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有多少艺术家被埋没?

近日,定西市边景昭艺术研究院、王了望艺术研究院成立及首届边景昭、王了望艺术研讨会在陇西县举行。陇西籍明代著名宫廷花鸟画家边景昭,在中国工笔花鸟画创作史上具有举足轻重、承前启后的地位,其工笔花鸟画创作堪称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又创造并形成了新的风格,对后世工笔花鸟画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同为陇西人的王了望,是明末清初文坛、书坛的一位大家。王了望的书法正楷从钟繇,行草摹王廙和颜真卿,融会贯通,造就了自己独特的风格,但由于历史原因,真迹大多散失,后人了解甚少。 挖掘、研究包括边景昭、王了望在内的甘肃历史文化名人的艺术成就及其价值,弘扬和传承这些先辈们的艺术精神,是大力弘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全面贯彻落实国家“一带一路”战略部署,推动我省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建设,积极响应首届丝绸之路(敦煌)国际文化博览会,推动我省文化大繁荣大发展的一个重要举措,也是充分挖掘我省丰厚历史文化资源,提升书画品牌影响力,促进文化产业发展的有益尝试。 研讨会上,来自全国各地的专家学者,定西市边景昭、王了望艺术研究院的全体会员,定西籍书画艺术家进行了深入探讨和交流,就边景昭、王了望的历史考证、艺术风格、艺术成就等内容进行了系统论述。本篇将研讨会上的发言部分摘录选登,以飨读者。(甘肃日报叶海 洪文泉)

莫建成
边景昭和王了望,一位是明代宫廷工笔花鸟画大师,承前启后;一位是清代陇右文化名人,书文俱佳。两人同为陇西乃至甘肃文化史上的重量级人物,却都因种种原因,对他们的挖掘和研究甚少,成为历史的遗憾。
机缘巧合的是,上世纪70年代,无意看到的一幅刊印的边景昭《双鹤图》,促成了我由人物画向工笔花鸟画的转向,开启了我又一段新的艺术旅程。自那时起,边景昭的画作一直是我习画生涯的良师益友,时时观瞻、揣摩、品鉴。
同样是在几十年前的“破四旧”中,我在陇西文化馆抢救整理馆藏文物时,发现了王了望的《得怀素自叙帖》真迹,便深深地为其卓越的书法造诣所折服,更为家乡出此艺术巨擘而感到自豪。
桑梓之情,其谁能忘?同为陇西老乡,但更多的是出于对边景昭、王了望艺术成就的钦敬,在近50年的漫长岁月中,对两位艺术家的研究,成了我最重要的工作和最大的兴趣。
边景昭的工笔花鸟画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又创造并形成了新的传统,成为后世工笔花鸟画的圭臬。他在画作中所传递出的那种对生命的礼赞、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价值追求,何尝不是花鸟画艺术的时代精神。为此,我将自己的研究成果整理成文,先后发表。每一次总结和论证,既是一次新发现,又是一次再认识。
王了望的书法、文学成就如同浩瀚的大海、耸立的山峰。2012年,我自费出版了《王了望墨迹选辑》,正是想集中展示王了望的文学、书法艺术成就;厘清学界关于王了望生平事迹的一些不准确的说法;将前人和当代学者的研究成果加以收集和汇总,为今后的研究工作提供一些便利。
