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委掏枪要毙了他,此人还是不跑,后当司令,老司令高兴得没吃饭
在中国革命战争历史中,被称为开国上将的三杨之一的杨勇将军,是中野部队主力军一纵队的司令员,在他率领的部队之中,涌现出了许多能征好战的战士们。
其中有一对十分出名的父子兵,父亲叫做李冠卿,从师范毕业之后任学校教员,因着这一段的工作经历在中野第一纵队中担任小学教员。
他有个儿子名字叫做李学增,年纪小性格又比较活泼,部队里的人都很喜欢他,长大之后自然而然地就留到了杨勇为总司令地中野一纵部队当小兵。
而李学增在长大之后,脾气还是像小时候一样活泼好动,虽然招人喜欢,但在工作上因为不够细心也吃了不少的亏。
李学增不仅多次让总司令“生气”,就连政委有一次甚至也掏枪出来要毙了他,其他人让他赶紧逃跑,此人还是不跑。
多年之后,谁也没想到以前这样一个“混小子”也能闯出一片天,后来李学增当上司令时,老司令杨勇听到这个消息,高兴得都没吃饭。
一、李学增与杨勇总司令的爱恨情仇
由于父亲李冠卿的缘故,李学增从小就在中野部队的第一纵队中长大。
在李学增小时候,父亲在部队中还是一个小学教员,因此他常常跟着父亲识字,就这样过了一段时间,李学增也可以看懂一些东西了。
1943年12月,根据组织的任命,李冠卿被派遣到开封当工委书记,从事地下工作,革命年代,他没办法带着孩子一起赴职,只能在走之前将他托付给军区。
最开始,李学增决定先到部队当个小兵,但李冠卿考虑到李学增的年纪实在是太小,想要给他找一个译电员的工作。
这项工作对体力和其他方面的能力要求都比较低,暂时也还不用到战场上作战杀敌。
可是李学增并不愿意,他反而更喜欢需要每日都跑一跑的工作。
李冠卿不想他在现在这个年纪就做好上战场当兵的的准备,但看李学增也不听自己的安排,便彻底不管他了。
李学增也不气恼,自己跑去找部队的作战科长,说想要加入这个部队,但作战科长自己也做不了这个主,于是找到了当时的总司令杨勇。
杨勇听闻之后并无太大的反应,说“小孩要是不想干就不干了,别勉强他,还不如先问问他想做什么”。
而李学增在找到作战科长的时候就已经一股脑的“交代”了,他想要当参谋,因为参谋能认好多字。
于是,从这时候开始,李学增得偿所愿到了部队的作战科,当了一名作战参谋。
当时在部队的作战科是有两个作战参谋的,李学增到了作战科十分积极,对待每一项任务都十分重视,很得作战科科长满意。
后来,另一个作战参谋因为在执行任务时开了小差被撤职,作战科就只剩下了李学增一个作战参谋。
李学增从小就跟着父亲在一纵队长大,军队里许多首长都认识到他,李学增和杨勇二人的感情也一直都十分深厚。
因为在战争年代,司令员基本上都没有秘书,作战参谋李学增自然而然就成为了杨勇总司令的秘书。
在担任作战参谋的两年时间里,李学增无论是在完成任务,还是在军事才能方面,都表现得十分优秀,但有一次任务,却意外出了个乌龙。
某次,李学增接受总司令的任命,执行夜间任务,李学增带着两个小警卫员在一个路口等待着需要交接的师团,传递下一步的消息。
传达任务时,杨勇再三叮嘱一定要小心谨慎地传达。
可能是这次任务是第一次夜间在夜间执行,李学增在执行任务时十分紧张,虽然最后顺利完成了任务,但任务一结束,李学增就立刻放松了。
看着已经收到信息的师团逐渐走远,李学增带着两个警卫员就找了一个稻草堆,钻进去睡觉了。
没想到,总司令员杨勇对于第一次执行这种任务的李学增也带有担忧,就一直在作战室里等着他们,一整夜都没敢入睡。
一直到天快亮了,李学增才几个人睡眼惺忪地回到作战室。
杨勇问他:“小李,你自己摸摸你的脑袋,看看还在不在?”
