。中国作家协会《诗刊·子曰诗社》社员,诗词中国·中华诗词网2017年度优秀通讯员,采风网2017年度十大新闻奖获得者,河北省诗词协会会员,河北省采风学会会员,河北省沧州市诗词楹联学会副秘书长,沧州市新联会常务理事,沧州市作家协会会员,《沧州骄子》编委,《诗眼看世界》创始人,采风网沧州站站长,献县知联会理事,献县新联会副会长、秘书长,沧州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第七次代表大会代表等。

扫描或长按二维码加关注,国学守望者问候!

投稿微信:18232790185国学守望者 (手机同号)

 如果喜欢,就请稀罕”或“喜欢”一下,然后转发与大家一起分享!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