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古瓷底足演变,断代资料(必须收藏) 2024-06-13 12:31:10 元青花收藏文化苑 93篇原创内容公众号 早期承元代呈离心梯形,其后外足墙变垂直。足墙厚,足端平切。挖足草率,有的甚至浅挖即止。像所谓“饼形足”。 内足墙离心角度大,与底相交处呈现弧折。 外足墙端斜削,使之成为通常所称“鲫鱼背状”。 底心乳丁状突起明显。 明洪武釉里红四季花卉纹瓜棱石榴尊底部明洪武青花花卉纹执壶-台北故宫晚期内足墙与底相交处呈钝角折的较多。离心角度缩小,挖足渐深。内足墙向永乐时期的较垂直发展,观察这时期的涩圈迭烧器,有些已经接近十五世纪,民窑未见底足心挂釉器及外足墙画有青花圈线的现象明洪武 青花春寿铭云龙纹梅瓶-日本大阪市立东洋陶瓷美术馆藏 永乐宣德时期瓷器底足底足墙逐渐趋薄,器足由浅至深,由小至大。早期修足同洪武晚期,其后内足墙由离心过度我,挖足渐深,足端平切。明永乐 青花缠枝牡丹纹净水瓶底部釉面与露胎的交接处多呈现火石红色。质佳的足底内开始刷涂一层薄釉。由单涂足心进而半涂内足墙。足墙加高,直径放大。明永乐青花内府梅瓶底-日本大阪市立东洋陶瓷美术馆个别有挖足过肩。内足墙与底的交接处呈锐角折。而内足墙大部分却较垂直,与成化前后的修足特征相似。明永乐 青花穿莲龙纹天球瓶底 明永乐青花加金彩缠枝苜蓿花纹碗-北京故宫藏其区别在于成化前后的足墙较薄,且大多挖足过肩,挖足趋于细致,乳丁状突起不明显。质量高的一类足墙及器口沿较薄。明宣德岁寒三友碗底明宣德青花鱼藻纹十棱菱口大碗内足墙向心角度,自宣德以后呈逐步缩小之势。明早期,器内底通常在底与器壁的交接处有一道较深的凹线,既所谓“月亮底”。明宣德仿汝釉蟋蟀罐底明宣德蓝釉暗花龙纹盘底正统、景泰、天顺时期瓷器底足早期器壁,器底仍较厚,器底的跳刀痕和乳丁状突起比以前收敛。约在景泰前后,大部分足墙向心角度加大,内足墙与底的交接处,呈现较小的锐角折,并且不再垂直切削。明正统青花松竹梅纹罐底从断面上看呈倒梯形,足墙较高,较薄,挖足多不过肩。足端平切,接近成化时足墙变矮,内足墙又变得较垂直,部分已经挖足过肩。明景泰青花八仙庆寿纹罐晚期足外墙几乎全部饰以青花圈线,并且从此沿用不变。较好一类的瓷器,在足外墙圈线内,开始加绘简单纹饰,成化时增多。多数外足墙端斜削并落于台面,内足墙端有棱边感。个别开始有外足端滚圆的现象。这种形式是明代民窑上乘器皿的特征之一。明代 天顺青花荷莲大碗,高13.5cm,口径33.2cm,足径17cm,北京故宫博物院藏成化、弘治时期瓷器底足挖足多较深,普遍过肩(即内足墙高于外足墙),沿用至十六世纪初,大约四十年左右。较好的一类挖足过肩部明显,足墙趋薄,底心较平,乳丁状突起基本消失,内足墙与底交接处呈锐角折,并较垂直(与宣德前后相似,只是足墙较薄)。明成化 青花瓜瓞纹碗明成化斗彩盘底明成化青花婴戏碗底明成化 斗彩海水异兽纹罐底外足墙端斜削或滚圆,内足墙仍有棱边感(较好的有足墙两端双侧滚圆的现象)。挖足过肩更加明显。晚期挖足过肩现象减少。足墙较垂直低矮,部分出现内足墙离心倾向的一类应属于正德时期。明弘治黄釉盘明弘治青花碗底正德时期瓷器底足正德和嘉靖早期,可以认为是明代中期向晚期过渡的一段时间,对民窑器来说,根本的改变是从胎体的粗厚向轻薄的转变。胎、釉承弘治,变化不大,大部分较前略显粗糙。