轻松学《易经》:革卦第四十九 2024-04-23 01:20:38 【周易经文】革:已日乃孚,元亨,利贞,悔亡。彖曰:革,水火相息;二女同居,其志不相得,曰革。已日乃孚,革而信之。文明以说,大亨以正。革而当,其悔乃亡。天地革而四时成,汤武革命,顺乎天而应乎人,革之时大矣哉!象曰:泽中有火,革;君子以治历明时。初九:巩用黄牛之革。象曰:巩用黄牛,不可以有为也。六二:已日乃革之,征吉,无咎。象曰:已日革之,行有嘉也。九三:征凶,贞厉;革言三就,有孚。象曰:革言三就,又何之矣!九四:悔亡,有孚改命,吉。象曰:改命之吉,信志也。九五:大人虎变,未占有孚。象曰:大人虎变,其文炳也。上六:君子豹变,小人革面;征凶,居贞吉。象曰:君子豹变,其文蔚也;小人革面,顺以从君也。【解读诠释】【49.1】革:已日乃孚,元亨,利贞,悔亡。【白话】革卦:把握改革时机才会取得诚信,大为通达,适宜守持正固,忧悔消亡。【解读】○革卦,下离上兑,泽火革卦。《序卦传》:“井道不可不革,故受之以革。”根据井卦卦辞“井,改邑不改井”,井象征天命王朝,井比城邑的历史还要长久,如商朝有五次迁都,周朝有两次迁都。“改邑不改井”是以井为体,以邑为用;而“井道不可不革”是以天道为体,以天命为用,天命不可能不会变化,所以井卦之后是革卦。井卦初爻爻辞:“井泥不食;旧井无禽。”看似两句毫不相干的话,为什么放到一起呢?井卦有多层意义,第一层是显义,井就是水井,是说从初爻井底至上六井口修井汲水的过程;第二层是引申义,井象征贤人,是说贤人从田野举荐于朝堂的曲折过程;第三层是抽象义,井象征通达;第四层是深义,井象征王朝,“井泥不食”是以井底喻新王朝建立之初百废俱兴的局面,“旧井无禽”是以鸟兽都不来栖息的旧井喻旧王朝的没落。《杂卦传》“革,去故也;鼎,取新也。”革故鼎新,言旧王朝的没落,新王朝的诞生。革卦之后是鼎卦,鼎在古代被视为立国的重器,是政权的象征。《序卦传》:“革物者莫若鼎,故受之以鼎。主器者莫若长子,故受之以震。”震为长子,西周王权的继承制度为嫡长子继承制,具体规定为“立嫡以长不以贤,立子以贵不以长”。鲁宣公三年(公元前606年,周定王元年),楚庄王吞并了一些小国,确立了霸权之后,陈兵周朝边境,问九鼎的轻重,伺机觊觎[jì yú]周朝王权(这就是“问鼎中原”的由来)。周大夫王孙满针对楚庄王的问话,说明了九鼎的来历,并指出统治天下“在德不在鼎”,“周德虽衰,天命未改”,挫败了楚庄王的狂妄野心。《左传·宣公三年》曰:楚子伐陆浑之戎,遂至于雒,观兵于周疆。定王使王孙满劳楚子。楚子问鼎之大小轻重焉。对曰:“在德不在鼎。昔夏之方有德也,远方图物,贡金九牧,铸鼎象物,百物而为之备,使民知神奸。故民入川泽山林,不逢不若。螭魅罔两,莫能逢之。用能协于上下,以承天休。桀有昏德,鼎迁于商,载祀六百。商纣暴虐,鼎迁于周。德之休明,虽小,重也。其奸回昏乱,虽大,轻也。天祚明德,有所厎止。成王定鼎于郏鄏,卜世三十,卜年七百,天所命也。周德虽衰,天命未改。鼎之轻重,未可问也。”成王时周公卜筮国祚“卜世三十,卜年七百”的证验:周朝(公元前1046年—公元前256年)共经历36王,790年。这是《周易》卜筮史上应期最长的一次,实际国祚所以长于七百年,东周末期王权名存实亡故。《周易》第48卦井,言旧王朝没落后新王朝的兴起;第49卦革,言新旧王朝更替之革命;第50卦鼎,言新王朝政权的建立;第51卦震,言嫡长子继承王权。综上所述,《周易》井、革、鼎、震四卦是按王纲体制的规则排列的,而井卦之前为困卦,这时井卦则使用第三层意义“通达”,震卦之后是艮,《序卦传》“震者,动也。物不可以终动,止之,故受之以艮。艮者,止也。”这时震的意义也不再是“长子”而是“震者,动也”,这说明《序卦传》的排序义理规则在层次上是有变化的。故《序卦传》的排序规则在义理上不具备同一性,卦序是在义理的不同层次上呈阶梯形连接。