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六计》讲义第4讲:胜战计(三)

《三十六计》讲义第4讲:胜战计(三)

教学内容:《三十六计》胜战计之趁火打劫、声东击西

教学目的和要求:了解“趁火打劫”和“声东击西”这两个计策的原典、释义、计名探源及经典实例;探讨这两个计策的实质及在战争和博弈中的应用。

教学重点:“趁火打劫”和“声东击西”这两个计策的原典、释义、计名探源及经典实例。

第五计:趁火打劫

趁火打劫之计本指趁人家失火的时候去抢东西。现比喻乘人之危,捞一把。此计重点强调“时机”,这个时机是以对方所受祸害大小为条件,主张趁敌之危,就势取利。

【原典】

敌之害大①,就势取利,刚决柔也②。

【注释】

②敌之害大:害,指敌人所遭遇到的困难,危厄的处境。

②刚决柔也:夬卦的《彖》辞说:“夬,决也。刚决柔也。”决,冲决、冲开、去掉的意思。易经·夬卦为异卦相叠(乾下兑上)。上卦为兑,兑为泽;下卦为乾,乾为天。兑上乾下,意为有洪水涨上天之象。所谓刚决柔,就是下乾这个阳刚之卦,在冲决上兑这个阴柔的卦。此计是以“刚”喻己,以“柔”喻敌,言乘敌之危,就势而取胜的意思。

【释义】

敌方出现危难时,就要乘机进攻获取利益。这就是“以刚克柔”的方法。

【按语】

敌害在内,则劫其地;敌害在外,则劫其民;内外交害,败劫其国。如:越王乘吴国内蟹稻不遗种而谋攻之,后卒乘吴北会诸侯于黄池之际,国内空虚,因而捣之,大获全胜。

【解析】

所谓“火”,即对方的困难、麻烦。敌方的困难不外有两个方面,即内忧、外患。天灾人祸,经济凋敝,民不聊生,怨声载道,农民起义,内战连年,都是内患;外敌入侵,战事不断,都是外患。敌方有内忧,就占它的领土;敌方有外患,就争夺他的百姓;敌方内忧外患岌岌可危,赶快兼并它。总之,抓住敌方大难临头的危急之时,赶快进兵,肯定稳操胜券。

《战国策.燕二》中的著名寓言“鹬蚌相争,渔翁得利”,也就是“趁火打劫”的形象体现。敌人遭遇内乱,就可以乘机占领其领土;敌人遭受外患,就可以乘机笼络其子民;敌人内忧外患,就可以乘机占领这个国家。
    例如,越王勾践想乘吴国遭遇大灾害,连螃蟹和稻子都没有时,进攻吴国。后来终于乘吴王夫差北上到黄池与诸侯会盟,国内空虚时,大举进攻吴国,大获全胜。

《孙子兵法.始计篇》云:“乱而取之”,就是“敌有昏乱,可以乘而取之”。在常态下不容易征服的对手,在其遭遇不测时采取行动,往往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趁火打劫”平时会被解读为落井下石、乘人之危的意思,在对方危急时不顾一切为自己谋取利益,似乎是不正当的。在对敌斗争中,利用“敌弱我强”的形势,抓住有利时机,乘势取利,则是兵法的妙用。

【计名探源】

本计出自徐珂《清稗类钞·盗贼类·趁火打劫》:有所谓趁火打劫者,临时之盗也。遇有人家失火,即约一二伴侣,飞奔入内,见物即取,或持之,或负之,或扛之。主人加以诃斥,则曰:“将为汝寄顿于吾家也。”盖仓卒起意,利人之危而乘之也。

此计用在军事上指的是:当敌方遇到麻烦或危难的时候,就要乘此机会进兵出击,制服对手。

春秋时期,吴国和越国相互争霸,战事频繁。经过长期战争,越国终因不敌吴国,只得俯首称臣。越王勾践被扣在吴国,失去行动自由。勾践立志复国,十年生聚,十年教训,卧薪尝胆。表面上对吴王夫差百般逢迎,终于骗得夫差的信任,被放回越国。回国之后,勾践依然臣服吴国,年年进献财宝,麻痹夫差。而在国内则采取了一系列富国强兵的措施。越国几年后实力大大加强,人丁兴旺,物资丰足,人心稳定。吴王夫差却被胜利冲昏了头脑,被勾践的假象迷惑,不把越国放在眼里。他骄纵凶残,拒绝纳谏,杀了一代名将忠臣伍子胥,重用奸臣,堵塞言路。生活淫靡奢侈,大兴土木,搞得民穷财尽。