明正德黄地绿彩云龙纹盘-北京故宫盘类底部下塌更趋明显。出现了类似于鸡心底的笠状及跳刀痕、粘砂等现象。即使官窑,有的底亦呈明显的笠状。内、外足墙均较垂直,甚至内足墙又点离心倾向,多数外足端向内上方斜削,致使内足端落于台面。明正德黄地绿彩龙纹碗一般挖足不过肩。由于足墙较薄而往往使圈足产生不圆的现象。足内施釉较薄,致使跳刀痕明显可见。晚期出现馒头底和笠状突起。明正德白地绿釉盘底 明正德 红绿彩缠枝花卉纹盘嘉靖时期瓷器底足嘉靖时期,一般只注重此时所谓“馒头底”的应用。底足的工艺形式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变化,而往往使容易被人忽略的变化——即嘉靖时期出现的足内墙与底相交处,大多呈弧折的现象。明嘉靖 五彩海水龙纹盘正德嘉靖之交,足墙由较垂直,又变为内敛。足端大多平切,或者由外足端向内上方斜削。致使内足端有棱边感,并且落于台面。多数细瓷足端开始双侧滚圆,足墙明显趋薄。明嘉靖 青花仙人葫芦瓶底明嘉靖 宣德年造款青花开光凤纹执壶,外销瓷隆庆前后的馒心底器其凸出感不明显,部分圈足较垂直。弘治至正德之交馒心底无圈足。内底凸出明显。其后圈足很低,应由卧足碗演变而来。明隆庆 青花龙凤纹盒,高15.3cm,口径20.9cm,足径19.2cm,北京故宫博物院藏万历、泰昌时期瓷器底足早期盘底依然下塌,足墙逐渐变矮,釉与露胎处的结合部“火石红”现象减少。晚期时,足墙逐渐变得较垂直并且相应加高,外足墙及底显现跳刀痕,足心呈下凹的弧状,犹如把“馒心底”翻转过来一样,在内足根之间形成较大弧度的椭圆形。明万历青花福寿康宁纹直口罐-美国大都会艺术博物馆正所谓“物极必反”,自隆庆始,部分器皿的口沿部位切削尖锐,摸上去有割手的感觉。极易损坏。这种现象一直延续到崇祯。高足杯底往往为实足。并多书以款识。明万历青花梵文碗天启、崇祯时期瓷器底足前一阶段,即使较好的一类,足墙两侧亦出现或多或少的粘砂痕。内足墙较垂直与底交接处圆折。其后足墙逐渐变矮,底多不上釉,并且呈现程度不同的笠状突起和跳刀痕。 明代 天启青花罗汉图炉,高17.5厘米,口径28.5厘米,足径18厘米,北京故宫博物院藏后期内足墙离心或较垂直。与底的相交处多直折,外足墙端斜削,致使内足墙端落于台面。馒心底继续使用。自万历晚期开始用的玉璧底开始流行。一般认为其“自外足端向内下方斜削的角度较大”。实际上天启前后宽圈足内足墙多离心,挖足较深;明崇祯青花赤壁赋碗的玉璧底,碗底跳刀痕崇祯时挖足较浅;康熙时内足墙较垂直且深;此类制作工艺一直沿用到乾隆时期。 明崇祯 青花人物故事葫芦瓶,纽约大都会博物馆藏 明崇祯青花人物纹缸,高14.5cm,口径19cm,足径9.5cm清顺治时期瓷器底足釉面渐趋细白,底足趋深,内足墙较垂直或向心倾斜。足端两面斜削有棱边感。独有的特征是,由于外足端向外上方切削角度较小,使外足墙无釉离台面部分较高。清顺治酱色釉暗花龙纹盘青顺治花“加官进爵”图盘底酱色口沿沿用并不作修饰(只平切,口沿两侧有棱边感)。康熙时期开始修圆,玉璧底继续沿用并且开始出现双圈足和二层台底。顺治五彩朵兰怪石纹筒式瓶底康熙早期瓷器底足挖足稍有过肩,圈足内敛。大部分内足墙与底的交接处呈弧折。内足墙侧呈弧状。足端滚圆,双圈足盛行,并且延续到康熙晚期。器底较厚的釉面上,常见缩釉点,瓶累底足多数有二层台。康熙早期青花五彩花觚的外底康熙凤尾尊外底,双圈树叶款,二层台康熙中期瓷器底足圈足多内敛,内足墙呈离心或向心状,与底交接处呈不同角度的锐角或钝角折,足端平切。