《序卦传》的排序通则实为天文象数,在伏羲先天六十四卦圆图中,屯卦与鼎卦相对,蒙卦与革卦相对,屯为“物之始生”,蒙为“物之稚”,革故鼎新,《周易》之首乾坤屯蒙是指天地背景下人类社会开始于蒙昧时代,到革鼎则是国家大一统的形成,《周易》第49卦为革卦,第50卦为鼎卦,这样“五十”便成了天命之数,卜筮是为了从天命得到启示,故《系辞传》“大衍之数五十,其用四十有九”,大衍之数章说的是《周易》的占筮程序即揲蓍法。甲骨文、金文“贞”字本象鼎形,或将“卜”字置于“鼎”上,故“贞”与“鼎”同源,鼎,定也。《彖·师》曰“贞,正也。”《说文》“贞,卜问也。”“鼎”的含义比“贞”宽泛,鼎为体,贞为用。《汉书·五行志》云:“鼎者,宗庙之宝器也。”卜辞常见有“宗卜”,宗为宗庙,言在宗庙卜筮也。“鼎”字含有宗庙、正定、卜筮的多重意义,《周易》于是将鼎卦排到第五十位以应“大衍之数五十”和天命,故孔子言“五十而知天命”。鼎为第50卦为定,体不变也,革为第49卦为变,变革故为用,故“大衍之数五十,其用四十有九”,《系辞传》曰:大衍之数五十,其用四十有九。分而为二以象两,挂一以象三,揲之以四以象四时,归奇于扐以象闰,五岁再闰,故再扐而后挂。(对应《周易》第49卦革卦、第50卦为鼎卦)乾之策二百一十有六,坤之策百四十有四,凡三百有六十,当期之日。二篇之策,万有一千五百二十,当万物之数也。(对应《周易》第60卦节卦)《周易》的揲蓍法是按照阴阳两仪、天地人三才(三极)、四象四时、置闰的天文历法的规律展开的,而革卦《大象传》说“君子以治历明时”,《彖传》说“天地革而四时成”。《周易·彖传》言“天地”“而四时成”唯有第49卦革卦和第60卦节卦,分别是“天地革而四时成”、“天地节而四时成”。节卦排序第60位,正好是六十甲子之数。商周时期置闰年为十三个月384天,合六十四卦三百八十四爻。按《尚书·尧典》回归年:“期三百有六旬有六日,以闰月定四时,成岁。”《周易》384爻即阴历闰年天数,384÷13=29.53846,则平年天数29.53846×12=354.46152,取整数354天。回归年366与阴历平年354的平均值是(366+354)÷2=360天,这就是“当期之日”。360÷6(六爻)=60。六十甲子的发明应该与此有关。《史记·五帝本纪》说黄帝“获宝鼎,迎日推筴”,《正义》云:“筴音策。迎,逆也。黄帝受神筴,命大挠作甲子,容成造历是也。”《索隐》:“《史记·封禅书》曰:‘黄帝得宝鼎神策’,下云‘于是推策迎日’,则神策者,神蓍也。黄帝得蓍以推算历数,于是逆知节气日辰之将来,故曰推策迎日也。”“大衍之数”兼有历法和揲蓍意义。六十甲子是黄帝时期的天命历法之数和占筮揲蓍之数,黄帝,号归藏氏,故六十可能是《归藏易》的大衍之数。金文“贞”字多在“鼎”上增一“卜”字,即“鼑”字(贞、则、员三字,贝旁都是鼎字的简化),愚颇疑此即《史记》所言“黄帝得宝鼎神蓍”之事。卜,或为枚、蓍、策、筴,所谓“枚卜”是也。革卦、鼎卦、节卦与《系辞传》的密切关系说明《易传》的主体内容是与《周易》古经同时成书的,《易传》的主体内容在周初业已存在,它是作为《周易》编撰体例而成书的,《易象》应是春秋时人见到的西周《易传》。今本《易传》经过孔子及其门人的编辑整理,加上了孔子的研《易》心得。○已日乃孚:已日乃孚,楚简《周易》作“攺日廼孚”。廼[nǎi]同“乃”。攺[yǐ],《说文》:“[亥殳][gāi] 攺,大刚卯,以逐鬼魅也。”《辍耕录》注:“刚卯者,按《王莽传》服虔注曰,刚卯以正月卯日作佩之,长三寸,广一寸四分,或用玉,或用金,或用桃著佩之。”濮茅左先生释“攺日”为“逐鬼禳祟之日”。李守力按:井卦“改邑不改井。”一本作“攺”,而楚简《周易》均作“攺”。“已日乃孚”,楚简《周易》作“攺日廼孚”,故“已日乃孚”即“改日乃孚”。兑为从革,为毁折,故为改,离为日,日,时也。时,《说文》“四時也。从日寺聲。旹,古文時从之日。”“已日乃孚”意为:把握改革时机才会取得诚信。(一)尚秉和《周易尚氏学》卷十四释“己日乃孚”云:革,改也。言水火更代用事也。离为日,贞己,故曰己日。己日谓二,二离主爻,承阳应五,故曰己日乃孚。王弼等谓即日不孚,已日乃孚,训已为过往,不辞甚矣。顾炎武《日知录》谓朱子发(朱震)读为戊己之己,当从之。按虞氏(虞翻)注云:“离为日,孚谓坎,四动体离,故己日乃孚。”