“笔墨当随时代”,在我看来,无论是书法、诗文或者工笔花鸟画,都要求我们能够在自身深厚修养的基础上,进行深层次的思考,用时代的高度去思考创作客体,在平凡的生活中开掘出不平凡的审美意趣,传递出时代精神,用人文关怀的大理念来审视自己的创作。只有这样,才能与时代同步,也才有可能为当今艺术的发展开创一片新天地。这些方面,边景昭、王了望为我们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甘肃文化历史悠久,还有许多被埋没的文学家、艺术家亟须发掘整理、传承弘扬,这些工作需要更多部门、有识之士,乃至全社会共同的努力。
有了政府的关注和支持,有了很多志同道合的专家、学者、艺术家的鼎力相助,我们才能有今天的机会,成立定西市边景昭、王了望艺术研究院,才有了将对这两位陇原文化名人的研究继承和延续下去的可能性,这是时代赋予我们每一位甘肃艺术家,甚至陇原儿女神圣的历史使命。
(作者系甘肃省美协名誉主席)
徐广伟
王了望有缘得怀素《自叙帖》,是他人生重大的转折点。
明崇祯十五年(1642年)秋,王了望的弟弟家楹从军南下,与李自成农民义军对峙于河南灵宝。战后,灵宝城破,尸骨遍地。在清扫战场时,发现了奄奄一息的许公子(河南著名的许氏家族后裔),许公子弥留之际,没有顾及金银财宝,唯独将祖传珍宝怀素《自叙帖》托付于他。家楹知道胞兄家柱(王了望)书法方面的造诣,便持赠兄长。王了望见到如此稀世珍宝,惊诧万分,情绪激昂。当晚,他怀着无比激动的心情和对怀素《自叙帖》的崇敬,写下了跋文,详细记载了获得至宝的过程。此跋文现藏陇西县博物馆。
王了望的真书从钟繇,行草摹王廙和颜真卿,而且吸收了怀素草书的气派,融会贯通,造就了自己独特的风格。早在清康熙时吴之珽就对王了望的书法师承及书风有过这样的评论:“楷师钟太傅,并仿王廙,行草摹颜鲁公,而变本加厉,纵横驰骋,了无辙迹,识者以为散僧入圣。夫和鸾鸣廙,非不中轨,而追风蹑电,或以驺驰而致千里也。”明末清初,盛行帖学,世人学书皆从楷入,而王了望却取法颇高,笔端有钟、王真书风范,笔无俗韵。精研钟繇真书,又不拘泥于“钟体”而能别开生面,遒劲,浑厚,朴茂天然,风骨超拔。
(作者系中央民族大学艺术教育中心专家,硕士研究生导师,文化部艺术市场管理协会书画鉴定专家委员)
卫戈
陇上书法名家王了望的艺术正在重新进入我们的视野,如果从当代文化的角度解读,这位书法家的“被唤醒”似乎更多的是一个文化发现的典型案例。
在很长一段时期,由于王了望所处的那个时代、地域和个性等多种原因,他的书法成就不被人们了解,不被书法史所关注。同王了望偶遇怀素《自叙帖》一样,当代社会中某个历史时刻,王了望被一些书学者偶遇,再一次被发现出来,这有机遇巧合的因素,也有必然的缘由。王了望书法文化的再发现,是一批学者先后努力的结果。特别是莫建成、王登渤等学者展开系统的研究、整理和推广传播,使之加快成为一种学术成果,促动了王了望书法再现世人的进程。现在,这个发现过程还在持续,研讨、争论、释疑、考辨等将增加、丰富再发现的内容,通过多种媒体形式展示王了望的艺术成就,让更多的人参与其中,对当代书法的文化发展也有很好的作用。
文化发现的目标是把发现的资源变为文化传承的内涵。文化发现一经启动,就是一个不断发展的链接,代代相传。今天的旧话重提,是把历史中的文化典籍重新打开,再现王了望的目的,并不应该是为地方名片的打造或一时喧嚣的热闹,研究、研讨王了望的文化价值,是为了以史为鉴,反照我们今天的文化生态和生活秩序,从王了望的艺术里,我们正在寻找那种高尚的传统人文精神和人格品性,甚至是对职业操守、对学识涵养的尊崇以及对技艺潜心、虚心、专心研习的态度。从这一点看,王了望不属于某个地区或机构,不属于某个专属的行业,他就是历史中曾经有过的一种文化风采和文化标杆。
