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个不出名却高水平的对联,对仗相当工整,埋没千年后依旧惊艳
对联俗称对对子,是传统文化的瑰宝,深受老百姓的喜爱。不过,由于时间的原因,不少好对联被埋没在历史长河中。
我是真游泳的猫,一个喜欢对联的读书人。今天我在故纸堆里找对联,找到4个不出名却高水平的对联,对仗相当工整,埋没千年后依旧惊艳。如果大家喜欢对联,一定要关注我哦。
第1副:春闱得士,状元元是会元;晓殿迁官,少保保为太保。
古代有个会元叫作钱福,他在殿试中依然取得第一,高中状元。所以有人想了一个巧妙的上联:“春闱得士,状元元是会元。”
上联的“元是”同“原是”,整个句式相当刁钻,一下子难住了很多人,谁也没有想出合适的下联。
后来有个聪明人,灵机一动,终于想出了下联:“少保保为太保。”
太师、太傅、太保为三公,少师、少傅、少保为三孤。少保与太保都是官职名,而太保更高一级。
而下联的“保为”,解释为“必定是”的意思。不得不说,这个下联真是绝了,对仗相当工整,手法也是一模一样,令人惊叹。
当然,有的朋友可能觉得下联平仄有点小瑕疵,那就请你自己对出一个更好的下联吧。我感觉这个下联本身已经足够绝了。
第2副:身在异乡为异客;每逢相识倍相亲。
这是一副集句联,乃是古代某处会馆的对联。会馆乃是古代同乡组成的团体,如江西会馆,杭州会馆等,乃是在外游子联络感情,结识人脉的好地方。
这个对联化用了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的名句:“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对联作者巧妙修改,把“独”改成了“身”,“佳节”改成了“相识”,“思”改成了“相”。
这样一来,就修改了王维的诗意,而更符合同乡会馆的情境,让人在似曾相识中别有会心。这样的集句联,虽然立足在前人的基础上,却也体现了作者的好才华。
第3副:和尚头光,光似琉璃光佛;道官身老,老如太上老君。
这个对联上联说佛家,下联说道家,一绝。上联三个光字,下联三个老字,二绝。整个对联对仗工整,意境优美,三绝。
所以欣赏到这样的好对联,真是赏心悦目,令人惊奇复又惊叹也。
第4副:泾渭同流,清斯濯缨,浊斯濯足;炎凉异态,夏则饮水,冬则饮汤。
这副对联可以说非常的文雅了。上联出自《孟子·离娄》:“孔子曰:小子听之!清斯濯缨,浊斯濯足矣,自取之也。”
当然,这段话也和屈原与楚辞的典故有关。在《楚辞》中记载了屈原遇到一个渔父。
渔父劝屈原早点退隐,见屈原不听劝告,于是唱着歌而离开:“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吾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吾足。”
而下联同样用的是《孟子》的典故,出自《孟子·告子》:“冬日则饮汤,夏日则饮水,然则饮食亦在外也?”
整个对联用孟子的典故对孟子的典故,十分妥当贴切,令人惊叹。
当然,又有朋友会说,这个对联对仗不工整啊。清斯濯缨怎么可以对夏则饮水,冬则饮汤怎么可以对浊斯濯足?
其实,这个问题我已经反复说过了。关注我的朋友,在我前面几篇文章里都可以发现。这种用法乃是对联本身的各自成对规则。
换言之,本联的对仗在于“清斯濯缨”与“浊斯濯足”对仗,而“夏则饮水”与“冬则饮汤”。
这是一种结构对仗,也就是说结构相似或者相同,所以对仗中出现重复的“斯濯”与“则饮”,乃是天经地义的。
有些朋友千万不要少见多怪哦,如果还有疑问,不妨多去看看古代的对联,相信会逐渐明白这个对仗规则的。
当然,我之所以认为这个对联很牛很厉害,不仅仅在于字面上的对仗工整,同时也是因为这个对联意境上值得我们深思。
上下联说的都是一种人生态度,大概属于道家的“和光同尘”、“随遇而安”的思想,也就是不要怨天尤人,不因为世态炎凉而让自己怨气冲天,而是应该自己好好调整状态,改变心态去适应这个世界和环境。
这样的对联,虽然是古人所写,但对我们现在的生活也有一定的启发,真是堪称千古绝对,足以让千年后的人感觉到惊艳与美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