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说《论语》:季氏篇(一)
16.01 季氏将伐颛臾,冉有、季路见于孔子曰:“季氏将有事于颛臾。”孔子曰:“求,无乃尔是过与?夫颛臾,昔者先王以为东蒙主,且在邦域之中矣,是社稷之臣也,何以伐为?”冉有曰:“夫子欲之,吾二臣者皆不欲也。”孔子曰:“求,周任有言曰:'陈力就列,不能者止。’危而不持,颠而不扶,则将焉用彼相矣?且尔言过矣,虎兕出于柙,龟玉毁于椟中,是谁之过与?”冉有曰:“今夫颛臾,固而近于费,今不取,后世必为子孙忧。”孔子曰:“求,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丘也闻有国有家者,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盖均无贫,和无寡,安无倾。”“夫如是,故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既来之,则安之。今由与求也,相夫子,远人不服而不能来也,邦分崩离析而不能守也,而谋动干戈于邦内,吾恐季孙之忧,不在颛臾,而在萧墙之内也。”
二、释 解
三、释 字
《说文》:寡:少也。从宀从颁。颁,分赋也,故为少。古瓦切。
《约注》:寡:徐灏曰:“此字惟训少可知,余则不能详也。”舜徽按:寡之言冎也,本书冎下云:“剔人肉置其骨也。象形。头隆骨也。”今考金文中寡字毛公鼎……父辛卣……寡子卣……皆从宀,其中象头骨隆起形。盖剔肉之后,空留头骨在屋下也。冎者,分解肉与骨也。凡物分解则少,故寡字训少。古人视夫妇如一人之身,故《仪礼·丧服传》云“夫妻一体也”,又云“夫妇牉合也”,皆是意已。若偏丧其一,有似乎肉骨之分离,故亦以寡称之。《小尔雅·广义》云:“凡无妻无夫通谓之寡。”是也。鳏本鱼名,古人多用为老而无妻之称者,鳏即寡之双声语转也。寡、冎音同,古盖一字。自篆体失真,本意己晦。许君但因篆立说耳。
《释名》:寡:无夫曰寡。寡,踝也。踝踝,单独之言也。
汉字“寡”金文从宀,从頁。頁,古同首,头也。本像一个人独居一室。张玉金在《字源》中认为,后来为了使字形均衡,在像人身体的笔画两旁又加上了两个装饰性的笔画,合起来像“分”字。秦代篆文又在像头部形的笔画下加了两个短竖,使得“宀”里边的部分像是由“页”和“分”组成的,因此,《说文》误为从宀从颁。本义为人少,亦指男女丧偶,后专指女子丧偶。引申指孤单、减少、缺少等义。
均
《说文》:均:平遍也。从土从匀,匀亦声。居匀切。
《约注》:均:王筠曰:“《玉篇》:'均,平也,遍也。’《广韵》但云:'平也。’平乃均之本义,《诗·节南山》:'秉国之均。’传云:'均,平。’是也。盖字从土,当以《夏小正》'农率均田’为正义。夫垦之欲其平,而一垦无不垦矣,故申之以遍。”舜徽按:均字从土,其本义自谓平地,谓以人力治之使平也。治地使平,所营必广,故又有遍义。因引申为凡平之称,今则引申义行而本义废矣。当从小徐本作“从土匀声”。
《玉篇》:均:居迍切。平也。等也。遍也。《周礼》曰:均其稍食。注云:均犹调度也。董仲舒曰:五帝之学曰成均。又燕齐之北,赋敛平曰均。
汉字“均”从土匀声。匀,使之为二且公平相分之意。均,使土平匀则无高低起伏之象。张舜䘗在《说文解字约注中按:“均字从土,其本义自谓平地,谓以人力治之使平也。治地使平,所营必广,故又有遍义。因引申为凡平之称,今则引申义行而本义废矣。”本义为使土地平坦无起伏,引申平遍、均匀、公平,又引申为普遍、全、都、等同、协调。
