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文化中,不生病的2点大智慧,一定要谨记,涵盖儒释道精髓
黄帝是我国上古时期的帝王,活了118岁。由黄帝名字命名的《黄帝内经》,是我国传统医学经典著作之一。
传说唐朝时期的药王孙思邈,面见唐太宗李世民时,已经有70多岁,竟然还是少年体貌。孙思邈留有医学著作《千金药方》。宋朝的武当派祖师张三丰,据说活到200多岁。近代的虚云老和尚,一生从不生病,活到了120岁。
轩辕黄帝
从上述这些例子,我们可以看出,从远古的帝王到近代祖师大德,都非常长寿。长寿的原因,黄帝归功于岐伯,孙思邈精通道家典籍,张三丰则是在道家基础上融合了儒、释、道三家学派的精髓,虚云禅师自然是得益于佛学。
从表面上看,道家讲究性命双修,也就是说修身、修心双管齐下,儒家独讲修身,而佛家只讲修心。但如果深入学习儒、释、道三家的学说,则会发现,其实三家对于身心的修养都非常重视。就儒释道三家对身心健康的具体应用来说,三家的身心修养方法理论都系统的归入到了我国传统医学中。笔者认为,其核心归纳起来以下有两点:一是“气”的传统哲学思想,二是“心”的修养。
“气”的传统哲学思想
“气”的传统哲学思想,是我国传统医学的理论基础之一。
天地万物均由先天一炁所生(在传统文化中,“气”用“炁”字表示),人体是一个由气组成的小宇宙。只要人体的“气”正常运行,人体就可以处于健康状态,人就能不生病。《素问》中记载,“百病生于气也”。
在很多情况下,动不动生病是由于气的运行不畅导致的。
比如,长期伏案工作不活动使得腿部、肩部、腰部长期处于紧张状态,气血无法正常运行,时间长了,身体的这些部位就可能出现问题。再如,吃饭的时候吃得太多,会导致脾胃之气无法运行,影响正常的消化功能。又如,运动过量会导致气虚,对身体并不有利。
我们人体作为一个统一的整体,要想不生病,需要身体的每个部位都能达到气的良好运行才可以。如何做到气能够在人体内合理运行,在我国古籍中有“导气”的说法。简单来说就是,用“心”引导气血运行,达到浑身气血正常运行的目的。一般来说,这种导引需要很深的功夫才行。
对于普通人来说,采用站桩、八段锦、太极拳、易筋经等方法可以达到辅助气血运行的目的。需要注意的是,其中仍然需要“心”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在练习任何一个功法的时候,都要求心不外驰,注意力集中在身体上。
“心”的修养
儒释道三家,都讲“修心”,这是一种心灵的成长过程。
首先,心灵的正直、善良是修心的基础。倘若没有这个基础,根本无法达到心不外驰的种种境界。
其次,仍以伏案工作为例,分析气血运行与心的关系。人在伏案工作时,注意力主要集中在手机、电脑或者书本上,常常会出现忘记自己身体的情况,这个时候,气血主要集中到手部和脑部,身体其他部位得不到良好的供应。这时候的心属于外驰的状态。这个时候,如果能把心收回来,回到自己身体上,就可能感受到肩膀酸疼,手脚冰凉的问题。我们传统文化的修心,训练的就是这样的一个收心的过程,增加对自己身体的感知程度。
最后,分析一下心修养中的“妄心”状态。有时候一个人可能并没有做任何工作,但是大脑中满满的心思和各种想法,停不下来。这样的状态也属于心外驰,身体的气血运行也会受到影响。不同的情志状态,对心肝肺肾脾等内脏运行也会产生影响。修心的过程,就是让各种“妄念”、“妄心”停下来。以达到收心的目的。
综上所述,传统文化不生病的智慧,主要体现在“气”的运行、“心”的修行两个方面。心不外驰才能实现气血的良好运行,而气的良好运行,又能使得心平气和,两者相辅相成。为了达到修身养性的目的,我们通常可以采用阅读传统文化书籍的方法,提高悟性,提升心灵境界。儒、释、道三家均有很多不错的方法值得借鉴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