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君子有三戒,少年戒色,后两戒说出了成年人的痛点
艺述史官方原创
《论语》中说过,君子有三戒,想要成为一名高尚的人,我们得学会适当地戒除诱惑,他一针见血地指出了人性的弱点,那我们看一看具体是怎么戒呢?是这么说的:
“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
及其壮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
及其老也,血气既衰,戒之在得。”
我们先看少年时。
“色”这个话题,大家喜闻乐见,孟子认为“食色性也”,因为这并不是什么豺狼虎豹,一定要躲着走,“色”也同样是人类繁殖和存续的基础。但在少年时不一样。梁启超曾经就对这个话题有过一些讨论,他认为“少年男女,身体皆未成熟。”还不能控制住自己,容易沉溺于肉欲之乐,而年龄稍长一些,才能更加清醒,适当地控制情欲。
你看,我国的法律不是也有法定的结婚年龄吗?这正是建立在一个身体和心智都相对成熟的基础上。曾国藩:“闻色而心艳羡,真禽兽矣。”不是说不能“好色”,而是要以一种正确的态度去对待,适度克制自己的欲望。
那么壮年时呢,精力旺盛,血气方刚,则要戒斗。
尤其是人到中年,负担着整个家庭的责任,上有老下有小,不是说你不能出去跟人打架,这当然不能,而是更广泛地告诫壮年以后的人们,争强好胜之心应该稍加收敛,意气用事要不得。
老年时,则戒贪图。
比如郑板桥就曾经写过一句诗“由来百代名天子,不肯将身作上皇”,其实我们现在想想当皇帝也是个体力活啊,每天需要起那么早,但是很少有人肯放手权势提前做太上皇的,更别提那些死前还在算钱的,比如西门庆,死前还在惦记当官的,比如《官场现形记》,人到老年啊,该有一个生不带来死不带去的通透视角了,许多一生所追求的,不过就是身外之物,那能带走吗?
可就像孔子说的,有一部分人越到老年越想抓住什么,钱也好权也好,但难免有力所不能及,最终,被欲望吞噬,失掉了自己的精气神。
那么我认为啊,想要做到这三戒,就要对自己有一个清醒的认识,只要你抓住了自己的人生目标,那么少年的色、壮年的斗、老年的贪图就都不会成为你人生的主轴,你自然而然地,就会去控制他们。你们说,是不是这样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