舌尖上的中药—春天吃什么(清明篇)
舌尖上的中药——春天吃什么(清明篇)
点击关注
谭论古今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清明是我传统文化中的重要节日之一,想必大家都已踏过青,并且走的都不近,也应没少观花听风,来一次眼尖的享受。看看也应该尝尝,那今天就来说说这清明时节的舌尖上的享受。
清明我们要注意——养肝防寒,雨多风大有点冷,养肝防寒是重点。
舌尖上的清明
一、清明饼
一种叫绵菜的野生植物捣烂后挤压出汁,用这种汁同晾干后的水磨纯糯米粉拌匀揉和做成。
绵菜即清明草,也叫"米菜"。学名叫"鼠曲草",一年生草木。清明季节,会萌生出绵绵白毛细叶,开有黄色小花,人们采摘叶顶及花,洗净捣烂,和上糯米粉,入馅,制饼蒸熟而食;或不加馅以油贴锅,称为绵菜油糍。
【性味归经】甘,平。鼠曲草
【功能主治】止咳平喘,降血压,祛风湿,祛痰。用于感冒咳嗽,支气管炎,哮喘,高血压,蚕豆病,风湿腰腿痛、痰喘、风湿痹痛;外用治跌打损伤,毒蛇咬伤。
二、青团
青团油绿如玉,糯韧绵软、清香扑鼻,肥而不腴,是一款天然绿色的健康小吃。蒸熟以后绿绿的松软的皮儿,豆沙馅心甜而不腻,带有清淡艾草香气,香糯可口。
艾草性味苦、辛、温,入脾、肝、肾。《本草纲目》记载:艾以叶入药,性温、味苦、无毒、纯阳之性、通十二经、具回阳、理气血、逐湿寒,有调经止血﹑安胎止崩﹑散寒除湿之效。治月经不调﹑经痛腹痛﹑流产﹑子宫出血,可根治风湿性关节炎﹑头风﹑月内风等,为医家最常用之药。
三、清明螺
清明螺即田螺、螺蛳。因为清明前后是食用螺蛳的最佳时令,此时螺肉肥美,有"清明螺,肥似鹅"和"清明螺,顶只鹅"的说法。
螺味甘咸、性寒,入脾、胃、肝、大肠经;
具有清热,解暑,利尿,止渴,醒酒的功效;
治热结小便不利、黄疸、脚气、水肿、消渴、痔疮、便血、目赤肿痛、疔疮肿毒。
过去买不起鹅的人家,下河塘摸盆螺蛳,用清水养两天,然后夹去尾端,放点葱姜辣椒煮熟,就是一盆好菜。有的就用腌菜卤煮煮,清淡爽口、味道非常鲜美。
青团典故
一、传说有一年清明节,太平天国李秀成得力大将陈太平被清兵追捕,附近耕田的一位农民上前帮忙,将陈太平化装成农民模样,与自己一起耕地。没有抓到陈太平,清兵并未善罢甘休,于是在村里添兵设岗,每一个出村人都要接受检查,防止他们给陈太平带吃的东西。回家后,那位农民在思索带什么东西给陈太平吃时,一脚踩在一丛艾草上,滑了一跤,爬起来时只见手上、膝盖上都染上了绿莹莹的颜色。他顿时计上心头,连忙采了些艾草回家洗净煮烂挤汁,揉进糯米粉内,做成一只只米团子。然后把青溜溜的团子放在青草里,混过村口的哨兵。陈太平吃了青团,觉得又香又糯且不粘牙。天黑后,他绕过清兵哨卡安全返回大本营。后来,李秀成下令太平军都要学会做青团以御敌自保。吃青团的习俗就此流传开来。
二、传说清朝末年,正仪镇有个叫赵慧的女子,发现一种酱麦草是做青团子青汁的好原料,而用手工磨的粉做的团子更为柔软细腻,又不粘牙,存放数天不破裂、不发硬、不变色。后来正仪镇中心桥南一爿糕团店的陈四宝老大娘从赵慧处学得了这个秘方,从此青团子供应于市场,成了一种色味兼美,饶有乡土特色的点心。
图文|谭论古今团队
编辑|谭论古今编辑部
投稿|1115702100@qq.com
微信|谭论古今(gujinzhongwailunt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