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灵鸡汤or茶汤?中毒洗脑or清心去杂?
提起“心灵鸡汤”我们每个人都不陌生,不论是从微信朋友圈中,还是微博,空间,等一切角落,各种各样的“心灵鸡汤”随处可见。很多人钟情于心灵鸡汤,仿佛看过的心灵鸡汤越多距离成功就越近,记住的心灵鸡汤越全面内心越充实。可是最后有几人可以获益于这些所谓的“心灵鸡汤”,又有几人能从“心灵鸡汤”中获得真正的满足?
“心灵鸡汤”最初源于九十年代杰克·坎菲尔、马克·汉森的《心灵鸡汤》丛书,内容通常由具有灵感和激励性的短篇故事和散文组成。丛书有超过200种类别,许多书籍是针对特定的人群,例如:母亲鸡汤、囚犯鸡汤、孩子鸡汤、父亲鸡汤等等。
从科学的角度,也有对“鸡汤”的质疑之声。《每日邮报》12月3日报道称,加拿大滑铁卢大学心理学家最近做了一个实验,实验发现,经常在社交网站上发表鼓舞人心名言的人更容易相信宗教、阴谋论及超自然现象,相信那些非常人能做的事情,但他们的智力水平和认知水平偏低。
心灵鸡汤的一个可怕之处,在于它往往会成为沟通中最常使用的借口,被鸡汤拥趸用于劝诫他人。如果留心日常生活,我们就会发现,无论是在工作交流中,还是在家庭沟通中,乃至网络对话中,心灵鸡汤式的借口都是极其普遍性的存在,甚至很多拥有高学历的群体,在逻辑思维上也极度欠缺,很容易以鸡汤式语言进行对话。所以,我们通常都只会听到“你心态不好”,“你要在自己身上找问题”,“你是一切的根源”,却很难听到鸡汤拥趸主动表示“我心态不好”,“我要在自己身上找问题”,更加不可能听到他们说“我才是一切的根源”。换言之,鸡汤思维总是用来瞄准别人,很少真正用于自己。
古人认为思考在心,心的思考能力称为心火,如果一个人思虑过度,就称之为心火过旺,经常喝喝茶就可以清心火。这五个字是环绕着写在茶盖上的回文,无论从哪个字开始读都是一个意思,是一种文字艺术,使人回味。人们常常将清心与寡欲在一起讲,也就是说个人的欲望不要太强,要顺应自然地生活,少一些妄想,经常喝些茶清清心火对健康是有益处的。
茶文化,是中华民族之精髓。茶成为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有其深厚渊源。古往今来,茶不但改变了世界,也改变了人们的精神世界。茶可清心。是人的心被污染了吗?非也。这是自我修养的一种规范。忽然,恍如“澡身浴德”状。道德的垂范,需要不断地自省,人格逐渐升华。以茶清心,可否?果然如此,茶,妙用功能,洗去尘嚣,清除病垢,心为之清。妙哉!
鸡汤少喝
茶汤多饮
当下,社会转型,思想多元,生活节奏快,精神压力大,人需要心灵抚慰。在此背景下,“鸡汤文章”大量传播,励志培训场面火爆,人的修养和素质提升绝非一日之功,更甚至有些机构许诺可以短时间内让人脱胎换骨的培训,多是要给人灌“迷魂汤”。人们要擦亮眼睛,提高防范意识和鉴别力,当心“鸡汤”有毒。当您彷徨失落时,遇到困难手足无措时不妨静下心来喝几碗茶,让自己静下来,让自己慢下来,以茶清心,同时,提升科学素养和自我修炼功夫,那些所谓的“心灵鸡汤”是不能真正解渴的。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