是虞氏亦以离为己日,读为戊己之己已明甚,而非始于朱子发。(二)高亨《周易大传今注》和李镜池《周易通义》都认为“巳借为祀。”楚简《周易》和帛书《易》皆有祀字,如困卦九五爻辞,楚简《周易》作“利用祭祀”,帛书《易》作“利用芳祀”(困卦九二亦然),故不应以巳通祀。(三)李学勤《中国古代文明研究·释“改”》主要观点(原载2002年《石璋如院士百岁祝寿论文集》台湾南天书局):1.战国郭店简《缁衣》、《尊德义》、《六德》等简文、春秋晚期侯马盟书、西周晚期改盨的“改”均从“巳”。(朱骏声在《说文通训定声》最早提出“改”从“巳”声。)2.《说文》“巳,已也。”吴大澂等学者说“巳、已为一字”,是合乎事实的。3.“弜改”是卜辞习语(弜,义为“勿”:裘锡圭《说“弜”》),常见于历组、无名组、何组卜辞,只不过写作“弜巳”了。这是由于“改”从“巳”声,即省“改”为“巳”。过去,学者都把字读为“巳”,以为是祭祀的“祀”,辞意遂不可通。“弜巳(改)”多置于命辞之首,如《合集》26898、27370、27553、30763、30759、30760,《小屯南地甲骨》656、4325,更多的则是作为独立的命辞,如《合集》27558、28412、30447、30764、30766、30767、32390、32654等等。黄组卜辞“弜巳(改)”作为命辞的也不少,如《合集》39465、39446、39469等,和上述对照,“弜巳”无疑就是“弜改”。令人极为感兴趣的是,在陕西周原发现的西周卜辞中,也有“弜巳(改)”这一习语出现。最明确的例子是岐山凤雏H11:114卜甲:弜巳,其若服,囟正。凤雏的西周卜辞也有“巳”,如:巳,厥燎师氏自燎。(H11:4)巳,其……(H11:200)巳,惟……(H31:1)同殷墟宾组卜辞的“巳”一样,也可能读为“改”,与“弜改”相对。(四)林忠军《从战国楚简看通行〈周易〉版本的价值》(《周易研究》2004年第3期):“改”与“巳”可以通假,但战国本“改”字意思更明确,符合革卦意义,革,有变革改革之意,《彖传》曰:“‘巳日乃孚’,革而信之。”显然,将“巳”释为“革”,战国本作“改”则胜于今本“巳”。另外,《周易》通例是每一卦卦爻辞说的未必是一个事,但每一卦有一个主题,即必须与卦名意义相关。如屯卦用“屯”,临卦用“临”,咸卦用“咸”,艮卦用“艮”等,革卦当用“革”字或“改”字,战国本用“改”字,符合革卦意义,革,有变革改革之意。今本作“巳”易起歧义。古者有读为“祀”者,训为祭祀;有读为天干“己”者或地支“巳”者,傅会改革之意。即是其证。(五)“巳”为“改”探源“巳”为“改”的古文,巳与已古文为一字,“已日乃孚”、“巳日乃孚”即“改日乃孚”,秦汉之际的传《易》经师没有把“巳日乃孚”古文改成“改日乃孚”今文,致使两千年不得其解,幸亏有考古出土的卜辞、西周铭文、春秋玉石盟书、战国楚简再次揭开了这个秘密。那么,“巳”为什么是“改”的古文呢?“巳”为什么有变更、改革的含义呢?1.《尚书·洪范》说:武王胜殷,杀受,立武庚,以箕子归。作《洪范》。惟十有三祀,王访于箕子。王乃言曰:“呜呼!箕子。惟天阴骘下民,相协厥居,我不知其彝伦攸叙。”箕子乃言曰:我闻在昔,鲧堙洪水,汩陈其五行。帝乃震怒,不畀《洪范九畴》,彝伦攸斁。鲧则殛死,禹乃嗣兴,天乃锡禹《洪范九畴》,彝伦攸叙。初一曰五行,……一,五行:一曰水,二曰火,三曰木,四曰金,五曰土。水曰润下,火曰炎上,木曰曲直,金曰从革,土爰稼穑。润下作咸,炎上作苦,曲直作酸,従革作辛,稼穑作甘。………箕子告诉武王,《洪范九畴》诞生于虞夏时期,《九畴》的第一畴就是五行,其中“金曰从革”。五行是上古历法,春为木,夏为火,秋为金,冬为水。2.《天水放马滩秦简综述》(公元前267年)提到《日书》乙种第七类为《五行书》:木生亥,牡(壮)卯,者(老)未。乙63火生寅,牡(壮)午,者(老)戌。乙229金生巳,牡(壮)酉,者(老)丑。乙230水生申,牡(壮)子,者(老)辰。乙231《孔家坡汉简》(公元前195年)《日书》:水生申,壮子,老辰;木生亥,壮卯,老未;火生寅,壮午,老戌;金生巳,壮酉,老丑。(103—104号简)。