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力难出奇迹,放松才是王道
因为大力哥,大力出奇迹这句话火遍了全中国,很多人都拿这句话来调侃一些事情或者开玩笑。
有些项目,大力是可以出奇迹的,比如砸核桃,比如胸口碎大石,比如单手劈板砖等等。
但有些项目,大力是出不了奇迹的,只能出糗,比如网球。
很多新手刚开始学网球的时候,基本上都没有转体,而是靠胳膊把球硬打过去,这样打球,不仅容易受伤,打出的球也不稳定,因为这样打球,胳膊很容易累,胳膊一累,打出的球自然会不稳定。
有些新手甚至认为,他胳膊越用力,打出的球便会越快,这是符合我们的常识的,也是符合牛顿第二定律的,在只用胳膊打球的情况下,的确是胳膊越用力,球速越快。
但是,网球不是只靠胳膊打的,网球是靠着整个身体在打球。胳膊和整个身体相比,哪个力气更大,哪个续航能力更强,答案是不言而喻的。
打球的时候,有一条动力链在我们体内兢兢业业地工作着,靠着动力链的高效运行,我们才可以连着三四个小时打出高质量的网球。
如果说动力链是一条大河,那么它的源头便是我们的双脚,膝盖,髋部,胸部,肩部,大臂小臂这些便是它的支流,它的终点是我们手里握着的球拍,这条大河里的所有“河水”都将注入拍头,转化为拍头速度。
靠着屈膝蹬地时大地母亲和双脚之间的相互作用力,动力链这条大河里有了水,这滚滚长江东逝水不停地流动,依次流过膝盖、髋部、胸部、肩部、大臂,此时这条大河可谓惊涛拍岸乱石穿空,携带着滔滔不绝的“河水”流经小臂注入球拍,驱动着球拍欢快地飞翔。
动力链要想高效运行,需要各个环节之间的高效配合,即每一环节都需要先加速,再减速,这样才能高效的把能量传给下一环节。
以髋部和肩部这两个环节为例,当转动髋部时,髋部开始做功,往动力链这条大河里注入能量,但是,当髋部转到与底线大致相互平行时,动力链这条大河已经流过了髋部,髋部便需要制动,以减少它“私藏”的能量,使更多的能量传递到下一环节,也就是肩部。
经过制动的髋部,不仅可以充分地燃烧自己奉献一切能量,还可以靠着自己庞大的重量,起到稳定上半身的作用,使得手臂对球拍的控制更加精确,就好像我们写字时需要整个身体保持稳定不动一样,这样手臂指头才能精确地控制手中的那根钢笔。
而髋部要做到这一点,就需要身体保持放松,放松的身体才可以让上半身像扭麻花一样充分的转体,而不是肌肉紧张,全身僵硬,使得上半身像根大树桩一样,底下转多少度,上面便转多少度。
大臂小臂更需要放松,因为只有大臂小臂处在放松状态,而不是发力状态,经过屈膝蹬地转体转肩后,大臂小臂才能处在滞后状态,并充分接受屈膝蹬地转体转肩传过来的能量,然后后发制人。大臂小臂与大腿小腿,髋部胸部肩部相比,质量很小,所以传递过来的能量可以使它产生很大的速度,进而带动质量更轻的球拍甩起来。
打球的时候,其实我们就像一根能甩动的鞭子。大地母亲是挥鞭之人,双脚便是鞭子的那个握把,膝盖、髋部、胸部、肩部、大臂、小臂都是鞭子上的某一环节。这些环节,从下往上,质量越来越轻,也越来越灵活。而球拍就是鞭梢,鞭梢与鞭子其他部位相比,质量轻到了极致,故而速度可以快到极致,即鞭梢效应。
鞭梢效应之所以可以发生,就是因为鞭子的两个环节之间处于一种弱约束的状态,就是说上一环节不动,下一环节也可以有一定的活动范围,这种弱约束,使得鞭子上某一个环节的能量可以充分的传递给下一环节,直到传到鞭梢。
我们人体如果想像真的鞭子这样,便需要身体处在放松状态,就是说肌肉没有盲目发力,使得身体崩的很紧,使相邻两个环节之间多了一些不必要的束缚,降低这根鞭子的效率。
打球时切记一定要放松,心里要放松,身体要放松,这样我们的神经系统才可以更加敏锐,肌肉才可以更加有弹性,唯有如此,才可以轻松地打出球质高的回球。
打网球时,大力出不了奇迹,放松才是出奇迹的王道。(来源:网球之家 作者:网球小菜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