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魏孝文帝全盘汉化
文明太后去世之后,北魏的历史正真进入了孝文帝时代。孝文帝沿袭着太后的改革路线图,继续推进,最终实现了全盘汉化。孝文帝的改革大刀阔斧,这不仅是一场制度性的变革,更是要改变鲜卑人的精神面貌,使得游牧民族完全融入到中原农耕文明中来。为了有效的推进汉化改革,巩固北魏政权的统治,孝文帝先从改变一些落后的风俗入手。
为了实现全盘汉化的改革,孝文帝决定把首都从鲜卑人居多数的平城(山西大同)迁到南方六百公里外,汉民族居多数的洛阳。这样大的动作,会触动既得利益者的利益;北魏权贵的房产地产及庄园田地都在平城,兴师动众,让他们搬家,肯定会遇到阻力。因此,他如果提出迁都,势必会遭到群臣的反对。于是他改变了策略。他动员三军,宣称要南征齐国。但是不管是迁都还是南征,此时都无法获得多数人的支持。不过皇帝毕竟一言九鼎,他想要做的事情总是能找到说服群臣的理由。
就要不要南征,孝文帝召开御前会议。在朝堂之上,群臣展开激烈的讨论,结果群臣都表示,现在大规模的对南用兵,是一次完全没有把握的军事冒险。为了说服群臣,孝文帝命太常卿占了一卦,结果是大吉大利。群臣都知道,现在天时地利都是不利于南征的,但是他们也不好反驳占卜的结果,尽管心里还是不大相信,也无话可说。只有任城王拓跋澄敢表示异议。他是孝文帝的堂叔,即是长辈,又是宗室领袖,自然较少顾虑。他说我们不用看卦象,只看客观情况。显然,他还是坚持他的主张,反对南征。孝文帝听了,板起面孔,说:“社稷是朕的社稷,任城王这样讲,难道是想要破国家的坏统一大业吗!”任城王并不退缩,他说:“社稷虽为陛下所有,但是作为臣子,看见国家误入险境,有责任及时挽救!”孝文帝寻思了半晌,才说:“大家各抒己见,有不同的意见也是正常的现象,朕不怪罪你。”
退朝之后,他单独召见了召任城王进宫。这时候他才跟任城王讲了他南征的真实意图,他对任城王说:“我们的国家是北方游牧民族的国家,平城尽管是用武之地,但是不适合文治。要推动改革,移风易俗,阻力重重。现在伐齐的确不是时候,但是朕不是要真的南征,朕是以迁都之名,实际上要迁都到中原。皇叔以为如何?”任城王恍然大悟,马上同意魏孝文帝的主张,不仅不再反对,转而积极支持。
于是孝文帝亲自率大队人马南下,从平城出发,到了洛阳。此时正是多雨的季节,雨一下就是一个月,道路泥泞,根本无法行军打仗,士气更为低落。但是孝文帝仍旧戴盔披甲骑马出城,下令继续进军。大臣们原本都是反对南征的,趁着老天爷的帮忙,他们又找到了劝阻南征的理由,于是纷纷的劝阻。孝文帝严肃地说:“这次我们大张旗鼓的南征,这样有始无终如何向国人如何交代?”这时候知道皇帝真实意图的任城王等少数大臣,及时站出来说:“如果一旦休兵确实无法取信于天下人,但是天公不作美,南征是别想了。臣等倒有个折中的办法,不如我们就迁都洛阳,这样就可以自圆其说了。”
大家听了,面面相觑,不知道该说什么好。孝文帝说:“就这么定了,同意迁都的往左边站,不同意的站在右边。”北魏的权贵们其实即反对迁都,但更反对南征。但是毕竟南征是要上战场的,在各方面都不利于南征的情况下,没有胜算的把握。打败了,自己能不能从战场上回来还不一定呢。所以两害相权取其轻,只好表示拥护迁都了。
孝文帝是受完全汉化教育长大的,他不满足于做一个“夷狄”的君主,而是要做个中国人的皇帝,因此首都一定要设在中国正统王朝的所在地,同时也有利于鲜卑民族全盘接受汉民族的文明。所以在孝文帝把国都迁到洛阳以后,就开始着手旧的风俗习惯的改革,彻底将鲜卑民族汉化。随后孝文帝就宣布几条法令:
一、改说汉语,三十岁以上的人改口比较困难,可以暂缓。
二、禁止穿鲜卑传统衣服,改穿汉装。
三、鲜卑姓一律改为汉姓。孝文帝将自己的拓拔改姓“元”,其他如“勿扭于”改姓“于”、“独孤”改姓“刘”,“丘穆陵”改姓“穆”,“步六孤”改姓“陆”,凡一百一十八姓,都由复音节改为单音节或双音节。
四、从平城(山西大同)迁都洛阳的人,拥有洛阳户籍,死亡之后,就葬在洛阳,不准归葬平城。
五、鼓励鲜卑人跟汉人通婚。
孝文帝的改革是自北魏建立以来从来没有过的变革,他全盘接受汉族的典章制度,大大的促进了汉族与鲜卑族的融合,在历史上是有巨大贡献的。然在当时,还是引起了一部分鲜卑人的强烈抵制,但是企图阻碍历史潮流进展的保守势力,不管怎么强大,随着时间的推移还是被汉族同化,最终还是完全实现了民族的融合。
来自: 陆一2 > 《魏晋南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