(作者系西北师范大学敦煌学院教授、院长,甘肃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
马国俊
王了望的大半生汲汲于功名,在仕途的风波中起伏,却始终淹没在社会的下层。结合历史社会因素,有几个原因:出身寒微,未能进士及第,缺少进入贵族阶层的名帖;性格狷介耿直,不喜攀附,仕途之路受阻;儒家传统的社会评价标准和审美评价标准的错位;历史评价共性与个性的差异影响等。对其进行文化研究,给我们的启示主要有:挖掘地方文化,继承经典艺术是历史的必然选择;前人的研究成果,为后人的深
入研究提供理论依据;书法审美高度决定书写境界的评价尺度;书法经典语言的显现和再度创作是书法艺术的理想追求;执著的人生态度和坚守文化立场构成文化信仰的内核。
王了望一生笔耕不辍,以儒家的伦理道德规范自己的行为,性格中始终保持着文人的执著,历经宦海沉浮,时代变迁,仕途屡屡受挫,开始对人生有了新的认识思考,他的一生可分为努力积累,积极进取,平和心境的三个阶段。他的一生在不断的精神突围和生命的续接中进行,是文化信仰在时代的长河中真实和永恒的体现。
(作者系甘肃画院原院长,甘肃省书协原副主席
刘恒
还原王了望的一生,特别是他的审美思想、学术思想、文学追求和书法作品如何相辅相成、相互深化,对研究书法史非常有意义。
明末清初的文人,大多都狂狷不羁、桀骜不驯,无论是做事情,还是做文章、做研究,总要体现出“个人的追求”。我看到王了望的作品感觉就是“为国赴身”,感觉那个时代有一批人都是这个样子。晚明流行写小品文,王了望文章中的记事、心得都有这样的特点,很多作品内容都是一条一条的,没有传统文章那样整体的款式,很洒脱。
王了望在福建做过官,很巧的是,他的手法和福建很多文人也很相近,比如明末清初有一个福建书法家许友,他的字体布局、字形之间拖长的笔画处理方式和王了望非常相似,我们甚至可以尝试着从与王了望同时期、同在福建的文人文集里探寻他们之间的联系。
王了望的艺术水平远远高于我们现在的了解,所以我们更要在现有的研究基础上继续深入下去,把王了望艺术、文学成就逐渐挖掘并展示给后人,也为甘肃的文化传承作出贡献。
(作者系中国文联书法艺术中心主任,中书协学术委员会副主任)
莫晓松
研究一个画家必须要理解他的画路,并且要从画理和技法上去探讨它形成的原因,与画家所处的时代大的背景相关联。
朱元璋在开国时制定了“隆唐宋”,发扬唐宋精神。开国君王重视,后世君主也喜爱,出现了院体花鸟画的大发展大繁荣,究其根源,明代虽然没有像宋代那样成立画院,但在宫内设置了很多相关机构,宫廷画家受到了皇帝的关照,边景昭正是这一时期的代表人物。
研究边景昭,我们不难从他的画中看到一些特点:
崇尚观察的精微。观察生活的细致,对自然界花鸟的生长规律准确把握,沿袭了宋人的“理学”精神。
崇尚古典也是唐宋绢本画法的精美。边景昭结合了古人细笔渲染的画法,同时又不忘从山水画粗犷的笔法中吸收营养。
用笔稳、狠、快。他画的仙鹤,用笔粗细有致,对羽毛的渲染用笔非常精锐,笔法的精到和笔毫的雄健,是之后的画家很难达到的。他的骨线、渲染和精妙的画法突出了富贵气息,有一种雍容华贵的画面,他的工笔花鸟画法开创了一种新的境界。
研究边景昭,给我们当代工笔花鸟画家的启示就是:如果要想成为好的工笔画家,没有良好的对线的把握和传承,就很难画出成绩。所以,当代的工笔花鸟画家要学会传承,同时注重个性的挖掘,沉下心来,勇敢地尝试艺术的无限可能性。
(作者系北京画院创作研究室主任,中美协会员)
高国祥