《淮南子·天文训》(成书于公元前143年)云:木生于亥,壮于卯,死于未,三辰皆木也。火生于寅,壮于午,死于戌,三辰皆火也。土生于午,壮于戌,死于寅,三辰皆土也。金生于巳,壮于酉,死于丑,三辰皆金也。李守力按:《世本·作篇》说“大挠作甲子”,《吕氏春秋·勿躬》说同,张守节《史记正义》云“黄帝受神筴(策),命大挠造甲子,容成造历是也。”《黄帝内经素问·六微旨大论》云“天气始于甲,地气始于子,子甲相合,命曰岁立。”这是以六十甲子纪年的标志。殷墟出土的甲骨文中有一片完整的“六十甲子”表,说明六十甲子确有其很早的渊源。金景芳、吕绍纲《甲子钩沉》(《传统文化与现代化》1993年02期)经过仔细翻检古代文献,结论认为干支在黄帝时不可能产生,最可信的说法是产生于帝尧时期。根据《洪范九畴》和战国竹简《日书》五行与干支关系可知,“金曰从革”,“金生于巳”,《释文》:“革,马、郑云:改也。”故巳为改。按声韵训诂,改(之部见纽)、革(职部见纽)、庚(阳部见纽)、金(侵部见纽)有同源关系。五行金为秋,天干对应庚辛,庚通更,辛通新,秋天庚辛即更新,故秋为革。金生于巳,金秋为革,故巳为革为改。(六)革卦与“金曰从革”的关系革卦下离上兑,金秋为从革,革命当顺天命以正,故革卦下为正夏,上为正秋。按上古历法只有春夏秋冬四时,冬至春为水生木,春至夏为木生火,夏至秋为火克金,秋至冬为金生水,四季更替中其它三季都是一气相生,唯有夏秋之交为火克金,革卦为离夏向兑秋转化,所以为革。古人发现了夏秋之交火金相胜(克)的特殊情况,在夏秋之间设立长夏土以通关,于是四时变为五行。五行生克理论起源很早,《逸周书逸文》已有“金能克木”、“木能克土”、“土能塞水”、“水能灭火”之语。五行虽不属于《周易》体例,但《说卦传》八卦与四季五行已有关系,以此解说卦理,帛书《易》孔子解损益二卦已有先例。帛书《要》篇孔子云益卦为“春以授夏之时”,损卦为“秋以授冬之时”,而革卦是夏以授秋,从旺盛走向收敛,故为革。革命,必有杀戮(秋天收割庄稼,万物肃杀而萧条),古代“秋季问斩”就是按照金秋为从革的规律,董仲舒(前179~前104)说:“天有四季,王有四政,庆、赏、刑、罚与春、夏、秋、冬以类相应”。【49.2】彖曰:革,水火相息;二女同居,其志不相得,曰革。已日乃孚,革而信之。文明以说,大亨以正。革而当,其悔乃亡。天地革而四时成,汤武革命,顺乎天而应乎人,革之时大矣哉!【白话】彖传说:革卦,水火相互熄灭;两个女子住在一起,志趣不相合,所以变革。把握改革时机才会取得诚信,如此变革天下必信服。(变革的效果)文明而喜悦,所以大为通达而守持正固。变革恰当,所以忧悔消亡。天地变革导致四时形成,商汤、周武王分别革除桀、纣的天命,是合乎天时和顺应民心的,革卦所体现的时势真是伟大啊!【解读】革卦《彖传》从卦象、卦德、卦主等方面解释卦辞:(一)以卦象释卦名:革卦上兑泽下离火,泽为积水,泽水润下而离火炎上,泽水想熄灭火,火想烤干泽水,故曰“水火相息”,《释文》:“息,如字,马云‘灭也’,李斐注《汉书》同,《说文》作熄。”兑为少女,离为中女,兑卦与离卦皆阴卦“同性相斥”,故曰“其志不相得”,这与《睽·彖》“二女同居,其志不同行”意义相近。然而两卦同是兑与离的组合,何以睽为乖离,革为变革?因为“睽,火动而上,泽动而下”,两卦方向相背离而不发生作用,故为睽;而革卦泽上火下,矛盾双方则是激烈交锋,故为革。又,既济卦上坎水下离火,亦是水火交锋,何以不为变革?因为坎阳卦与离阴卦“异性相吸”,故为既济。按:“同性相斥、异性相吸”是《周易》的通例,既适用于爻象(爻之比、应、敌),也适用于卦象。(二)已日乃孚,革而信之:已,同巳,改之古文,前已释。改,革也;孚,信也。兑为正秋,为毁折,为从革,故兑为改(巳),离为日,二至上连互大坎卦,三四五恰是大坎卦之刚爻,坎为孚,所以三四五爻的爻辞皆言“有孚”,故曰“已日乃孚”。此自上而下观象。(三)文明以说,大亨以正:此言卦德。革卦下离为文明,上兑为说,悦也,言变革的效果文明而使民众喜悦,所以大为通达而守持正固。此自下而上观象。(四)革而当,其悔乃亡:此言卦主六二、九五皆得当,故“其悔乃亡”。