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属列传 | 黄金,如何影响人类古代文明?

黄金,可能是人类最早使用的金属之一,甚至早在史前时期,就已经被世界各地的人类认知并喜爱。

黄金最初的用途可能是被用于装饰和仪式,后来由于黄金的罕有、稳定、美丽和珍贵,早早拥有了“金属之王”的尊号,并享有其他金属品种无法比拟的盛誉,除了金属身份,黄金同样具有珠宝玉石的收藏装饰功能,是个人地位和国家财富的直观指标和重要象征。

狗头金/自然金(中国地质博物馆馆藏)
摄影:阅岳

黄金在经济领域和应用层面不断发生变化,然而,作为一种同时具有货币属性、商品属性和金融属性的特殊商品,能够跨越时间和空间的一般等价物,其显赫的地位对人类社会影响深远,与人类文明进程也紧密相连。

三星堆博物馆金杖

 历 史 

最早在公元前4000多年,古埃及就有关于“一份黄金与二分半白银相等”的记述,是人类最早的关于黄金的文字记载。

大约公元前3000年左右,古巴比伦王国就打造出了各式黄金饰品,证明人类制作黄金饰品的历史很可能更为久远。

公元前635年,小亚细亚西部的吕底亚王国铸造出了人类历史上的第一批纯金铸币。

海昏侯墓所出土的金饼
摄影:阅岳

公元1816年,英国率先实行了金本位制。在19世纪中后期,世界主要国家相继实行了金本位制,对促进全球范围内的资本主义经济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

1887年,英国科学家利用氰化法提取金获得了成功,揭开了世界黄金发展历史的新篇章。

19世纪后半叶,全球的黄金生产力获得了极大的发展,50年间的产量就超过了此前人类历史5000年的总产量。

在人类文明历史开端的几千年里,黄金基本上属于统治阶级和贵族才能拥有的财富,拥有黄金意味着权势的象征,在世界上的几大古代文明中黄金都拥有极高的地位。

同时,黄金还被人类社会普遍认为是纯洁与神圣的象征,人们将黄金进献给崇拜的神灵,黄金成为供奉器具和修饰保护神灵形象的特殊材料。

图特·阿蒙面具

 文 化 

黄金是金属文化的象征,可能最早产生于6000年前的两河文明。中东地区作为世界文明的发祥地之一,当时的古埃及和努比亚(埃及语意为黄金)等国家和地区拥有的资源使之成为这一地区主要的黄金产地。

比如世界上已知的最早地图之一的杜林纸草地图,主要显示了金矿在努比亚的分布以及当地的一些地质信息。

与此同时,中国的夏商时期的文物出土,也表明黄金加工首饰在东亚地区的历史超过了3500年。其中三星堆遗址和金沙遗址的金器数量众多、工艺复杂,说明中国古蜀族是世界上最早开采和使用黄金的古老民族之一,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太阳神鸟已成为中国文化遗产标志

三星堆出土文物黄金面具

 货 币 

公元前6世纪左右,黄金开始被人们以货币的形式使用。最早已知使用金作货币的地方是吕底亚王国,在公元前700年,吕底亚便以银和金作合金的形式制成钱币。

公元前约550年,古希腊人在中东及地中海地区开采黄金。在公元前323年,希腊人的采矿地点分布从直布罗陀一直延续到小亚细亚和埃及。当时希腊的首饰主题以人或动物的外形为主,比如阿伽门农的面具。

阿伽门农黄金面具

公元前6世纪左右的东方,中国古代先民积累了寻找黄金等矿产的经验。比如《管子·地数篇》中记载:“山上有铅,山下有银,山上有银,其下有丹。山上有磁石,其下有金也”。春秋时期,一种称为“郢爰”的金币在楚国流通,开创了中华文明接纳黄金进入货币金融领域的先河。

后来,许多国家和地区将黄金作为单一或至少其中一种重要货币的做法,在全球范围不同文明达成高度默契,使得各个国家及其民众都形成了积存黄金作为储备的习惯。

 技 艺 

在欧亚大陆,古罗马帝国和汉王朝并行的几百年间,黄金的开采技术和产量都得到了极大提升。古罗马人发展出一种利用水力开采大型金矿的新方法,在伊比利亚半岛和达西亚行省开始使用,长长的高架水渠可以把沙石中的大部分冲积矿物淘洗出来。

老普林尼在1世纪末期完成的著作《博物志》中,详细描述了当时各种采矿方法。在当时,古罗马黄金的主要用途在于制作首饰,首饰的主题从描绘神话变成了较平凡的几何图案,而金币的使用比古希腊也更为普遍。