王了望的书法有着鲜明的艺术个性。如其行草立轴《风动叶声山犬吠,几家松火满秋云》(《王了望墨迹选辑》第五册第477页)是难得一见的书法精品。这件作品未署创作年代,但从成熟的笔墨技巧与妥贴的行气布白来看,当是他艺术面貌确立并趋于成熟时期的代表作之一。这幅作品的质地是绫本,由于绫本身不吸墨,所以墨的细微变化清晰可见。整幅观之,大气磅礴,酣畅淋漓,豪放跌宕而不失规矩。这种老到而流畅的笔墨气韵和高超的把握能力,体现于字里行间。圆浑饱满、线条流动的节奏所达到的笔意墨趣之美,均臻上乘,达于妙境。
王了望行书条幅《辛亥腊月廿四日雪中值汪琴侣言别》(《王了望墨迹选辑》第五册第497页),从落款中“七十有八”已知属于晚年之作,是一幅具有鲜明个性的力作。用笔上讲究力度,体现“劲健”之美,尤其是竖笔的延伸,结体奇险而和谐流畅,有一泻千里之势,从中能看出“宋四家”的痕迹,足见其传统上的功力,不愧为大家风范。书为心声,在王了望的作品里表现得尤为明显,这应该是王了望书法艺术的最大特点。
(作者系甘肃省古籍文献整理编译中心主任兼总编辑,研究员)
文化
边景昭青年时代以南人的身份生活在元代,统治者给他留下的只有歧视,尽管边景昭的才能不仅仅是绘画,他还是一位能诗善赋的传统型知识分子。如果在宋以前的时代,他的理想也一定和其他儒士一样,会博得功名,兼济天下。但是在他年轻的时代,他却不能选择社会,只能无可奈何地寄情书画,特别是当明代复国之后,把恢复宋代院体画风作为自己心灵的寄托。这才是边景昭直追北宋院体画风的根本原因之一。
边景昭钟情于北宋院体画风的另一个重要原因,是他对边姓族源来自于北方的认同感。
边景昭虽然生活在福建,但他却一刻都不愿意忘记自己的祖先来自于遥远的西北大地。他之所以要在作品上题“陇西边景昭”,是因为他和千千万万深受儒家教育的中国人一样,把认祖归宗看成履行“孝道”的最高境界。
正如清代沈宗骞在《芥舟学画编》中谈到的:“天地之气,各以方殊,而人亦因之。南方山水蕴藉而萦纡……人生其间,得气之正者为温润和雅,其偏者则轻佻俘薄。北方山水奇杰而雄厚,人生其间,得气之正者为刚健爽直。其偏者则粗粝强横,此自然之理。于是率其性而发为笔墨,遂亦有南北之殊焉……”边景昭正是因为具备了北人之禀性和基因,所以形成于北方的北宋院体画风对边景昭来说,从潜意识中更容易得到认同。
(作者系西北师范大学美术学院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甘肃省美协水彩艺委会副主任,兰州市美协副主席)
王峰
明代书法在技法、理念方面的突破和拓展主要出现在明末批判传统书法立场的诸多大家之间。就明代书法总体风格而言,属跨越元代,直通宋代“尚意书风”,法晋承唐而自辟新途,所以有两大阵营构成明代书法整体面貌,一是谨守古法而成的传统派;一是极力批判传统、张扬个性的写意派。王了望作品风格以国子监就读(顺治五年)为界,前期作品如《得怀素自叙帖》《加我数年》,属传统一派,作品在守法的前提下,技法表现有超越古人之象,注重笔法,极力强调用笔的转、束,中侧锋互换;结字以攲为正,注重单字攲侧,字组攲侧,行轴线的左右摆动,笔法虚和,柔中透涩,故其书作儒雅简淡,气韵生动自然。后期作品则是国子监就读以后的作品,无疑应归于晚明官僚派浪漫书风,也是他个人书法风格的终结。
王了望后期作品时有他法,时有我法,字里行间处处流露出我行我素的自由精神。因他有偶获怀素《自叙帖》经历,后期的大字行书条幅、《此册乃余姻家》册页,表现在笔法、字法情性攲侧,变转笔锋自如,字与字连带之间流畅而不生硬,在痛快的铺毫中走向从容与旷达,其内心的狂放之美,深得怀素《自叙帖》精髓。总之,王了望的书法不论在生卒年代考究,还是在原始墨迹上分析,具有谨守古法、忠实传统、张扬个性和批判传统的双重风格。
(作者系兰州交通大学中国书法文化研究所所长)

小编:双隆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