公元前473年,吴国颗粒难收,民怨沸腾。越正勾践选中吴王夫差北上和中原诸侯在黄池会盟的时机,大举进兵吴国,吴国国内空虚,无力还击,很快就被越国击破灭亡。勾践的胜利,正是乘敌之危,就势取胜的典型战例。

【经典实例】

实例一:荀攸授计除二袁

官渡之战结束后,袁绍因其在官渡之战中的惨败而内心愤懑不已,很快便郁郁而终。这对袁氏家族来说无疑是一个沉重的打击,但袁绍之子及其女婿仍手握重兵。

203年,曹操打算采用各个击破的办法,一举消灭袁氏的残余势力。首先,曹操率兵进攻占据黎阳的袁绍长子袁谭,袁谭难以抵挡,便派人火速向袁绍幼子袁尚求助。很快,袁尚便派兵前来支援。二袁合兵之后,形成掎角之势,于是曹操采取分路攻打的策略,将二袁打得退到了冀州城。因冀州城易守难攻,曹操转而南征荆州刘表。袁氏两兄弟见曹操撤兵而去,便开始放心地争夺继承权,并大打出手。最终袁谭兵败,逃到平原,但仍被袁尚团团围住,无奈之下,袁谭只好向曹操求援。

曹操想要答应,谋臣荀攸劝谏道:“如今天下群雄争霸,而刘表据江汉之间,却无扩张之意,可知其人胸无大志,不足为虑。但袁氏兄弟兵甲十万,占地千里,若他们和睦相处,共守成业,冀州便无法相谋。今应乘兄弟二人相攻,势穷而投我,先提兵除袁尚,后观其变,并灭袁谭。此等良机不可丧失。”

曹操听后大喜,当即采用了荀攸的计谋,兴兵至黎阳,先与袁谭联姻以稳其心,接着进攻袁尚。到次年8月,便扫清了袁尚的势力。第三年春,曹操又以“负约背盟”为名,消灭了袁谭。就这样,曹操占领了冀州之地。

实例二:摩根财团乘乱揽金

1894年,美国财政部的库存黄金大量外流,市面上掀起了一阵抢购黄金的风潮。美国总统向大金融家摩根和贝尔蒙求救,希望他们能帮忙稳定美国的金融市场。

摩根早就知道此次的抢购黄金风潮,与当时美国各地工人为争取8小时工作制而举行的罢工有关,而且美国政府也已到了无计可施的境地。于是,他同贝尔蒙拟定了一个计划,那就是由他们两家银行财团组织一个辛迪加(垄断组织形式之一),承办黄金公债,一方面可以解决财政部的危机,另一方面还可以获得高额的利润。

当然,摩根不会放过这么好的机会,他在提出这个计划的同时也提出了非常苛刻的附加条件。美国总统见后拒不接受。摩根没有放弃,而是通过秘密渠道打探美国国库的存金,当他得知美国国库只剩下900万美元时,他知道他的计划就要成功了。他对美国总统说:“总统先生,据我所知,××先生手中有一张总额1200万美元且今天就到期的黄金支票,如果他明天去兑现,那么一切就都完了。现在只有我的计划才能确保美国顺利渡过难关。”

无奈之下,总统答应了摩根提出的条件。当夜,摩根就拿出大量美元交给美国财政部,帮助美国财政部融通资金。而在后来承办政府公债的过程中,摩根财团利用市场差价,轻而易举地净赚了1200万美元。

学习札记

乘敌之危抓战机,五阳驱阴取其利。

果断决策刚克柔,困境厄险施劫击。

吴国天灾越偷袭,刘秀伐陇临宝鸡。

落井下石趁火候,摧枯拉朽创奇迹。

第六计 声东击西

所谓“声东击西”就是表面上声言要攻打东面,其实是攻打西面。这是军事上使敌人产生错觉的一种战术。此计的基本内涵是乱敌心志,使其对未来的发展变化无法作出正确的预期。想方设法让敌人措手不及,继而战胜他。

