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马平川的浚县,竟有8座大大小小的“馒头山”
浚县位于河南省北部,地处太行山东麓与华北平原的过渡带。平原面积占80%左右。西部为淇河平原,东部为卫河和黄河故道平原。自古为天下粮仓,是全国优质小麦生产基地县,有“浚滑收,顾九州”的说法。
由于平时我们行走大路较多,总感觉浚县大地平畴沃野,一望无垠,很少能看到星散其间的8座小山。虽然这些山不大,有的名气还真不小,如大伾山、浮丘山。虽然这些山不高,山上的故事还真不少。这些山都是平地突起的,就像放在平整的蒸笼篦子上的一个个馒头,用馒头来形容这大大小小的8座山再形象不过了。
大伾山 位于 县城东一公里处,南北长1.75km,东西宽0.95km,面积1.66平方公里。最高海拔135米,系太行山余脉。大伾山最早记载见于《尚书·禹贡》:禹疏河,“东过洛汭,至于大伾。”后曾名黎山、黎阳山、青坛山,因在县城东,俗称东山。它平地拔起,山势奇特,东瞰古黄河,西望太行山,自古即为河朔一大胜景,帝王将相、文人雅士登山览胜者代不乏人。山上文物古迹荟萃,古建筑星罗棋布,为浚县重要旅游资源。
浮丘山 位于县城西南,东峙大伾,西滨卫河,曾名“小横山”,因在卫河之滨,远望其“势若浮舟”,故名浮丘山。南北长1.5km,东西宽约0.65km,面积约0.98平方公里。系太行山余脉,山顶有一突兀石峰,俗称“小金顶”,又名“山上山”,为一绝景。每年正月、八月有古会,香客游人如织,登山游览者四时不绝,最高峰日达20万人,碧霞宫远近闻名。
浮丘山的“小金顶”
善化山 在县城西北15㎞火龙岗东侧。南北长约1.5km,东西宽约1.35km,面积约2.03平方公里,至高海拔203米,系太行山余脉。山因“出云为楼、台、舟、车、旗、鼓、人、马之状,变化不一,故曰善化”。又因孤峰耸立,高而尖,俗称尖山。盛产青石、花斑石,长期是浚县石灰、石料、石雕品的重要产地之一,现已封停。善化山古名枉人山,相传殷纣杀少帅比干于此。唐宋时此山森林密布、松柏苍翠,有清泉数十,常流不息。又传唐时尉迟敬德曾在此山黑松林打虎,宋时杨延景在此截杀潘仁美。
善化山采石后留下的坑址
象山 在善化山南,系太行山余脉。南北长约1.75km,东西宽约1.5km,面积约2.63平方公里,至高海拔231.8米,是浚县境内最高点。岩矿资源丰富,石质优良。明万历六年(1578年)大名知府王都奉命在此采石,运往北京建造皇陵。民国初年中山陵《建国大纲》刻石也采于此。南山腰原有云锦寺,是著名医学家、书法家傅山隐居讲学处。现已辟为象山生态公园。此山原名相山,盖与殷相比干有关。
修复中的象山生态公园
白寺山 在县城西9km火龙岗上。南北长约2.5km,东西宽约1.15km,太行山余脉。原名白祀山,相传秦始皇东巡时在此祭祀西岳。山南有无字巨碑,传为始皇所立。此山盛产花斑石,是明代与屯子善化山天、地、玄、黄齐名的五大花斑石采石场之一。今存明代采石场塘口遗址。
明代白寺山花斑石塘口遗址
同山 位于县城西南16km,小河镇与卫贤镇接壤处。长约2.1Km,宽约1.75Km,也是太行山余脉,石质优良,是浚县灰石产地之一。因距朝歌不远,据传为周武王伐纣与诸侯会盟之地。另据《尔雅》解释“山无草木曰童”,又作童山。隋末,瓦岗军首领李密与宇文化及在此决战,李密中箭负伤。
浚县同山(童山)
凤凰山 在大伾山东北1km,属大伾出分支。山体呈龟形,直径约150米,周长500余米。过去青石裸露,表层无土覆盖,易于开采。上世纪五十年代已被削平,今隐约仍可见遗址。凤凰山,原名居山,在《宋史·河渠志》中有记载,与大伾山之间的黄河河道上曾架有天桥,御赐名天成桥。
紫金山公园
紫金山 位于凤凰山东北250米处。西南至东北走向,长约250米,宽约100米,青石裸露,开采方便。1936年修建滑县道口至内黄楚旺的铁路时,大量采石、烧灰于此,今已夷为平地,残存一些凹坑。历史上曾名汶山、汶子山,与大伾山之间的黄河上有天桥相连,属滑州,御赐名荣光桥,毁于兵燹。未开采之前紫金山“翠石棱棱,山无余土。相传玉女修炼其上,丹成飞去。有白金泉、拖裙石、玉女岩、玉女观等”,今皆不存。原来“玉女仙迹”为浚县八大景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