程颐曰:天下事革之不得其道,则反致弊害,故革有悔之道。(五)天地革而四时成,汤武革命,顺乎天而应乎人,革之时大矣哉:1.天地革而四时成:西周观象授时的主要内容是观察月相,实行朔望月历制,如《逸周书·史记解》“朔望以闻”,《礼记·祭义》“朔月月半,君巡牲”,后来发展为弦望晦朔,如《鹖冠子·天则》:“弦望晦朔,终始相巡。”《吕氏春秋·贵因》“推历者视月行而知晦朔”。西周有一月四分的历法制度。王国维《生霸死霸考》:“余览古器物铭,而得古之所以名日者凡四,曰初吉,曰既生霸,曰既望,曰既死霸。因悟古者盖分一月之日为四分,一曰初吉,谓自一日至七八日也;二曰既生霸,谓自八九日以降至十四五日也;三曰既望,谓十五六日以后至二十二三日;四曰既死霸,谓自二十三日以后至于晦也。……亦即古代一月四分之术也。”真正从天文历法的角度对“大衍之数五十,其用四十有九”作出解释的当为唐代僧一行,僧一行根据上弦月、下弦月把一月分为四个象限点,一个回归年含十二个朔望月余十天,则一年为49个象限点,《新唐书》引一行《历本议》曰:策以纪日,象以纪月。故乾坤之策三百六十,为日度之准。乾坤之用四十九象,为月弦之检。一行又说“弦望相距,皆当二七”,“月策曰四象,一象之策,则朔、弦、望相距也。”一行《历本议》所云可证古代确有检校日月数度之法。《系辞传》“乾坤之策三百六十”,即60节卦也;《系辞传》“大衍之用四十九”,即49革卦也。商周时期一年12个月或13个月,平年12个月有354天,闰年则有13个月则有384天,合《易》384爻。确定闰月必须观测回归年,首先要计算回归年的大概阴历时间。阴历一个月的天数是:384÷13=29.54,按一月四分之术,每月记录四个象限点(曰初吉,曰既生霸,曰既望,曰既死霸),每个象限点间隔时间:29.54÷4=7.38。49个象限点是:49×7.38=362天,若50个象限点则是369天,则超过回归年365.25天了,所以必须在49点时观测回归年,此所以《周易》第49卦革卦《大象传》曰“君子以治历明时”,《彖传》曰“天地革而四时成”也。估计《周礼》记载的春官冯相氏掌管四分月相(郑玄注:“冯,乘也;相,视也。世登高台,以视天文之次序。”)。2.汤武革命,顺乎天而应乎人:此义理发挥也是基于卦象,革卦内互乾巽天风姤卦,乾为天,巽为命也。“顺乎天”,合乎天时,“已日”也;“应乎人”,顺应民心,“乃孚”也。因革卦可领悟“治历明时”,透显天命之数和大衍之数,展示事物变革初期到末期的发展规律,故言“革之时大矣哉”。【49.3】象曰:泽中有火,革;君子以治历明时。【白话】象传说:泽中有火,是革卦的象。君子由此领悟(当天命变革之时)制定新历以明天时。【解读】○革卦为《周易》第四十九卦,为天命之数(大衍之数)之用。古时改朝换代,新王朝常重定正朔。《礼记·大传》:“立权度量,考文章,改正朔,易服色,殊徽号,异器械,别衣服,此其所得与民变革者也。”孔颖达疏:“改正朔者,正谓年始,朔谓月初,言王者得政,示从我始,改故用新,随寅、丑、子所建也。周子,殷丑,夏寅,是改正也;周夜半,殷鸡鸣,夏平旦,是易朔也。”每年的第一个月称为正月,每月的第一天称为朔日。夏以寅月为正月,商以丑月为正月,周以子月为正月。一日之始,夏以天明为朔,商以鸡鸣为朔,周以夜半为朔。正朔和历法,在古人者看来和天命紧密相关。《史记·历书》:“王者易姓受命,必慎始初,改正朔,易服色,推本天元,顺承厥意。”【49.4】初九:巩用黄牛之革。象曰:巩用黄牛,不可以有为也。【白话】初九:用黄牛皮制的革带牢固捆绑。象传说:用黄牛皮制的革带牢固捆绑,不可以有所作为。【解读】○革,原义为皮革,引申为更改。革,《说文》“兽皮治去其毛,革更之。”《尚书·禹贡》“齿革羽毛。”革指犀皮。《诗·召南》“羔羊之革。”革,指皮。《尚书·尧典》“鸟兽希革。”革,攺也。夏时鸟兽毛羽希少改易。《洪范》“金曰从革。”金是攺更。革卦初九爻辞巧妙应用了革的原始义和引申义。○初九居革之始,近与六二相比,上与九四相敌,体现出只可近守不可远攻、固守常规的态势。亲于六二:二为中爻,其色为黄,纯离为牛,有黄牛之皮革坚韧难变之象。