【原典】

敌志乱萃①,不虞②,坤下兑上 ③之象,利其不自主而取之。

【注释】

①敌志乱萃:援引《易经.萃》卦中《象》辞:“乃乱乃萃,其志乱也”之意。萃,悴,即憔悴。是说敌人情志混乱而且憔悴。

不虞:未意科,未预料。

③坤下兑上:此为萃卦之象。萃卦异卦相叠(坤下兑上)。上卦为兑,兑为泽;下并为坤,坤为地。泽地萃,有泽水淹及大地,洪水横流之象。

此计是运用“坤下兑上”之卦象的象理,喻“敌志乱萃”而造成了错失丛杂、危机四伏的处境,我则要抓住敌人这不能自控的混乱之势,机动灵活地运用时东时西,似打似离,不攻而示它以攻,欲攻而又示之以不攻等战术,进一步造成敌人的错觉,出其不意地一举夺胜。

【释义】

使敌人处于心迷神惑、行为紊乱、意志混沌的状况,不能判明和应对突发事件的发生,这是出现意想不到的变化的一种征兆,这时就要利用敌人心智混乱、无主张的时机将其消灭。

【按语】

西汉,七国反,周亚夫坚壁不战吴兵奔壁之东南陬,亚夫便备西北;已而吴王精兵果攻西北,遂不得入。此敌志不乱,能自去也。汉末,朱隽围黄巾于宛,张围结垒,起土山以临城内,鸣鼓攻其西南,黄巾悉众赴之,隽自将精兵五千,掩其东北,遂乘虚而入。此敌志乱萃,不虞也。然则声东击西之策,须视敌志乱否为定。乱,则胜;不乱,将自取败亡,险策也。

【解析】

声东击西,是以制造假象、佯动误敌来伪装攻击方向的谋略,通常是采用灵活机动的行动,不攻而示之以攻,欲攻而示之不攻;形似必然而不然,形似不然而必然;似可为而不为,似不可为而为之。忽东忽西,即打即离,巧妙地制造假象,促使对手指挥意志发生混乱。

我之举动敌人无法推知,我便可以对敌出其不意,攻其不备,一战而胜。在经商活动中,市场竞争激烈,各种关系错综复杂,经商本身就是智力的角逐,有时掩盖自己的真实意图,有意转移对方的注意力。欲买而示之以不买,欲卖而示之以不卖;低价可卖而示以高价,高价可买而示以低价等。

西汉景帝时,七国叛乱。汉将周亚夫固守城池,拒不出战。吴王刘濞带兵攻打城池的东南角,周亚夫却命令加强西北面的防备;不久之后,吴王刘濞的精兵果然向西北面发起了进攻,于是刘濞的军队没能攻入城池。这是面对敌人能够意志不乱,镇定自若,沉着应战的结果。

东汉末年,朱儁包围了宛城的黄巾军。他在城外垒起一座土山观察城内的形势,当他击鼓进攻西南角时,所有的黄巾军都马上到西南面进行抵抗;在这种情况下,朱儁亲自率领5000精兵,突然袭击东北角,于是乘着城内空虚而攻入。这是由于敌人神志慌乱,不能正确预料和判断战场形势的结果。

然而声东击西的计策,必须根据敌人的意志是否混乱来决定。敌人意志混乱时,运用这一计谋就能取胜;敌人不慌乱而有准备时,运用这一计谋将是自取灭亡。因此这是一条十分冒险的计谋。

【计名探源】

吕尚在《六韬·文韬·兵道》中说:“欲其西,袭其东。”韩非在《韩非子·说林上》中说:“今荆人起兵将攻齐,臣恐其攻齐为声,而以袭秦为实也。不如备之,戍东边。荆人辍行。”刘安在《淮南子·卷十五·兵略训》中说:“用兵之道,示之以柔,而迎之以刚;示之以弱,而乘之以强;为之以歙,而应之以张;将欲西而示之以东。”杜佑在《通典·兵典》中说:“声言击东,其实击西。”刘基在《百战奇略·声战》中说:“凡战,所谓声者,张虚声也。声东击西,声彼而击此,使敌人不知其所备。则我所攻者,乃敌人所不守也。”

