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0年前的一幅“巨宝”,这么美的草书,在整个书法史也罕见

我们常说“字如其人”,这句话是很有道理的,一个生性拘谨的人是难以写出大气磅礴的作品的,而一个豪爽大气不拘小节的人,其书法特点也必定不会谨小慎微!

在700年的元朝,有这样的一位大书法家,他是北方人,有一缕长髯,天生便具备北方人的豪侠之气,自幼随父亲闯荡江湖,结交了许多名人侠士,晚年的他隐居杭州西湖,书法之名远播天下。

打开凤凰新闻,查看更多高清图片

鲜于枢草书《石鼓歌》

我们都知道元朝的书法大师赵子昂,其实赵子昂的书法成就跟他的指点是分不开的,赵子昂曾经这样评价他的书法:

“余与伯机同学草书,伯机过余远甚,极力追之而不能及,伯机已矣,世乃称仆能书,所谓无佛出称尊尔。”

意思是我跟他一起学习草书,但他远超于我,我虽然极力追赶,但终有不及,虽然我的名气比他还要大!

鲜于枢草书《石鼓歌》

这个人便是“髯公”鲜于枢!

当时的大书法家陈绎曾也说:

“今代惟鲜于郎中善悬腕书,余问之,嗔目伸臂曰:胆!胆!胆!”

鲜于枢的用笔之法来自于“悬腕”,这种悬腕之法,据记载,唐朝的怀素善用此法,宋朝的米芾也善用此法,甚至能够以此法写小楷,而鲜于枢则是完全继承的这种用笔方法,并且加上自己的豪侠之气,写出了一时无两的草书绝品!

鲜于枢草书《石鼓歌》

赵子昂早年的书法学习他的祖上宋高宗赵构,深受晋唐书法影响的鲜于枢见到之后规劝道:当从右军入手。自此之后,赵子昂的书法才回归晋人,才开始举起了一面“复古”的大旗。

元代的书坛有两位“巨擘”,一个是赵子昂,另一个是鲜于枢,他们两人被誉为书坛“二杰”,从整个书法史来看,赵子昂的综合水平高于鲜于枢,而草书水平则远不如鲜于枢。

鲜于枢的草书乃是完成继承唐怀素而来,加之他对于晋人书法的独到体悟,才形成了一种妍美流畅而铁画银钩的书风,这自然也是与他的“悬腕作书”有关。

鲜于枢草书《石鼓歌》

这种“悬腕法”在宋朝称之为“提腕法”,用今天通俗的话来讲,就是“悬肘法”,这种方法简而言之就是不管写多大的字都要“悬肘”。并且在每一个笔画结尾和新的笔画开始的时候要蓄力,腕随笔转,从而做到笔笔中锋,所以我们如今看鲜于枢的草书,力量感十足,笔笔劲力非凡,就是这种提腕法的结果!

鲜于枢生平最具代表性的作品乃是他的草书《石鼓歌》,这件作品被誉为“墨宝巨珍”,这么美的草书,放眼整个书法史也不多见。

鲜于枢的这件《石鼓歌》如今藏于《美国大都会博物馆》,此作对于后世的草书影响极深,此作笔笔中锋,浑圆而成势,整体凝重而不是妍美风姿,在严谨的草法当中蕴含森严规矩!

鲜于枢草书《石鼓歌》

大书法家袁褒曾评价道:

“困学老人善回腕,故其书圆劲,或者议其多用唐法,然与伯机相识凡十五,六年间,见其书日异,胜人间俗书也。”

鲜于枢晚年筑“困学斋”,自称为“困学老人”,其书法圆融成势,在整个书法史上这样的草书也极为罕见!

这件《石鼓歌》写得的确不凡,能够追到唐人,在元代能够有这样的草书奇作,实在难能可贵!

鲜于枢草书《石鼓歌》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