敌于九四:二至四互巽为绳,初九变卦为艮,艮为手为止,象用黄牛皮制的革带牢固捆绑,动弹不得。初九卦爻象的立意在于:在革之始,革道未成,只可守成,不可妄为。○龚焕曰:易言黄牛之革者二:遯之六二,居中有应,欲遯而不可遯也;革之初九,在下无应,当革而不可革也。所指虽殊,而意实相类也。【49.5】六二:已日乃革之,征吉,无咎。象曰:已日革之,行有嘉也。【白话】六二:把握改革时机才可进行变革,前进吉祥,没有咎害。象传说:把握改革时机才可进行变革,如此行动必获嘉美之功。【解读】○革命必须合乎天时,初九时机未至,六二既中且正,与九五相应,正是其时,“行有嘉也”。柔爻性静,不能自革,喜上承九三刚爻,故能顺进而应于九五,故言“征吉,无咎”。○《易》凡称“嘉”,多取九五与六二相应,中正而应,故为嘉。如随九五“孚于嘉,吉”,遯九五“嘉遯,贞吉”。【49.6】九三:征凶,贞厉;革言三就,有孚。象曰:革言三就,又何之矣!【白话】九三:冒然前行必生凶情,守正以防危险;变革初成,更须再三俯就人心,保持诚信。象传说:变革初成,更须再三俯就人心,此时又何必冒然前行呢!【解读】○征凶,贞厉:前六二已初获变革之功,此后即是往纵深发展。九三处互体巽中,巽“其究为躁卦”,故诫躁进以防危险。○革言三就,有孚:言,语气助词,《诗经·国风·邶风·泉水》“驾言出游,以写我忧”(驾着马车去出游,借此排解我忧愁),《诗经·国风·邶风·柏舟》“静言思之,寤辟有摽”(静下心来仔细想,抚心拍胸猛醒悟)。九三下比六二,故曰就,谓俯就民心。二至上互坎,坎为三,三至五互乾亦为三,乾三爻在需卦曰“三人”,在革卦曰“三就”。坎为孚,三、四、五爻为互坎之刚中,故三爻皆“有孚”。随卦三至上互坎,四、五爻为互坎之刚中,故九四“有孚在道”,九五“孚于嘉”。(详见《周易密钥》:《周易》“孚”字解读)【49.7】九四:悔亡,有孚改命,吉。象曰:改命之吉,信志也。【白话】九四:悔恨消亡,心存诚信以革除旧命,吉祥。象传说:革除旧命而吉祥,因为九四心意在于诚信。【解读】○革卦六爻唯有九四不当位,且无应无比,本当有悔。九四正是变革之焦点,九四若变六四,则革为既济矣。坎为孚,九四处互体坎卦之中,此有志于孚信而改命者,故悔亡而获吉。【49.8】九五:大人虎变,未占有孚。象曰:大人虎变,其文炳也。【白话】九五:大人(变革顺应客观规律)如虎纹之演进,无需占问必获诚信于天下。象传说:大人(变革顺应客观规律)如虎纹之演进,其文彩辉煌。【解读】○九五阳刚中正,高居尊位,有大人象,兑为虎,为从革,故曰“虎变”。九五守中,又处互体坎中,故“未占有孚”。五应二,二体离中,离为火,故《象》曰“其文炳也”。○虎变、豹变即虎斑、豹斑,虎豹的花纹。扬雄《法言·吾子》:“圣人虎别,其文炳也;君子豹别,其文蔚也。” 變,熹平石经《周易》作“辯”。陆德明《经典释文·贲》:“郑云:變也,文饰之貌。”斑、辬,《说文》:“驳文也。从文辡声。”朱子《本义》:“變,谓希革而毛毨也。”吕祖谦《古易音训》引晁氏曰“變,京(房)作辨”。變、别、辯、辨、辬、斑、贲音近通假。由于自然选择和演变,虎豹的花纹完全与其生存的环境和气候相适应。豹年幼时候的花纹是圆点,在成长时变成圆圈,而在成年后成为蔷薇形,总之与所处背景的形貌色彩保持一致。虎豹每到春秋季节脱换新毛,以适应一年气候的寒暖。大人君子的改革也是遵循社会本有的发展规律,所以无需占问必获诚信于天下。【49.9】上六:君子豹变,小人革面;征凶,居贞吉。象曰:君子豹变,其文蔚也;小人革面,顺以从君也。【白话】上六:君子(变革顺应客观环境)如豹纹之演进,民众亦纷纷改变过去的倾向;此时前行有凶险,静居守正可获吉祥。象传说:君子(变革顺应客观环境)如豹纹之演进,其文彩蔚然;民众亦纷纷改变过去的倾向,顺从君王的变革。【解读】○君子豹变,小人革面:五、上皆处兑卦,兑为虎,九五刚爻为大故为虎,而上六阴爻为小故为豹,豹者虎类而小者。豹性好隐,喻旧朝隐退大臣。阴爻为小,故言小人。革面,谓改变方向,《象》曰“顺以从君也”。○《说文》:“斐,分别文也。从文非聲。《易》曰:君子豹变,其文斐也。”