鎏金工艺是一种利用汞齐中水银受热蒸发而金保持稳定的原理在铜器表面镀金的方式,从春秋时期开始出现,在西汉时期进一步发展,中山靖王墓出土的“长信宫灯”是鎏金艺术品的杰出代表。

在2011年开始的江西南昌的海昏侯墓葬考古挖掘中,出土了超过370件金器,总重量超过78公斤,证明在西汉时期,黄金已经成为贵族阶层的重要资产,也是身份地位的重要象征

海昏侯墓遗址博物馆内展出的修复后的精美鎏金漆盒

唐代段成式的《酉阳杂俎》和樊绰的《蛮书》都有关于勘探和开采黄金的记录,《本草拾遗》的作者陈藏器说:“金出水沙中,毡上淘取”。这就是在溜槽上铺上毛毡,使沙金沉留在毛毡里,这种古老的收集沙金的方法至今仍在沿用。

作为中国历史上最为强盛的时期,唐朝金银器制作也代表了当时金属工艺的最高水平。据《唐六典》记载,唐朝的加工技术有十多种,包括镀金、缕金、捻金、贴金、嵌金、戗金、销金等。

唐代利用这些加工技术,制作出许多传世之宝。如1983年在扬州三元路发掘出的一批以极其罕见的金栉为代表的精美唐代金首饰,又如1970 年在西安市南郊何家村出土的鸳鸯莲瓣纹刻花金碗,成为陕西历史博物馆收藏的国宝级文物。

陕西历史博物馆馆藏文物唐代鸳鸯莲瓣纹金碗

 象 征 

在欧洲,东罗马帝国的初期,纯金的首饰开始加入宝石的元素,其主题无外乎歌颂教会及国王的权力。随着伊斯兰势力的扩大,东罗马帝国后期那些浮夸的黄金首饰,大部分都被用来建造清真寺或资助军事活动。而在此期间,西罗马帝国因为金矿资源不足而使黄金制品显得比较稀缺。

宋代随着封建城市的繁荣和商品经济的发展,各地金器制作行业十分兴盛,工艺玲珑奇巧,新颖雅致,并时常带有铭款,对后世的工艺品制作影响深远。加工工艺的迅速发展,使黄金的造型艺术变化多端,作为富贵美好的寓意深入人心,至今中国婚嫁添丁等活动中仍有以黄金表达吉祥富贵美好祝愿的风俗。

安徽博物院馆藏文物南宋御仙花金带饰

公元14世纪至16世纪,非洲的马里帝国以其拥有大量黄金而闻名,多方史书记载,统治者曼萨·穆萨1324年前往麦加进行朝觐,沿途消费了过多的黄金,竟然引起了整个北非地区的通货膨胀。

曼萨·穆萨:马里帝国最著名的皇帝(图源网络)

 无 记 

15世纪以后,在欧洲人开辟美洲期间,发现美洲原住民文化中出现大量黄金装饰品,尤其是中美洲、秘鲁及哥伦比亚。

其实,秘鲁地区早在公元前1200年的查文文化时期就已经开始使用黄金作装饰。而纳斯卡人在公元500年之前发展出铸金的技术,他们利用黄金与铜制造成玫瑰金,可以使得金属熔点下降以方便铸造。

黄金打造技术在12世纪开始的奇姆文化达到高峰,具代表性的有用金制成的动物、植物,现在保存得最好的收藏品位于哥伦比亚的波哥大黄金博物馆,但更多的黄金制品在西班牙入侵后被熔化并运回欧洲。

掠夺自美洲的大量黄金满足了整个欧洲,并在黄金装饰上给予了文艺复兴重要支持,这一时期杰出的金匠们使黄金利用的艺术得到极大发展,一些著名的艺术家如意大利的波提切利等,都曾经是金匠。黄金无记善恶,但记录下了悲欣的历史。

波哥大黄金博物馆黄金藏品

黄金开采采集、加工制作,并作为货币流通的历史,都客观反映了世界各国各地区的文明发展。在华夏文明的辐射区域,还有新罗黄金、鲜卑金饰、匈奴金冠等,各民族不约而同的将黄金置于重要地位,与西亚地区的大夏黄金、斯基泰金器、巴比伦金叶、埃及金面具遥相呼应,甚至与地理大发现之前美洲各文明的黄金崇拜产生共鸣,无不奇巧互证,彰显了黄金在人类古代文明历史上的显赫地位和深远影响


(0)

相关推荐