贫(貧)
《说文》:貧:财分少也。从贝从分,分亦声。符巾切。𡧋,古文从宀分。段注:谓财分而少也。合则见多,分则见少。富,备也,厚也;则贫者,不备,不厚之谓。
《玉篇》:贫:乏财也。
汉字“贫”从贝从分,物分则小,财分则少。《玉篇》:“贫,乏财也。”本义是缺少财物,贫困。与“富”相对。引申指使贫乏,不足,缺乏,空乏的等义。
倾(傾)
《说文》:傾:仄也。从人从顷,顷亦声。去营切。段注:仄部曰:“仄,倾也。”二字互训。古多用顷为之。又按,仄当作夨,夨下曰:“倾头也。”引申谓凡夨皆曰倾。夨与仄义小异。
《广韵》:傾:侧也,伏也,敧也。去营切。
汉字“倾”从人顷声,顷,本指人头不正,偏斜于一边。张舜䘗在《说文解字约注》中按:“匕部:'顷,头不正也。’已与夨训倾头同意,倾乃顷之后起增偏旁体也。自经传以倾为倾邪、倾覆字而顷专为顷刻、顷亩之用矣。阜部:'𨻺,仄也。’与倾音义并同。” 本义为头歪斜,引申泛指倾倚不正、偏侧、倾斜,又引申指倾覆、倾塌等义。
服
《说文》:服:用也。一曰车右騑,所以舟旋。从舟𠬝声。房六切。𦨈,古文服从人。
《广韵》:服:服事。亦衣服。又行也,习也,用也,整也。
汉字“服”从舟𠬝声,𠬝字习见见于甲骨文,郭沫若认为是像以手捕人之形,姚孝遂认为是“从又在人后,象以手按跽人之形”。甲骨文用为俘虏(用为祭祀之牺牲)之义。杨树达在《释服》一文中说:“古文服字皆用为职事之义,故旧诂多训为事,此事字,当如今日通言谋事之事。”张舜䘗在《说文解字约注》中按:“凡训用训习训从训行之服,皆当以𠬝为正字。经传借服为之,沿用已久。服字本义既晦,故许君即以借义为本义耳。戴氏《六书故》引《说文》,一曰义下,尚有'一曰事也’四字”。周宝宏在《字源》中解说:“在西周金文和西周文献中服字多用为职务、服事、宾服之义。”本义为祭祀之牺牲,引申指职事、职务、服事、宾服之义,又引申为服务、职务。
前篇从“卫灵公问陈于孔子”开篇,到孔子相师冕结束,全篇围绕仁德君子从政实践的“知耻明勇、行仁弘道”的应为和不为而展开。首章通过“军旅之事,未之学也”的不为和“在陈绝粮”中的固穷,让人们体悟“道不同不相为谋”之固穷,把握从政君子“言忠信,行笃敬”之守仁,接着通过“予一以贯之”和“知德者鲜矣”的教导,让人们体悟君子的“忧道不忧贫”,把握君子弘道的“有教无类”。本篇承接前篇,针对礼崩乐坏、天下无道的现状,继续对从政君子的职责担当进行言说教导,期望从政者能“明仁德之行,正道义之名,施礼乐之教”,让礼乐祥和的盛德文明重新回归于世间。首章通过“季氏将伐颛臾”开篇,通过老师的“相夫子”的“有国有家者,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盖均无贫,和无寡,安无倾”的教导,让人们把握家臣事大夫之职责和担当,体悟家臣的行仁弘道的本分在“均、和、安”的守本、修文德的勇为担当之中。
