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育儿:成都宝妈与孩子签「条约」:你的孩子离成才,差了这一步┃桔子

作者┃桔子  朗读┃梓滢
编辑┃丄学号  主持┃梁山伯

近日,微博一则新闻在育儿圈活了。

成都有一位宝妈,竟然用签订条约的方式来教育孩子。

张鹿跟丈夫有一个7岁的孩子,由于丈夫经常出差,所以孩子基本是由张鹿一个人带的。这就导致孩子极度的依赖她。

暑假到了,孩子放假在家。这是孩子的愉快假期,却是张鹿的噩梦开始。

做作业喊妈,吃饭喊妈,喝水喊妈,楼下玩的时候也喊妈……

孩子几乎无时无刻不在喊妈,张鹿的时间被大量占用,孩子无时无刻的呼叫,使得她无法专心工作。

终于,张鹿再也忍受不了孩子的“骚扰”,果断于7月6日中午,与孩子签下一份《不要喊妈平等条约》。

张鹿与孩子列下10点条约,涵盖学习和生活许多方面。

看到这样一则新闻,许多网友表示赞同,认为这样可以从小培养孩子的独立性。

心理专家也表示:这份《不要喊妈平等条约》是不错的选择,可以培养孩子的独立思考能力、独立解决问题的意识等。

弗洛伊德说:“成长的主要动力,来自和父母的分离。”

我们大多数父母都希望给自己的孩子最好的。不管是物质上的满足,还是生活中的帮助。我们认为,只要这样,孩子就能顺利成长,大有作为。

但其实,保护孩子能达到的,只是让孩子顺利成长。若想让孩子有所作为,正确的做法应该是——放手。

孩子只有自立自强,才能成长成才。

01

毁掉一个孩子最好的方法

就是对他百依百顺

前几天,我看到这样一则新闻。

在青岛,有一位42才得子的妈妈,为了保护孩子,竟然将孩子“圈养”在家里。

妈妈对孩子万般呵护,包办了孩子的所有事务,生怕孩子受到半点伤害。

更让人难以接受的是,孩子已经八岁了,妈妈却因为害怕孩子受老师的委屈,不让孩子去上学。

在我看来,远离了学校的教育和社会的洗礼,这个孩子基本已经被毁了。

还记得河南信阳哪位因为“懒得吃饭”而被饿死在家中的杨锁?

杨锁出生在一个小山村,虽然家境贫寒,却过着“少爷”一样的生活,在家不用干活,甚至外出都有扁担挑着。

父母给予了他无微不至的关爱,却也在一步步的把他推向深渊。

到了十八岁时,杨锁的父母相继离世,他再也没有人可以依靠。

父母的溺爱让他丧失了基本的生存能力,他无法在社会上立足。只能整天躲在家中,依靠亲戚的救济生活。

他变卖了家中所有物品,生活穷困潦倒,更可怕的是,他十分的懒惰。最后竟然被活活饿死在家中。

可以想象,哪位被“圈养”的女孩,很可能会变成下一个“杨锁”。

网络上有个词,叫“直升机式父母”。说的是哪些无时无刻不在关注着孩子,随时准备帮孩子解决一切问题的父母。他们看似对孩子无比关爱,但其实根本无法给孩子足够的成长空间。

