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革命青年的榜样》邮票,陈逸飞的大手笔

1970年1月21日,文19《革命青年的榜样》邮票发行。该邮票原画作的署名是 “逸中”,那么,这个“逸中”到底是谁呢?

文19《革命青年的榜样》邮票

原来,所谓“逸中”,就是指陈逸飞和徐纯中。陈逸飞的作品曾在全国美术展览和上海美术展览会上多次获奖,其中为中国历史博物馆创作的《占领总统府》(与魏景山合作,作于1976年)被评为1977年以来重大题材全国头等奖之一。

1982年夏,陈逸飞赴欧洲11国,饱览了各地美术馆、博物馆和世界名胜,并在国外画廊多次举办个人画展。1985年他的油画《桥》被联合国选作首日封。2000年6月15日,《陈云同志诞生九十五周年》邮票发行,选用了他创作的4幅有关陈云的油画作品:第1图《五卅运动中的陈云》、第2图《陈云在延安》、第3图《建国初期的陈云》、第4图《陈云在新的历史时期》。这是画家邮票创作中枚数最多的一套。画家以细腻的笔触、和谐的色调以及准确的构图刻画了不同时期的陈云同志的光辉形象,表现了其娴熟的创作技巧和独特的艺术风格。

徐纯中则在创作《革命青年的榜样》期间,曾画过大量宣传画、连环画,颇负盛名,后获艺术学博士学位。《革命青年的榜样》有两件原稿,先是黑白水粉画(最初刊登于《解放日报》),后是经放大成彩色画稿(最初发表于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的整开宣传画)。文19选用的是黑白水粉画原稿,现存中国革命历史博物馆。

1969年,当时22岁的徐纯中和23岁的陈逸飞被邀请至解放日报社,创作以表现金训华事迹为主题的宣传画。在创作中,徐纯中画出了黑白稿,陈逸飞提议画中的金训华应该眉头紧锁,嘴张大些,伸出的五指改为后三指合并,把浪抬高,木头改小,以突出人物。然后,陈逸飞动笔修改。完成后的作品,最后决定各取徐纯中与陈逸飞名字中的一个字作笔名——该画在许多场合发表一直用“逸中”的名字。关于原稿的创作构思过程,徐纯中介绍说:“当时配合金训华烈士事迹报道,到黑龙江采访后作先在上海《解放日报》发表,后将黑白稿放大画成彩色稿,作为宣传画由上海人美出版社出版。当时我在农场插队,陈逸飞在上海油雕室工作。均为《解放日报》通信员,借到报社,在两天内画的黑白稿。”徐纯中是这样叙述关于刊发和入选邮票的经过“在《红旗》杂志将此画印入封底,并由评论员发表称颂此画的社论后,随后《人民画报》等四十几家全国报刊都转载了。选入邮票时,未通知我们作者。而后寄来样张。约100多种报纸杂志用过此画。只是为了当时政治形势需要而宣传的。”

编辑:北京一枚邮币资讯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