此许慎引《孟氏易》也。○明·熊过《周易象旨决录》引王德卿曰:“虎文疏而著曰炳,豹文密而理曰蔚。”李守力按:虎变、豹变,犹如《礼记·大传》《史记·历书》所言王者易姓受命“改正朔,易服色”也。○征凶,居贞吉:上六处革卦之终,革道已成之时,征则凶,当静居守正,可获吉祥。 【革卦总结】 《周易折中》引龚焕曰:初言“巩用黄牛”,未可有革者也。二言“巳日乃革”,不可遽革者也。三言“革言三就”,谨审以为革者也。皆革道之未成也。四言“有孚改命”,则事革矣。五言“大人虎变”,则为圣人之神化矣。上言“君子豹变,小人革面”,则天下为之丕变,而革道大成矣。黄寿祺、张善文《周易译注》:从卦辞的主旨分析,则是集中强调变革取得成功的两大因素:首先,要把握时机,犹如选择亟待转变的“己日”断然推行变革,必能顺畅;其次,要存诚守正,即推行变革者必须遵循正道,以孚诚之心取信于人。以此改革,“元亨”可致,“悔恨”皆消。《彖传》称“汤武革命,顺乎天而应乎人”,正是用史例说明上述两义:“顺天”,则顺合当变之机;“应人”,则行正获人信从。六爻的喻象均围绕卦辞大义申发其旨,展示事物变革初期到末期的发展过程,体现了作者对变革规律的深刻认识:初九阳微位卑,时未可变须固守常制;六二柔中有应,其时将变当断然行革;九三变革小成,不可激进宜慎抚人心;九四以刚处柔,变局将著当力改旧命;九五阳刚中正,“虎变”创制而信德昭彰;上六助成革命,“豹变”立功要安守成果。显然,诸爻分别反映变革过程某一阶段的特征;初爻与上爻始于固守旧规、终于安保新制的义理,又表露出事物全面、彻底更革的“质变”情状。【因误航班而感通“已日乃孚”、“已日乃革之”的奥秘】:见《周易密钥》。【提要】1.《尚书·武成》“惟一月壬辰,旁死魄,越翼日癸巳,王朝步自周,于征伐商。”“癸巳”符合革卦的卦象,故武王选择癸巳日征伐纣王。这就是革卦《彖传》所说的“已日乃孚,革而信之。……天地革而四时成,汤武革命,顺乎天而应乎人,革之时大矣哉!”2.愚以为癸巳日古为变革日,革卦上兑下离为“二女同居”,兑泽为癸水、离为巳火,故癸巳为革。癸巳不仅符合革卦卦象,它在六十甲子居中,位居第三十位,这与革字古文从“三十为一世而道更”相应。革,《说文》曰:“兽皮治去其毛,革更之。象古文革之形。凡革之属皆从革。古文革从臼,上廿下十,是三十也。三十为一世而道更也。”3.癸巳与革卦的对应在殷商业已成为共识,故癸巳日纣王到先祖成汤宗庙祭祀,并由妲己及嬖妾执事(服二女),以应革卦“二女同居”之象。周原甲骨H11:1卜辞: 癸巳,彝文武帝乙宗,贞,王其邵祭成唐(汤)[将/鼎],[御/示],服二女,其彝:血牡[羊土]三,豚三,囟又正?(李学勤、王宇信“周原卜辞选释”《古文字研究》第4辑)纣王祭祀所用祭品牺牲,用三只羊和三头小猪的血,符合革卦卦象。这是殷人按《归藏》之殷礼。4.将易经(包括《连山》《归藏》)和卜辞、甲骨文、金文结合在一起来研究,这在学术界尚属空白,需要引起足够的重视,这将会是一个新的学术天地。(本文引自李守力著《周易诠释》,最新修订日期为2018年12月3日 ,为文化传统平台原创发布,本链接可用于个人学习分享。) 赞 (0) 相关推荐 周易起名:美丽动人的女孩名字,尽显古风雅韵 名字是每个人的第一张名片,可能很多人认为它只是个文字符号,不过很多时候拥有一个好名字往往有利于人的社会交往,提高人的亲和力,增强人际关系.好的名称能给社会.团体或个人带来积极意义.一个名字被叫出来的声 ... 《易经》白话读卦-49《革卦》 <易经>白话读卦-49<革卦> <易经>解析人生64种状态事理之49 第四十九卦 革卦泽火革卦 上卦兑为泽,下卦离为火,泽中有火之表象.水火相遇,要么火旺水干,要么 ... 怎样用《周易》取文质彬彬的男孩名,个个悦耳动听 姓名作为人的称呼和符号,是人们相互区别的标识,是社会交际来往的工具(如名片),是相互联系融通的链接端口.古语有云,赐子千金,不如教子一艺:教子一艺,不如赐子一名.因此一个简单又好听的名字会比较适合. ... 《易经》中“革卦”的智慧 <易经>中"井卦"的智慧 革卦是<易经>中第49卦,第48卦是井卦,卦序中:井道不可不革,故受之以<革>.