季氏准备讨伐颛臾,冉有、子路来见孔子,对老师说:“季氏将要攻伐颛臾。”老师说:“冉求啊!这件事难道不是你们的过错吗?那颛臾,是先王所封,受命主持东蒙山的祭祀,而且在鲁国的疆域封地之中,是鲁国的社稷之公臣,为什么还要去攻伐他呢?”冉有说:“是季孙大夫想要这么做的,我们两个作为家臣的,都不愿这么做呀。”老师说:“冉求啊!古代的史官周任曾说过这样一句话:'量度自己的才力而就其职位,能胜任其职展现才力的就任其职,不能胜任其职责,不能及时匡正过失,就应当知止而去。’譬如作为盲人的向导之相,在遇到危险之时,不能去扶助一下;跌倒在地时,不能去搀扶一下,那要这个向导做什么?季孙大夫有过你们不能扶持谏正而及时制止,却说与你们不相干,这就是你们两人的过错了。老虎、犀牛跑出了笼子,龟甲、宝玉被毁坏在匣子中,这算是谁的过错呢?”冉有说:“现今的颛臾,城墙牢固而且靠近季孙大夫的采邑费城。如果现在不占领拿下,将来会给子孙留下忧患。”老师说:“冉求啊!君子讨厌故意隐瞒自己的利欲之心,不说自己想要什么,却非要找个理由做借口,为自己辩解掩饰的做法。我听说,有国而成为诸侯的人,有家而成为大夫的人,他们不担忧辖下民众百姓的寡少,只担忧自己的能力不能实现在道义上的均平无别;不担忧辖下财富的贫乏,只担忧自己的治理不能让人民百姓安心。大凡实现了道义上的均平无别,人们就会各尽其能,各得其所,君有君之所得,臣在臣之所得,民有民之所得,彼此都有自己的所得而无贫困者;人们各尽其能,各有所得,君臣一心治国齐家,崇德向善,天下融洽祥和而无孤寡者;君臣一心,崇德为善安百姓,百姓安定不为乱而无不正之邪念。能够做到这样,则其治安民富,外患无存,远方的人自会慕义而臣服于均、和、安的仁德之政,如果他们不能把握道义的次第而行均、和、安的政教,则会主动前来取经学习,修习礼乐文明的仁德道义之教。他们既然已经来了,则他们自然会安之于文德之政的教化,学习安民之道。现在仲由和冉求你们两人辅佐季孙大夫,没有治国齐家的道义之政绩,远方的人自然不能臣服于你们的乱政而前来取经学习,反而国家在你们的治理之下,民心离散而不安,分崩离析而不能制止,还谋划着在国内大动干戈,攻伐颛臾。我恐怕季孙大夫担忧的,不在颛臾给他子孙后代的隐患,他真实的意图却是深居宫门萧墙之内的那个人吧。”
本章需要注意“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寡”字的本义是指人少,汉字“寡”金文从宀,从頁。頁,古同首,头也。本像一个人独居一室。因此“寡”不是指财富的少。“贫”的本义是指缺少财物。汉字“贫”从贝从分,物分则小,财分则少。有解者认为文本中“寡”和“贫”由于传抄出现了错文。细考不当。因为文本中的“寡”和“贫”是指一种没有经过有德者治理之前的本初之状态,即人少而心不齐之无道的“寡”和“贫”,而“均”和“安”是有君子行富民教化之政之“法”和行政之“结果”。“均”不是指财富之平均,而是“仁德道义”的公平和平等。“安”是安仁顺义之心。另外,“夫如是,故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既来之,则安之”的“远人不服”不是指远人不归服,就搞礼乐文教来吸引他们。而是说,搞好了“均”、“和”、“安”的仁德文明之政,自然会实现治安民富,外患无存,远方的人就慕义而臣服于均、和、安的仁德之政,如果他们不能把握道义的次第而行均、和、安的政教,则会主动前来取经学习,修习礼乐文明的仁德道义之教。他们既然已经来了,则他们自然会安之于文德之政的教化,学习安民之道。后面的“远人不服而不能来也”则是指共没有实现治安民富,外患无存,远方的人就慕义而臣服于均、和、安的仁德之政,则自然远人不会臣服而前来取经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