东汉时期,班超出使西域,目的是团结西域诸国共同对抗匈奴。为了使西域诸国便于共同对抗匈奴,必须先打通南北通道。地处大漠西缘的莎车国,煽动周边小国,归附匈奴,反对汉朝。班超决定首先平定莎车。莎车国王北向龟兹求援,龟兹王亲率五万人马,援救莎车。班超联合于阗等国,兵力只有二万五千人,敌众我寡,难以力克,必须智取。班超遂定下声东击西之计,迷惑敌人。他派人在军中散布对班超的不满言论,制造打不赢龟兹,有撤退的迹象。并且特别让莎车俘虏听得一清二楚。这天黄昏,班超命于阗大军向东撤退.自己率部向西撤退,表面上显得慌乱,故意放俘虏趁机脱逃。俘虏逃回莎车营中,急忙报告汉军慌忙撤退的消息。龟兹王大喜,误认班超惧怕自己而慌忙逃窜,想趁此机会,追杀班超。他立刻下令兵分两路,追击逃敌。他亲自率一万精兵向西追杀班超。班超胸有成竹,趁夜幕笼罩大漠,撤退仅十里地,部队即就地隐蔽。龟兹王求胜心切,率领追兵从班超隐蔽处飞驰而过,班超立即集合部队,与事先约定的东路于阗人马,迅速回师杀向莎车。班超的部队如从天而降,莎车猝不及防,迅速瓦解。莎车王惊魂未定,逃走不及,只得请降。龟兹王气势汹汹,追走一夜,未见班超部队踪影,又听得莎车已被平定,人马伤亡严重的报告,大势已去,只有收拾残部,悻悻然返回龟兹。

【经典实例】

实例一:毕再遇智败金军

1206年,南宋将领毕再遇和镇江都统陈孝庆决定联合攻打当时被金军占据的泗州城。身在泗州城内的金军得知这一消息后,立即关闭了城门,并加强了防范措施。看到金军接二连三的动作,毕再遇知道金军已探听到宋军将进攻泗州城的消息,于是与陈孝庆商量改变进攻的时间,打金军一个措手不及。

当到达泗州城时,毕再遇发现泗州城不大,却分为东、西两城,于是心生一计。他命人把所有的战船和武器装备全部转移到西城外,假装要全力攻击西城,然后再亲领主力部队偷袭东城。由于金军主力都被引到了西城,东城的防守自然就十分薄弱,不久之后,东城便陷落了。

攻克东城以后,毕再遇又乘胜率军进攻西城。一边竖起宋军大旗,军鼓齐鸣,制造声势;一边向金军喊话,劝其投降。腹背受敌的金军见东城已失,便毫不抵抗地献城投降了。

实例二:蒙哥马利智破阿拉曼防线

1942年秋,蒙哥马利将军率领英军抵挡住了德国陆军元帅隆美尔的猛烈进攻,并计划沿阿拉曼防线展开反攻,一举夺取北非战役的最后胜利。

阿拉曼防线从地中海岸一直绵延到广漠的内陆沙海,全线长达40英里,唯有北段地区可进军。为减少损失,顺利完成反攻,蒙哥马利仔细斟酌之后,制定出了“声东击西”的战术。

蒙哥马利一方面巧妙地伪装准备北面进攻的部队,同时命令其余士兵以缓慢的速度向南推进,以掩德军耳目。另一方面,他又让人在南部铺设一条长达20英里的新水道,并修建了模拟泵房、高架油箱、加油站、浅蓄水池等,还在那里摆满了“军车”和“军用物资”,从飞机上往下看,这里完全是一个阵地,且阵地里的士兵都在忙碌地进行着进攻前的准备。蒙哥马利的精心布置,终于让隆美尔上当了。隆美尔认为英军很有可能会在南部开战,于是他把旗下一半的坦克调到了南部。

1942年10月23日晚,蒙哥马利命令在阿拉曼防线北面和南面的英军同时发起进攻,而德军仍不知哪面是主攻方向,只能两头应付。突然,早已隐蔽在前沿阵地的英军从北面发起最猛烈的进攻。直到这时,隆美尔才知道蒙哥马利的真正目标,连忙重新部署兵力,可为时已晚。英军很快就突破了阿拉曼防线,取得了全面胜利,并乘胜夺取了北非战役的最后胜利。

【学习札记】

世事难料泽地萃,虚实莫测乱真伪。

忽悠搅扰造假象,出其不意无准备。

班超回师巧隐蔽,成功复台青史垂。

避重就轻出险策,运筹帷幄显神威。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