井使用久了,必须定期清理.革新,所以接 ... 小宝宝名:10个周易能考上清华北大的新生儿名,你听说过吗? 名字不仅仅是用来称呼的代号,还寄托着父母的爱与期望.好的名字,总是以最简练的语言来表达最深刻的意境.一个恰到好处的佳名.雅号,能够影响人的素养与品位. <易经>是一部包罗万有的哲理书,不仅 ... 属牛宝宝名推荐:《易经》婀娜多姿的女孩名字,个个高贵典雅 名字会跟随人一辈子,因此名字对于我们而言是极其重要的存在.所谓的好名字,最起码的要求就是写出来好看,叫起来好听,回味起来含义深刻.寓义丰富.所以起名首先要满足好听这个因素,其次还要考虑字形.字义,这样 ... 牛宝宝名字:10个大富大贵的周易小宝宝名,你听说过吗? 关注<吉生起名>小程序,免费起名(中文名.英文名.小名乳名.查重名.汉字五行). 名字不仅代表一个人的气质,也影响着一个人的气质.所谓"美名",在实践中可以这样掌握:以 ... 易经判词:关于”贞”的解释 含章可贞:坤之六三:含章可贞. 或从王事,无成有终.女子贞不字:屯之六二:屯如,邅如,乘马班如.匪寇,婚媾,女子贞不字,十年乃字.贞***贞吉:永贞吉:艰贞吉:居贞吉:安贞吉:旅贞吉:幽人贞吉:小贞吉 ... 《易经》第四十九卦泽火革——除旧布新 <革>卦,离下兑上.<序卦传>说:"井道不可不革,故受之以革."一口井使用久了,必须定期清理,所以井卦之后要求变革. (卦辞)革,己日乃孚.元亨利贞,悔亡. ... 易经全文(第四十九卦至第六十四卦) 易经全文(第四十九卦至第六十四卦) 第四十九卦:<革卦> 革:己日乃孚,元亨,利贞,悔亡. [白话]<革卦>象征变革:在己日变革旧的事物,能够使民众深深的信服,前途通畅,坚守正 ... 易经下经 第四十九至五十一卦 四十九卦:泽火革 图中:一人把柿全,一人把柿不全,一兔一虎,官人推车,车上一印,在大路上. 卦象图解 一.一人把柿全:乃人肺腑之言. 二.一人把柿不全:一人半真言也. 三.一兔:跃进之象. 四.一虎: ... 墨海:六爻卦例四十九-测能否升职 作者:墨海 大家好,又是新的一年来到,正月也即将过完了,相信很多人会关心在新的一年里的工作运势有没有好的升职机会等等.升职一般要看的是个人的能力和官鬼爻与父母爻的配合,官鬼爻自不必说代表的是职位本身, ... 轻松学《易经》:井卦第四十八 [周易经文] 井:改邑不改井,无丧无得,往来井井.汔至,亦未繘井,羸其瓶,凶. 彖曰:巽乎水而上水,井.井养而不穷也:改邑不改井,乃以刚中也.汔至,亦未繘井,未有功也:羸其瓶,是以凶也. 象曰:木上有 ... 轻松学《易经》:升卦第四十六 [周易经文] 升:元亨:用见大人,勿恤:南征吉. 彖曰:柔以时升,巽而顺,刚中而应,是以大亨.用见大人,勿恤,有庆也.南征吉,志行也. 象曰:地中生木,升:君子以顺德,积小以高大. 初六:允升,大吉. ... 轻松学《易经》:萃卦第四十五 [周易经文] 萃:亨,王假有庙.利见大人,亨,利贞.用大牲吉,利有攸往. 彖曰:萃,聚也.顺以说,刚中而应,故聚也."王假有庙",致孝享也."利见大人,亨",聚 ... 轻松学《易经》:姤卦第四十四 [周易经文] 姤:女壮,勿用取女. 彖曰:姤,遇也,柔遇刚也.勿用取女,不可与长也.天地相遇,品物咸章也.刚遇中正,天下大行也.姤之时义大矣哉! 象曰:天下有风,姤:后以施命诰四方. 初六:系于金 ... 轻松学《易经》:益卦第四十二 [周易经文] 益:利有攸往,利涉大川. 彖曰:益,损上益下,民说无疆,自上下下,其道大光."利有攸往",中正有庆."利涉大川",木道乃行.益动而巽,日进无疆 ... 轻松学《易经》:解卦第四十 [周易经文] 解:利西南:无所往,其来复吉.有攸往,夙吉. 彖曰:解,险以动,动而免乎险,解.解,利西南,往得众也:其来复吉,乃得中也.有攸往,夙吉,往有功也.天地解而雷雨作,雷雨作而百果草木皆甲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