部分底足还具有明早期的修足特征。足端修整,底心落款。清康熙矾红彩八仙祝寿纹碗-北京故宫清康熙青花西厢记故事图长颈瓶-美国大都会博物馆 清康熙 蓝地珐琅彩花卉纹碗康熙晚期瓷器底足器壁和足墙明显趋薄,外足墙由较垂直转变为有些向心,足端有单侧滚圆趋向双侧滚圆。接近雍正时期足墙趋低矮。盘类内足逐渐呈离心状态,双圈足逐渐消失。清康熙 红地珐琅彩牡丹纹碗清康熙金釉碗 元青花收藏文化苑 关注百姓收藏,传播收藏文化,弘扬传统文化,打造收藏高端平台。93篇原创内容公众号 赞 (0) 相关推荐 精品赏析罕见精美的康熙青花 康熙年间瓷器史最伟大成就是:将明末发明的混水技法(青花分水),成熟生产出来,使青花浓淡层次更加分明,运用云南珠明料和浙江省的浙料,蓝色明亮的特长使景物有5\7\9种不同色阶,使山水画的深幽境界淋 漓 ... 明清古瓷底足演变,深度好文!(断代资料) 早期承元代呈离心梯形,其后外足墙变垂直.足墙厚,足端平切.挖足草率,有的甚至浅挖即止.像所谓"饼形足". 内足墙离心角度大,与底相交处呈现弧折. 外足墙端斜削,使之成为通常所称&q ... 明清古瓷底足演变 内足墙离心角度大,与底相交处呈现弧折. 外足墙端斜削,使之成为通常所称"鲫鱼背状". 底心乳丁状突起明显. 明洪武釉里红四季花卉纹瓜棱石榴尊底部 明洪武青花花卉纹执壶-台北故宫 晚 ... 断代依据:明清瓷器底足演变史 瓷器的年代一直是衡量一个瓷器价值的重要标准,因此学会如何断代瓷器是一个很重要的方面,每个时期会出现那个时期所特有的特点,除了纹饰之外,从底足也有很一个很重要的断代依据,今天就给大家盘点了一下不同时期的 ... 浅谈;明清瓷底足演变 早期承元代呈离心梯形,其后外足墙变垂直.足墙厚,足端平切.挖足草率,有的甚至浅挖即止.像所谓"饼形足". 内足墙离心角度大,与底相交处呈现弧折. 外足墙端斜削,使之成为通常所称&q ... 浅谈明清瓷器底足演变 洪武时期瓷器底足 早期承元代呈离心梯形,其后外足墙变垂直.足墙厚,足端平切.挖足草率,有的甚至浅挖即止.像所谓"饼形足".内足墙离心角度大,与底相交处呈现弧折.外足墙端斜削,使之成 ... 【涨知识】明清瓷器底足演变,原来是这样的 洪武时期瓷器底足 早期承元代呈离心梯形,其后外足墙变垂直.足墙厚,足端平切.挖足草率,有的甚至浅挖即止.像所谓"饼形足".内足墙离心角度大,与底相交处呈现弧折.外足墙端斜削,使之成 ... 明清瓷底足演变,深度好文! 早期承元代呈离心梯形,其后外足墙变垂直.足墙厚,足端平切.挖足草率,有的甚至浅挖即止.像所谓"饼形足". 内足墙离心角度大,与底相交处呈现弧折. 外足墙端斜削,使之成为通常所称&q ... 明清瓷底足演变 作者:古董艺术品交易 早期承元代呈离心梯形,其后外足墙变垂直.足墙厚,足端平切.挖足草率,有的甚至浅挖即止.像所谓"饼形足". 内足墙离心角度大,与底相交处呈现弧折. 外足墙端斜削 ... 浅谈;明清瓷底足演变|青花|圈足|瓷器|龙纹盘 早期承元代呈离心梯形,其后外足墙变垂直.足墙厚,足端平切.挖足草率,有的甚至浅挖即止.像所谓"饼形足". 内足墙离心角度大,与底相交处呈现弧折. 外足墙端斜削,使之成为通常所称&q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