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兰芳:重视舞台艺术生活的文字记录工作
近年来,戏曲界在百花齐放、推陈出新的方针指导下,以会演竞赛、互相学习的方法,开拓了心胸和眼界,认识到继承、挖掘、发扬传统艺术的重要性,连话剧、电影方面也都提出向戏曲传统学习的问题。
继承、挖掘、发扬传统艺术的具体工作方法,是多种多样的,老艺人把精湛的艺术口传心授,来教给下一代当然是首要的,唱片纪录、电影纪录、文字纪录也各有特长,可以相互为用。文字纪录方面,过去有关戏剧的著作,大部分以谈音韵、唱法、纪录工尺谱、简谱为主,至于包括全部表演的记载,是不多的,《文汇报》在这方面首先做了推动工作,现在就我述记《舞台生活四十年》的情况谈一谈。
1949年秋天,我从北京参加全国文代会回到上海寓所,《文汇报》编辑部来约我写舞台生活的经验,那时我刚刚参加政治活动,十分感到兴趣,同时还经常演出觉得在这个时候,开始写这样长篇连载的回忆录,恐怕力所不胜了。编辑部认为,现在我的工作忙,以后恐怕更忙,如果不抓紧时间,开一个头,将来就更难着手。
我细想他们的话是有道理的,就答应了,抗日战争期间,我曾经想要写一部回忆录性质的书,记述我的舞台生活,但八年离乱,始终没有兴致动笔。这时,我又想起当年看到过的许多老艺人的精湛演技,老生如谭鑫培、汪桂芬、孙菊仙;武生如俞菊笙、杨小楼;小生如王楞仙、程继仙、德珺如、朱素云;旦行青衣如陈德霖、王瑶卿;花旦如田桂凤、路三宝;老生如龚云甫、谢宝云;花脸如何桂山、金秀山、黄润甫、钱金福;丑行如罗百岁、赵仙舫、王长林,都是卓然成派,在观众中有深厚影响的。可是他们的独特精湛的表演艺术,除了内行中上了岁数的人还能讲一些印象而外,有些年轻人就连他们的名字都不清楚了,眼看这许多位有优越艺术的前辈,渐趋湮没,这是非常可惜的事。
梅雨田
其中,承先启后、综合众长的谭鑫培先生的表演艺术,我们还能从几张唱片中听到他的吐字、行腔、用气的法则。从《洪羊洞》《卖马》的唱片中还能学习我伯父梅雨田操琴的弓法指法,名鼓师李五的精妙鼓点子。陈彦衡先生所著的《说谭》《戏选》《燕台菊萃》等谭腔工尺谱,不但纪录了唱腔,还附带介绍了一部分谭先生的身段表情,这些都为研究谭派艺术的内行和业余爱好者提供了重要线索,成为京剧的珍贵文献。
从上面这些追忆中,我才意识到记述舞台艺术的重要性,就把它定为日常功课来进行写述。同时,我希望抛砖引玉,号召老艺人和名演员大家把毕生必得写出来,使一些表演艺术在唱片、有声电影的纪录以外,还能从文字上看到他们说出对人物体会、形体锻炼、技术掌握的各种经验和窍门。
我开始写这部书的时候,曾经拟定几点写作计划:
1、以亲身经历的真人真事为主。
2、介绍前辈艺人的精湛演技。在这方面,我们根据同行的传述与文字记载互相引证,务求准确可靠。
3、我本人所演的戏,几十年来经过若干次的修改、整理,如果按年份记述,未免繁琐、重复,因此,采用一线到底的叙述,以清眉目。
4、记述文体,采用一些古典小说中的描写方法,力求言浅意深、简洁易懂。
5、介绍舞台艺术为本书叙述的目的,但同时,也穿插一些绘画、雕塑、美术、风俗习惯、名胜古迹,以表明古典戏曲是一种综合性的舞台艺术。
记述戏曲表演和活动,时间、地点、人物都必须考证翔实。可是我没有完整的日记,四十年的事,全凭追忆,随时会发生困难。这就需要和我合作多年的老伙伴、老朋友、老观众帮我回忆,有时为了一句要紧的话,一个关键性的细节,要打听几个人,才能弄清真相。
在写作过程中,前后接到不少读者的来信或口头意见。有些同行和京剧爱好者,希望我多写自己的表演经验,少谈日常生活;一般读者则要求多谈社会背景,少谈过于专门的基本动作与舞台调度;戏曲学校以及研究机关又建议具体的详述一出戏的全部表演过程,以便作为教材来用。以上这些意见,在不同程度上,对我们的写作都是有益处的。
《贵妃醉酒》 梅兰芳 饰 杨玉环
此后,我们在谈到关于舞台表演和日常生活的关系时,尽量避免一些与表演关系不大的琐碎事例。但生活毕竟是戏剧的源泉,完全把戏剧与生活割裂开来,也是不对的。例如我演《醉酒》的卧鱼身段,原先并不了解这个动作的目的性,就是在日常生活里一次偶然俯身下去嗅花,从朋友们的一句笑话提醒了我,才把卧鱼的身段和嗅花结合起来的。再如养鸽子一件事,表面看来好象与演戏无关,我起初也只是为了爱好才养它,后来才发现我的眼神是从养鸽子锻炼出来的。同时也希望通过养鸽子来说明鸽子的守纪律、守信用、患难相助、见义勇为的集体精神。象一些体力衰退的老鸽子,一旦遇到鸽鹰的侵袭时,它就会勇敢地、机智地、迅速地飞上天去把群鸽引到安全的地带降落。所以我花了一定的篇幅来叙述它。