李学增不知道杨勇等了他们一晚上,就无所谓的摸了摸脑袋说:“还在呀”。
杨勇看着李学增这样没有危险意识和组织概念,虽然十分生气,但念在他任务顺利完成,人也安全回来了,就问他们完成任务之后去干什么了。
听完了李学增的回答,杨勇说到:“我还以为你们被保安队给杀了呢”,李学增觉得莫名其妙,答到:“我有手,还带了枪呢”。
在一纵队,杨勇是看着李学增长大的,知道他的脾气性格,听完他的话也觉得哭笑不得,也就此作罢,只是仔细叮嘱他道,以后完成了任务记得要赶快回来。
二、苏振华政委:从枪杆子中“死里逃生”的李学增
杨勇司令员的好脾气在中野部队的第一纵队都是出了名的,在部队中要是有谁犯了错,最多就是瞪一下以示警告,从来没有骂过。
像这样对李学增生气说重话的批评,在以前更是从来都没有的。
不过虽然如此,大家也都知道,杨勇总司令员对于李学增实在是“爱之深,责之切”,李学增也就没有太放在心上。
然而在中野部队的第一纵队中,还有一位政委——苏振华。
苏振华在革命期间长期在第一纵队担任政委,是一个脾气十分“了不得”的虎将。
在他统帅之下的部队,有许多战士们都十分惧怕他,而李学增有一次差点被苏振华政委一枪枪毙,差点丢了命。
根据相关历史资料中的描述,苏振华上将的性子很急,他本人对待工作又十分认真,工作上有些事情交代了就必须要赶紧去办。
有时候是给定期限去完成,有时候还会亲自检查办理的结果,哪怕对结果满意了,完成任务的过程中也不能打一点儿“马虎眼”,更不允许在工作中拖拖拉拉。
他的秘书在《我给苏振华同志当秘书》中提到,“在和工作有关的事情上,他是一点人情都不讲的”。
苏振华在担任政委期间,对待工作的责任心极高,几乎每天晚上都要工作到十一二点钟,有时候甚至熬通宵,他的秘书经常半夜被叫起来吩咐工作。
“苏政委民主作风很好,能听进去不同意见,他很有主见,自尊心也很强”。
但据苏振华将军的秘书所说,苏振华这个人如果对什么事情、什么人不满意的话,脾气上来了以后偶尔也会发火,批评人起来也很严厉的,但是不会轻易骂人,
在苏政委的秘书眼中,苏振华是一个脾气很大但不常生气、发脾气的人,但是脾气发作起来就十分可怕,而李学增的做事风格和脾气和苏振华几乎是完全格格不入的。
李学增几十年之后回忆说道,“在解放战争中,有一次夜行军和敌人相遇,情况十分紧张,当时首长要看地图,但是当时地图被我们参谋人员放在马褡子里,一时之间还拿不出来,首长特别着急还大发脾气,甚至当时有的首长还要枪毙我。”
1947年6月,杨勇带领的一纵队夜间执行任务要渡过黄河,任务顺利完成后,在任务期间一直都十分紧张的李学增,终于可以放松一下精神。
他已经很长时间都没有换过衣服,于是打算在任务完成之后,先把身上的臭衣服给换了。
正好李学增看到杨勇司令员在房子里换衣服,那是中野第一纵队执行任务过程中捡到的国民党军的军服,于是他也到部队的物资营中准备找几件衣服,自己换一件新的,也给母亲捎上一件厚衣服。
但是没想到,杨勇司令员换完衣服之后就准备开始研究军情,司令员和政委几个人聚在一起,要看地图来研究现在的局势,商量应对之策。
而地图一直都是由作战科的作战参谋保管的,作战科的同志们一时之间都不知道作战参谋李学增跑去哪里了,花了很长时间,地图都没能找到。
由于当时的战争形势比较紧张,司令员和政委都很着急,在久久没能把地图拿出来之后,苏振华政委的脾气就忍不住了,直接大骂道,“你们作战参谋是干什么吃的,怎么出来行军打仗都不带地图”。
苏政委在平日里也是最接受不了在工作上不负责任的态度的,尤其是在局势特别紧张的情况下,这样的情况已经算是触碰到他的雷区了。
尽管如此,李学增还是没有出现,苏振华政委决定自己去找向导带路。
但当时黑灯瞎火的,向导也不是很清楚该怎么走,连续的“挫败”让苏振华政委更加生气,又开始骂李学增。
正好这时候李学增赶回来,照他本人的脾气,他也没把这件事情太放在心上,就对苏振华政委说到:“你骂我有什么用,地图我去拿,向导也是我来做”。
苏振华政委对于李学增这种“无所谓”的态度不知可否,但听到他说不让骂人,苏振华政委积攒的脾气一下就全部上来了:“还不让我骂你,我直接枪毙了你”。
苏振华政委马上要跟警卫员要枪,一面还说着“我毙了你”。
周围的人也没想到一下事情就发展得这么严重,赶紧跟李学增说:“小李,你赶紧逃跑”。
当时李学增还觉得莫名奇妙:自己没有错为什么要跑?
时任第一纵队参谋长的潘炎见状,立刻对李学增说,“赶快跑!”
这一点在李学增本人的回忆中也有迹可寻:“潘参谋长跑到我的跟前叫我赶快离开,救了我一命,首长对我的救命之恩,使我至今难忘”。
虽然谁也都不知道苏振华政委是否真的生气到想要枪毙了李学,但李学增将那一次称为“救命之恩”,也可以看出那一次苏振华政委的生气并不是吓唬人的。
三、那个“死里逃生”的小参谋也当上司令员啦
李学增的性格看起来是那种“痞里痞气”、做什么事情都无所谓的人,但从他小时候的经历来看,绝大部分原因是李学增和部队里的首长们都太过相熟。
包括杨勇总司令员和苏振华政委在内,虽然在部队中都是他的上司,也是从小看着李学增长大的长辈,个中情谊并非是他人可以了解和体会的。
李学增和首长们相熟了以后,说话上也就更加没轻没重,尽管两位首长都曾经不止一次地对李学增发过脾气,但一直到很多年之后,李学增和他们的关系还是很好,也会经常到北京来看望他们。
或许在他们的心中,李学增不仅是他们的部下,更像是他们的孩子。
有一次,李学增来到北京杨勇司令员的住处看望,正好赶上杨勇参加中央军委会议。
会议通过了李学增担任基地司令员的决定,回到家中的杨勇立刻同自己的夫人分享了这个好消息:“今天军委做出了决定,我们的小鬼终于也要当上基地的司令员了”。
据说,那次杨勇司令员正在午休,听到李学增来探望他们,一边提着裤子,一边喊着“小李”。
夫人还连忙说,“你倒是先把裤子穿好再去啊,人家小李现在怎么说也是个正经的司令员了”。
二人一直聊天聊到半夜,杨勇司令员高兴的甚至连饭都没吃。
这种若父子若兄长,同时又是上司的关系和情感,也正是中国革命战争中最美丽的底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