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条问答 - 舌体胖大,服用健脾中药,效果反而不好,为什么呢?(49个回答)

容不才说两句!有个词叫“上热下寒”,也叫“上实下虚”。面对此象,多数考虑去上火与温下肾,来实现水火相济。有人瞄准中焦脾阳,认为是中焦枢机不利。确实,脾胃被公认为升降中枢,承上启下。位居中焦,理当只管中焦,为什么还有“脾主少腹”之权呢?脾胃属土,火生土,脾胃之火全仰仗心与小肠为基础。心脏保障土阳,胃火为证,小肠保障土阴(津),口津为证。注意关键词——口津!口津,决不可以简单视为水湿。水湿意味着阳不足气有虚,阳鼓气,合称阳气。若真是阳气不足,水湿如何蒸腾上位,理应肿胀之下才是。口有津,存于舌下颌中,足则口不干舌不燥,干稀尽可进食;鼻腔温润,不惧六淫。盛则灌入舌中,胀舌逼齿,故舌胖印齿。盛极则自溢为涎,此象常被误以为脾不摄津,责罪脾阳虚。果真吾虚,津何以上溢,脾冤矣!津精藏于五脏,余者储于肾,储不及则肆溢,以口为便。不仅口水多,妇人外阴也会多湿汁。大家不觉得,津液充盛的人,看上去水灵灵的,总体观象阳虚体质,其实不确切。站在津液角度看,阳气确实显虚,站在体能角度看,阳气已经做到该做的程度,并没有亏欠。那么问题来了,怪谁呢?怪用!五脏藏精为用,不用则腐,腐则败象丛生,寒湿也吧,湿热也吧,脾不摄津也吧,肾阳亏虚也吧,随你怎么猜测。蒙对了,也许暂时显效,再则依然。如何是好?唯有“节源开流”。用则益,不用则废,何不来个一举两得,两全其美。津上位于口,来者何意,除去润窍,主持下饭。故,以下饭为主题,多用自备,少用代偿,(憋死我了,说句人话吧),就是少进汤水,尽可能靠口水下饭。饭后不急于喝水,渴极才喝,以温开水为宜,少饮,解渴即止,再渴再饮。所谓生冷,指的是瓜果蔬菜,冰食饮品更典型。蔬菜能少则少,其它的全禁掉。坚持一段时间,如果感觉好吃好睡,体力有所进步,这就是你的最佳养生配方,后面的日子就这样过下去。健康就是仙,还需要寻找仙药吗!(悟觉与经验结合的成果,仅供参考。)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