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亲妈孝顺,容易;对恶毒后妈孝顺,难如上青天,他却做到了

今天是重阳节,说说三国里孝敬老人的人和事。

最有名的,是魏国王祥,有孝圣之称。他的故事是卧冰求鲤。

稍逊一点的,是吴国陆绩,怀橘遗亲,是吴国孟宗,哭竹生笋。

这三人,都是古代24孝。

王祥之所以比陆绩、孟宗有名,因为陆绩、孟宗孝顺的是亲妈,而王祥孝顺的是后妈,并且对他很不好的后妈。

魏国还有一位名人,也有一个很不好的后妈,他同样对后妈很孝顺,这个人是杜畿。只是杜畿担任的职位较低,是尚书仆射。而王祥最高的职位,是比三公还要高的太保。

王祥生于184年,徐州琅邪郡人,是琅邪王氏一脉。他的爷爷当过青州刺史,爸爸王融是位隐士,屡次被征召都不去。

王祥的亲妈姓薛,早逝。

王祥的爸爸王融又娶了位老婆,姓朱。

后妈朱氏对王祥很不好,总在王融面前说王祥的坏话。王融生气,就让王祥去扫牛圈。王家有棵丹柰(一种水果)树,结了果实,朱氏让王祥看护好,一到刮风下雨时,王祥就抱着丹柰树哭。

尽管这样,每到父母生病时,王祥衣不解带,汤药新尝,态度恭谨,孝顺有加。

有一次,朱氏想吃鲜鱼,当时天寒地冻,王祥脱下衣服,准备剖冰捕鱼,冰面突然裂开,两条鲤鱼跳了出来。有次,朱氏想吃烧黄雀——朱氏想必是个大吃货,又有几十只黄雀飞进屋帐里,王祥得以让母亲大饱口福。

乡里对此大为惊叹,认为这是王祥的孝道感动了上天。

那么,朱氏是否对王祥改变,能善待了?

没有。让朱氏改变的,是她的亲儿子,王祥同父异母的兄弟王览。

王览生于206年,比王祥小了22岁。顺便提一下,王览是王羲之的太爷爷。

王览几岁的时候,看到王祥被朱氏用杖痛打(楚挞),就上前哭着抱哥哥。再大一点,经常劝妈妈朱氏,朱氏才稍微少虐待王祥一些。

如果朱氏派王祥做些非常理的活,王览就和王祥一起去;朱氏又虐待王祥的老婆,王览的老婆就跟着一起承受。

朱氏怕伤着自己的亲儿子,这才停止迫害王祥。

等到王融去世,王祥渐渐有些名声,朱氏挺担心,秘密准备拿毒酒害王祥。王览知道了,直接拿王祥的酒杯喝酒。王祥怀疑酒杯有毒,(怕弟弟受害),争着不给他。

这时,朱氏突然把酒杯夺走,倒掉了。

从此,凡是朱氏赐给王祥的食物,王览都要先尝一尝。朱氏怕王览被毒死,这才放弃害王祥。

一个骂自己、打自己、害自己的后妈,王祥能一直孝顺,想吃鱼就去捕鱼,想吃雀就抓雀。

做到这种孝顺,是不是难如上青天?

现在的孝顺,已经要求很低,就是常回家看看,听老人唠叨,帮着刷刷筷子洗洗碗。

朱氏死的时候,王祥居丧,因为过度哀伤而憔悴,要靠拐杖才能起身。

拿现在人的眼光来看王祥,简直是不可理喻,要怀疑王祥是不是个傻子,或者完全就是伪装?

王祥后面的经历,告诉了人们答案。

220年,吕虔当徐州刺史,征召王祥去当别驾,相当于省长一职。王祥不想去,王览劝说后,才去就任。

吕虔将徐州所有政务全盘交给王祥处理。王祥主政之下,“州界清静,政化大行”,老百姓编了首歌谣:海沂之康,实赖王祥。邦国不空,别驾之功。

王祥,既不是傻子,也不书呆子。

王览在哥哥出仕后,也应召为官。

王祥一路高升,到254年任司隶校尉,国家的最高司法官。256年,任太常,掌管国家宗庙礼仪。

260年,魏帝曹髦不满司马昭之心专政,带兵讨伐,被司马昭手下成济杀害,王祥把曹髦的头枕在自己腿上,哭着说:陛下遇害,是我的罪过啊。

周围的人,都面露惭愧。

264年,丞相司马昭受封晋王,王祥、何曾、荀顗三人分别是太尉、司徒、司空。

何曾、荀顗见到司马昭,都下拜。而王祥说,相国虽然尊贵,但仍是魏臣,我们是三公,和王相差,只有一级而已,上朝的班列也是相同的,哪有天子的三公给人下拜的道理。如果那样做,既损魏国威望,又损晋王品德。

王祥不给司马昭下拜,反而让司马昭很高兴,他说:今天才知道您对我有多看重啊。

268年,王祥病重去世。死前,他留下《训子孙遗令》,里面给子孙留下五条立身之本:“夫言行可覆,信之至也;推美引过,德之至也;扬名显亲,孝之至也;兄弟怡怡,宗族欣欣,悌之至也;临财莫过乎让。”

——言行经得起审查,这是信的最高要求;

——美则归人,过则责己,这是德的最高标准;

——扬名显亲,是最大的孝;

——兄弟和顺,宗族喜乐,是最好的悌;

——对待财货的态度首先是让。

1000多年过去,王祥的名字逐渐淡化,孝圣这个名号也鲜为人知。

但是,他的五条立身之本,仍然借鉴价值,他的孝道,仍令今人汗颜。

《三国的秘密》

石氏父子,极穷极富100年,时来铁化金,运去金如铁

乱花不迷眼,大事有静心,关键先生的两大必备素质

比当官可以更成功的,是当个好爹

尽最大努力,作最坏打算,博最好结果

“隔壁老王”挖掘一位超级人才,让曹操两次赞叹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