中国是“直升机式父母的超级大国”,许多孩子在父母的眼中是“小公主”、“小王子”,被家人呵护有佳。殊不知,这既是害了孩子,也是害了自己。

教育家马卡连柯说过:一切都让给孩子,为了他牺牲一切,甚至牺牲自己的幸福。这是父母送给孩子的最可怕的礼物了。

孩子过分依赖父母,缺失的不仅仅是解决问题的能力,还有辨别是非的能力,因为孩子觉得,任何事情都可以有父母帮忙,任何后果都可以由父母来承担。

因此会养成他们随心所欲,无视规矩,不尊重他人的习惯。

孩子过度依赖父母,长大了可能会变成吭老族,当父母不能满足孩子时,他们可能会对父母心生怨恨,恶语相向,甚至大打出手。

父母给孩子过多保护,只会让他们成为“巨婴”,他们根本无法适应社会,更不可能“高飞”。

02

自立,是走向成功的第一步

居里夫人说:路要靠自己去走,才能越走越宽,这才是正确的。

香港首富李嘉诚有两个儿子,分别是李泽钜和李泽锴。他们两个,一个是长江集团主席,一个是盈科拓展集团主席。

一般情况下,大家肯定会以为,李嘉诚的两个儿子能取得这样的成绩,一定是完全依赖他们的父亲。其实结果恰恰相反,李泽钜和李泽锴的成就,都是他们自己争取来的。

而李嘉诚所做的,就是让两个孩子学会自立。

李泽钜和李泽锴十五六岁时,就被父亲送到国外去了。

李泽锴

让两个孩子远离家乡,远离亲人,只身在外求学深造。换作我们大多数父母,肯定是不忍心的。

但是李嘉诚说:“为了他们的将来,就是再不忍心也要忍心。”

两个孩子在父亲的良苦用心下,取得了优异的成绩,顺利从美国斯坦福大学毕业。

回国后,他们想要在父亲的公司了大展宏图,干一番事业。可是,李嘉诚却拒绝了他们,

说:“我的公司不需要你们,还是你们自己去打江山,让实践证明你们是否合格到我公司来任职”。

面对父亲的“冷酷”,兄弟二人没有灰心,而是去了加拿大,分别从事地产开发和银行投资。他们克服了难以想象的困难,终于干出了一番事业。

作为父母,我们要知道,孩子的潜力是无穷的,我们的保护,只会限制他们潜力的释放,只有适当的放手,才能让他们得到充分的发展。

漫漫人生路,只有孩子自己,才是决定自己人生的那个人。而我们作为父母,能做的只有授人以渔,让孩子掌握生存的本领,只有这样,他们才能走得更远。

03

正确帮助孩子培养自立思维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在“成都宝妈与儿子签订《不要喊妈条约》这则新闻的评论区”,微博网友李女士分享了她的育儿经验。

李李女士有一个12岁的儿子,在儿子8岁时,同样也是无论什么事都要喊妈帮忙。

但是李女士采取的方法跟张鹿的完全相反。

李女士觉得,阻止孩子“喊妈”,孩子可能会放弃做这件事,或者喊爸帮忙,这样对孩子能力的提高没有实质性的帮助。

于是李女士干脆“一帮到底”。

每次孩子需要她时,她不是快速的帮孩子解决问题然后把孩子打发走,而是耐心的指导孩子自己去解决问题。

她觉得:“授儿以鱼,不如授儿以渔”。

长此以往,孩子学会解决的问题越来越多,当遇到同样的问题时,孩子不再找妈妈了,而是用妈妈教的方法,自己把问题解决。

有时候孩子自己动手解决问题以后,还会开心的跑到妈妈面前,骄傲的告诉妈妈,他是如何独立解决问题的,这时候,她就会给孩子一些夸奖和鼓励。

孩子得到夸奖之后,便更愿意自己解决问题。

慢慢的,孩子找妈妈的次数变得越来越少,现在孩子已经能独立处理很多问题了,有时候甚至还能自己做决定。看到孩子的成长,妈妈表示非常的欣慰和开心。

正确的引导,比盲目的帮助更有效。

戴尔·卡耐基说:为了成功地生活,少年人必须学习自立,铲除埋伏各处的障碍,在家庭要教养他,使他具有为人所认可的独立人格。

我们每一个父母都希望儿女成才,但我们不能陪伴儿女一生,他们的人生路,得需要他们自己去走。

我们能做的,就是培养他们解决问题,自立自强的思维和方法,这比帮助他们解决困难要重要得多。

共勉。

作者:桔子。有事写作,没事学习的午夜奋斗小超人。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