《一缕麻》 梅兰芳 饰 林纫芬
任何活动都不能离开时代背景的,戏曲更不例外,所以我在《牢狱鸳鸯》一节里,谈到天津日本警察局的一些狗腿子狐假虎威地迫害我们戏曲艺人的具体情况。又追溯在清末二次“国丧”中,是拿我祖父梅巧玲亲身经历的事来说明当时艺人的困苦遭遇的。《一缕麻》的演出,解决了一桩婚姻的纠纷。虽然当时已在辛亥革命后好几年,但封建礼教的意识还束缚着许多人,有门第相当的男女两家家长和未婚夫妇看过这个戏,受到感动,解除了包办的婚约。上面几件事的叙述,虽不足以反映出整个时代的全貌,但通过我个人的戏曲活动,也说明了当时社会上的一些现象。
《宇宙锋》 梅兰芳 饰 赵艳容
详细叙述身段和指示舞台位置,是最伤脑筋的事,如果写不清楚,能够使读者如堕五里雾中,莫名其妙。我们只能一步一步试探着写,逐渐找到一些经验我们写到《宇宙锋》的表演部分,是第一次把剧本、唱念、身段和赵女的思想感情、同场人物的思想感情综合起来描写的。初稿写出以后,我们先给不大熟悉戏曲表演的人看,这里面包括高小、初中乃至大学程度的学生。问他们懂不懂?他们说,故事和人物的思想活动,大体上看得懂,对于某些专门术语,还不能完全了解。我们就针对着他们不懂的地方,进行修改,有的换词汇,有的是加注说明,往往数易其稿,才发到报馆里刊登。我们在进一步写述《醉酒》《思凡》两个戏的时候,花了更多的力气,写得比《宇宙锋》又细致、完备一些,然而也只是全部表演的一个轮廓而已,如果当作教材来用,还是不够全面的。
《舞台生活四十年》我所写出的部分,只是用漫谈方式,说了一些我在表演中的经验,缺点是难免的,限于篇幅我不想多谈了。使我感到非常高兴的是,自从《舞台生活四十年》在《文汇报》连载后,引起各地的名老艺人的兴趣,都纷纷纪录他们珍贵的表演心得。甚至音乐伴奏、曲艺、杂技的老艺人也写出他们的经验。记述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不拘一格,精益求精,后来居上。而文化当局更重视这项工作,发动文化人与老艺人合作,专业记录,这对于裨益青年,昭示同辈都有极大好处。
拿我个人来说,九年前所写的回忆,假使今天才开始记录,就不可能说得那么完全,一个人经过的事愈多,遗忘也愈多,尤其是上了岁数的人,脑力一天比一天衰退。甚至一年前说过的话,今天复述一遍就会发现有某种程度的不同,时间拉长,遗忘更多,由此看来,文字纪录可以保存许多东西,如不抓紧时间,无形中时时刻刻都在丢掉许多东西,这些东西都是我们当年费了千辛万苦从祖先手里继承下来的,丢掉了真是冤枉,何况我们在实践中有了新的发展。
梅兰芳与许姬传
纪录的方法,执笔的人最好具备一定的戏曲常识,同时要与老艺人、名演员生活在一起,这样不仅能够熟悉老艺人的表演艺术,还了解他们的日常生活,思想感情,才能言之有物,动中窍要,使读者如见其人,呼之欲出。
老舍先生曾说,写文章与说话不同,假使把日常生活里的语言,用录音机录下来,自己一听就会感到那么别扭,不仅重言沓语,句法凌乱。有时耸耸肩,摇摇头,推推手,就代替了语言,所以把语言变成文字,必须经过一番加工组织。我认为纪录舞台艺术,尤其要有剪裁的能力,才能体现说话人的精神世界和语言特点,把精华部分点滴不漏的组织进去。
上面我继承与发展传统谈到对昔日艺术生活作文字纪录的一些体会,也只是希望这样会有助于正在进行这一工作的同志们的参考;有助于党的百花齐放、推陈出新的政策的深入贯彻,使我国戏曲事业,紧随着社会主义建设的豪迈步伐前进!
(摘自 《文汇报》1959年9月22日)
咚咚锵微信公众号由“咚咚锵—中华戏曲网”为更加广泛地宣传梨园行的新鲜资讯而搭建的平台,我们会将网站中的热帖以及本站 原创 精华不定期更新至本公众号。以优质的文字、图片、视频等形式传播戏曲界的大事小情,期待朋友们的关注和支持!(长按下方二维码可关注本公众号、也可搜索账号:ddq9999)想了解更多梨园动态请登陆:www.dongdongqiang.com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